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纛前壓是怎麼梗?”
天幕變化中,引用了秦王趙構的詔書。
“朕聞古之聖人王天下,無有偏私,唯有賢者為其君,故世之盛世常存,故爾軒轅逐蚩尤,一統炎黃,遂有軒轅盛世迨至後世、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故有唐虞之治,唐族失德遂讓有虞,變是化萬眾之國為一家之天下,故有失德而失天下之舉”
“而宋室江山,自太祖皇帝創立基業,雖外戰少功然內治頗有建樹”
“不想北地金賊入寇開封,二帝北狩,萬民蒙難,皆為吾趙家之罪,宋室無德。”
“然朕大宋皇族正統帝脈為繼太祖之誌,複吾神州天下,故於杭州登基,改元炎.興以承大宋正統,朕為天子,當為萬民表率,於炎興元年二元七日,北伐,不破金三賊,誓不回轉”
“若朕不幸,亡於軍政之中,可見宋運已終”
“然宋可亡,天下不可亡!”
“但有英雄豪傑,能覆河山而救萬民者自當取河山自用,為萬民之主”
至此,這幾百字的詔書就此結束。
說實話,雖然通篇扯淡,但到了最後卻是字字真誠,字字泣血。
當然他還給了楚州招討使宋江一個詔書,也讓他帶兵北上支持北伐,說不定此行就能獲得天下。
同時順便給他畫了一個大餅,直接把它封為楚王,如果那水泊梁山真能統一天下驅逐打虎,那麼這個楚就就可以為國號也是給老東家一個念想。
當然趙構又給方臘寫了一封信,開頭先痛罵方臘這狗娘養的。
罵累了之後才真誠的希望他能夠出兵拯救天下萬民,如今天下萬民已經夠辛苦了,還要遭受如此劫難。
他趙家享受了這麼多年,如今遭遇這般現狀,也是因果循環,天理不爽,但百姓何辜?
同時不管方臘願不願意,趙構還在名義上壓他一頭家,封他為吳王。
而這便是出發之前趙構的一種操作。
當然了此時他的愛妃李太平也來到了他的麵前,進行了最後一番溫存之後,趙構便帶領著麾下數萬精銳,北上伐金。
發動了這次炎興北伐。
天幕之下的曆朝曆代。民眾在看到如此大氣魄的詔書之後,一時之間也是失神說不出話。
當真是好大的氣魄,當真是我大宋的官家!
彌留之際的宗則看著天幕感歎如果官家真的是如此,那麼他也不至於這般最終感覺在臨行之前大呼三聲“過河,過河,過河”
周身氣血翻湧,已經是回觀返照之氣象,當然他也希望副本中的自己能爭得參加一次這樣的戰爭,驅除金賊,哪怕現實並不能經曆,但如果在這副本之中經曆了,那麼又何嘗不算上我自身的經曆呢?
【宋可亡,天下不可亡!】
【但有豪傑能複河山而救萬民者,自當取河山自用】
【為萬民之主!】
朝代之中,無數人都沉浸在趙玖的豪氣時,天幕之上,一道激昂又悲壯的音樂聲響起,伴隨著音樂聲,一道清朗厚重的聲音也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