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李氏上中下十三房,從秦朝開始就是處在與匈奴人交界的地方,常年和異族人作戰,族中也不缺馬。
李氏族人更是四五歲就開始接受係統性的騎兵訓練,但是千多年下來,也隻有八萬多合格的騎兵。
就這八萬多騎兵,還是包括斥候,女兵,信使在內的。
這是隴西李氏集團所能承受的極限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李俊一個這個時代最頂級的貴族,還不得不想方設法的搞錢的原因。
騎兵這玩意兒,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持續燒錢的兵種。
想要戰馬馱著一個三四百斤的騎兵,來回衝殺一整天,你就必須精養馬兒。
不會以為抓一群野馬回來,或者是光給馬兒吃草就能做到的吧?
戰馬不但要吃精糧,大豆,還要喂雞蛋之類的,一天的夥食是比人可好太多了。
一場戰鬥幾個時辰,甚至是一兩天都可能,沒有蛋白質的補充,人馬都受不了。
古代的胖子存活率可比瘦子強太多了,要不然唐朝為什麼以胖為美?
戰馬需要精糧喂,戰士則是需要肥肉養膘。
李俊覺得後世的那些導演編劇真特麼的扯淡,拍的電視劇電影裡的武將,一個個的都是小白臉。
來到了這個時代,李俊才知道武將一個個的都是身材魁梧,都有一個大肚腩。
他們平時時候的飯食,真的是每頓一大盆李俊看了就反胃的肥肉,就是放鍋裡煮熟的肥肉。
要不然就是行軍,都能讓人瘦個十幾斤。
許多瘦不拉幾的人,不用敵人打你,就是行軍都能要了他的命。
李氏招募的流民,每天都死一兩百個,就是趕路,加上水土不服生病的,每天都死一兩百個。
這也就是李氏族人為什麼都喜歡,身材高大健壯如屠夫的婦人的原因,這是千多年來的生存,繁衍的智慧,物競天擇下的本能。
李俊受不了白花花的肥肉,覺得就算是肥肉,也可以做的好吃點嘛。
於是他弄出來了紅燒肉,扣肉。
結果一下子就風靡天下,到現在為止也是李氏族人最喜歡的一道菜,都已經超過了羊肉在族人們心裡的地位。
李俊每頓飯都有一大盤紅燒肉,他什麼時候要是吃一塊,身邊的貼身侍女,貼身侍衛就會開心好久。
族人們都覺得自己的族長郎君很好看,就是太瘦了,要多吃肥肉……
就算是李俊不吃,不也是會把剩菜賞賜給身邊的人嘛,所以他桌子上的紅燒肉,扣肉必不可少。
這還是崔氏吩咐下來的,為了不讓娘親擔心自己,李俊每天都會硬著頭皮吃一塊膩的很的紅燒肉。
。。。。。。。。
常大家長知道自己有大麻煩了,一下子就損失了近兩百重騎兵,家族裡問責都是輕的,搞不好這個行軍大管事都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