“稟族長,我們二房處於與草原異族交界處,土地貧瘠,天氣寒冷,還要常年有族中壯奴準備與草原異族作戰。
千多年來,我們二房的糧庫存糧,最多的時候也隻夠族人們吃一年半。
大族長下令整個隴西李氏,無論何地的族人,都必須時刻準備著吃一年,備一年,藏一年的糧食計劃,目標是準備好五年。
我們二房跟著大族長開展了各種產業,去年終於達到了大族長的要求,並新建了兩個糧庫,現在也存滿了七成。
臣以為,此次大族長興兵北上,我們隴西李氏將新增幾百萬傾土地。
五年,隻要五年時間,我們隴西李氏的人口將翻一番。”
周姓上代大家長兼糧庫大管事,激動的對族長彙報,他的話音剛落,他身邊的畜牧大管事燕姓上代大家長也站了起來,對二房族長叉手行禮說:
“稟族長,我們二房的養豬場,養雞場,養鴨場,養羊場,養牛場,養馬場都是上下六房最大的,大族長也多次誇讚我們做的好。
臣相信,此次我們隴西李氏在大族長的帶領下,會打下足夠多的土地,屆時我們一定會很快實現大族長說的:“我們隴西李氏每一個族人,每天都有肉吃的目標”。”
說到了這個,管養羊的牧姓上代大家長就神氣了。
羊肉自古以來在中華大地,就有其獨特的地位。
幾千年來的貴族餐桌上,最好的肉類,一直以來就是羊肉。
豬肉,從來就隻是賤人才吃的低賤肉食,臟,腥就是它的代名詞。
五年前李俊開始大規模的養豬,並且開始了大規模的閹割豬崽。
等第一批閹割過的豬出欄,沒有了人們印象中的腥膻味,並且創造了許多豬肉的吃法,從貴族往下引領著大家吃豬肉,這才讓豬肉走上平常人家的餐桌。
但是……
可是……
但可是,李俊覺得再過一千年,豬肉依然是沒有辦法代替羊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李俊當然知道“羊吃人”的故事,於是便讓隴西李氏上下六房,大規模的養羊的同時,也加大力度和草原各族交易。
重點交易的不是戰馬,也不是牛羊,而是草原上根本就沒有半點用處的羊毛。
五年來李氏和草原各族,就在雙方互相看傻子,都認為自己掙大發了的愉快的玩耍。
而二房在定西城的養羊場,已經有七萬頭羊了,每天都有族人往長安城趕羊。
二房管養羊的牧姓家生子,地位也水漲船高,說話的聲音都比其他二十姓家生子大。
“稟族長,我們二房每天都往長安城送四千隻羊左右,我們李氏已經控製了長安城六成以上的羊肉供應。
這次大族長興兵北上,等我們打下足夠大的地盤。
三年,隻要三年,臣有信心做到大族長說的“天下羊肉出李氏”的目標。”
二房族長聽到族人們說的這些,雖然他每天都會過問,也早已經知道各種數據,但是他還是很開心。
不過……
“都給老子閉嘴,說起來這些老子就生氣。
哼,你們說說,你們都給我說說,小阿弟說每個成年男丁必須要有一妻兩妾,這是基本要求。
但是小阿弟後麵的話你們誰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