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種地的基因是刻在骨子裡的,在這片氣候變化多端,隔一座山頭可能就是兩種氣候的大地上,流民們第一年就迎來了豐收。
稻穀,麥子,青稞,大豆,芝麻,油菜,粟米,高粱,棉花等等,這些完全就不是一個季節的農作物,竟然神奇的在前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迎來了大豐收。
硬氣的流民豐收後,說什麼也要給李氏交稅,李氏族人不要還都不行。
李氏族人看著在自己麵前得意洋洋的混蛋,雖然心裡對這些混蛋種地的功夫佩服的不行,但還是忍不住想抽這些混蛋一頓,實在是這些混蛋的樣子太氣人了……
永安城建好第二年起,李氏就不用再往這裡運糧食了。
兩年前,這裡的反而是源源不斷的往鄯城李氏莊子裡運糧食,李俊不得不叫停,讓樓蘭城,永安城大肆修建倉庫。
。。。。。。
短短的一年時間,赤貧如洗的流民,便住上了土坯瓦房,每家每戶分到了土地被他們打理的井井有序外,許多人還有了自己的產業。
沒有任何一個人不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土地,哪怕是祖祖輩輩就沒有過土地的匠人,也會出大價錢請人耕種。
這些分給他們的土地,完全就是屬於他們,除了不能買賣轉讓,五年後要向李氏交稅之外,他們可以世代相傳。
這樣的事情,他們之前的時候想都不敢想。李氏收的稅也簡單,五年免稅,五年後收一鬥,十年後開始收兩鬥,此為最高稅收,永不加賦。
這一條李氏寫在發給他們的土契上,也刻在他們的土地界碑上。
所以現在誰要是敢來搶他們的土地,李俊相信這些人用牙齒咬都會把敵人咬死,而且無論敵人是誰,哪怕是李二的大軍來也一樣。
李俊更相信從給他們分土地開始,這幾十萬河北人就會死心塌地的擁護李氏。
還是那句話,沒有任何一個人不向往美好的生活,哪怕是成天唱歌跳舞,到處脫了衣服就嘿休的西域人也一樣。
慢慢的各部族的人都開始向李氏族人學習,學習漢人的語言,生活習慣,過漢人的節日,穿漢人的衣服。
這些西域人還以為李氏壯奴,和流民中大部分男人留平頭是漢人的發型,很多人都開始學習起來……
這個時候李俊在李氏二十一姓家生子三級九等戶籍製度外,增加的藍色戶籍ps:二十一姓家生子預備役),綠色戶籍ps:李俊的惡趣味,借鑒後世美利堅吸引人才的綠卡)製度,開始發揮作用了。
拿著藍色戶籍的流民,嗷嗷叫著要立軍功,想方設法的想加入李氏二十三姓家生子。
尤其是流民中會各種手藝,在修建永安城,樓蘭城中下了死力氣的匠人。
以及這五年來與敵人作戰中立下了足夠多的軍功的流民,加入了李氏三房第二十二姓墨家,或者是一第二十三姓公輸家族的人,拿到了李氏家生子一樣的待遇,把其他的流民羨慕嫉妒得眼珠子通紅。
怎麼加入李氏成為李氏族人,李氏有規矩,有足夠多的軍功,通過李氏刑堂考核,有一姓願意接收,經二十三姓大家長商議後報族長批複後,便可把名字寫進李氏族譜。
流程擺在這裡,像是掉在驢子前麵的胡蘿卜,吸引著幾十萬流民嗷嗷叫著要立功勞。
然而善於鑽營的漢人,很快就發現了一條加入李氏的捷徑……嫁給李氏壯奴,正妻不行,做妾也行啊。
發現這些的流民,都心照不宣的偷樂,也沒有人告訴李氏族人。
當然了,李氏族人也是看傻子一樣的看著流民偷樂。
他們早就知道族長郎君的打算,就是想讓族人們多納妾多生孩子,郎君還當大家都不知道了還。
隻不過族人們看不上瘦弱的流民中的婦人,寧願從人伢子手裡買高大健壯的婦人,也很少從流民中挑選,聽說族長郎君見自己的計劃效果不好,經常罵娘。
然而族人們又沒有違反郎君自己定下的,成年男丁必須要有一妻兩妾的命令,弄得郎君有氣都不知道找誰發火。
有時候族人們也不明白了,為什麼看到族長郎君吃癟的樣子,還有點開心呢?
族人們都想看看族長接下來怎麼出招了,有時候在不違反族規的情況下,和族長鬥智鬥勇也是一件樂事不是?
所以李氏族人看著流民們覺得自己很聰明,找到了族長郎君故意留下的漏洞在那裡偷樂,完全就在看傻子一樣的看戲。
這個注定了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辦法走的捷徑,主動權完全就在我們手裡,也不知道這些傻子樂個什麼勁?
這種比彆人聰明的狀態下,兩方都沉浸在看傻子的樂趣中,兩方都完全就沒有戳破的打算……
族人等來族長出招了,來了一招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納了二十七個河北寡婦做妾,十七歲就十九個四歲到十三歲兒女的白原升永安城的一個小管事,賞錢五十貫,糧五十石,布二十匹。
納了二十三個河北寡婦,十八歲成親後就有三十三個三歲到十四歲兒女的白遷升永安城城門官小管事),賞錢五十貫,糧五十石,布二十匹。
納了十七個河北寡婦,十六歲就有最大十五歲,最小四歲兒女二十個的孫三桂……
。。。。。。
這些當年跟著三房上代禁軍大家長,到冀州武邑蘇氏莊子招攬蘇定方的族人,於蘇氏莊子十裡外與李唐軍隊拚了個你死我活。
活下來的族人則是和後麵族長郎君派過來的各級管事,在打爛了的河北地招攬流民。
這四十多個李氏壯奴,則是在到處都是寡婦村的河北地沒有管住褲腰帶,或者是著了女人的道的傻蛋。
反正李氏族人是這樣認為的,哪怕是族長郎君因為種種原因,把他們都升做了小管事,族人們依然是這樣的認為。
這些家夥一睜眼就驚訝的發現,自己竟然莫名其妙的納妾了,而且還是一次性納了十幾個,幾十個寡婦。。。。。。
再然後就是一群娃娃們把懵逼樹下懵逼果的他們圍住,奶聲奶氣的喊他們阿耶……
這件事情讓他們成了族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也差點氣死了他們的爹娘。
。。。。。。
喜歡五姓嫡脈:躺贏大唐請大家收藏:()五姓嫡脈:躺贏大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