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太子真金對朝政的看法,忽必烈一直都非常重視。畢竟,真金作為未來的皇位繼承人,他的觀點和意見對於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當聽到真金談論朝政時,忽必烈的眼神立刻變得專注起來,仿佛能從真金的話語中看到國家未來的方向。他的目光緊緊地盯著真金,仿佛要將他的每一個字都刻在心裡。
然而,這種欣賞的眼神轉瞬即逝,很快就被忽必烈的冷靜和果斷所取代。他深知,作為一國之君,不能僅僅因為個人的喜好而做出決策,必須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既然他一直有不同的想法,那麼這件事情便由你去辦了。”忽必烈的聲音低沉而堅定,“海軍一事,也交與你了。”
真金聞言,心中一陣激動。他知道,這是父皇對他的信任和期望,也是他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
“是,父皇!孩兒一定好好辦差,不辜負父皇的期望。”真金連忙躬身應道。
對於父皇交給的差事,真金充滿了歡喜和期待。他相信,隻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夠完成任務,為國家做出貢獻。
這時,一旁的大臣突然開口問道:“陛下,那麼這群日本使臣該如何處置呢?”
忽必烈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厭惡,“哼,這群日本人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大元朝本來就想剿滅他們,如今他們被宋朝殲滅,也算是一件好事。隻是沒想到,他們竟然還敢犯到朕的麵前!”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一切交由太子處理,讓他看著辦吧。”
忽必烈不容置疑的語氣,直接把對日作戰的攻擊交給了太子真金。
也算是給他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同時也希望他能憑借此事曆練出來,同時掌握軍隊,未來他上位之後想要進行改革,那麼就能容易不少。
……
“太子殿下,我們日本人願為太子殿下馬前卒,
隻要太子殿下能夠助我們天皇殿下剿滅宋朝,那麼我們大日本帝國武士願意為元帝國奮鬥”
看著眼前這頭鬼子,冒著精明的凶光,看起來恭敬,實際上內心一肚子算計的齷齪垃圾,太子真金,也是咬緊牙關,對於這種雜碎,向來是不屑一顧的。
不出意外的話,他被投放到了宋末三帝的試煉副本之中。
這種感覺十分神奇,當初就隻是看到了三位小皇帝的操作,如今這幾天要跟這三個小皇帝在副本之中對壘?
這不是純純欺負人嗎?
至於眼前的這頭鬼子?
在看了天幕之後,曾經對於這些雜碎沒有一點好感。
再來到試煉副本之中,他也給自己定下了幾個目標,一個順利登基推行改革,仿孝文帝,讓大元的國運能夠突破100年,最好能有200多年,自然而然的滅亡。
第二個便是實現父皇的大元夢,一統蒙元帝國,並且儘可能的將這個版圖經營好,並且傳承下去。
而想要完善大元的邊疆,那麼吞並日本島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畢竟大元帝國橫絕世間並不需要什麼狗屁鄰居,更何況是日本這種一直覬覦中原的惡鄰,趁早滅其族裔比什麼都強。
……
於是乎,這些日本來的雜碎在大都拜訪了幾圈都沒有得到回應,甚至直接被人打斷,腿扔到了大街之上。
不僅沒人同情,反而因為他們是一群矮子的緣故,直接被一些人販子當孩子販賣了,更是打斷他們的狗腿,嗯,當做先天殘疾的孩童沿街乞討。
在另一邊,宋軍的北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讓鬼子們遭受了一連串的慘敗。而鬼子天皇一直苦苦等待著元朝的援兵,卻始終未能如願。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了絕境,最終不得不率領部眾投降。
然而,由於此時的鬼子天皇已經失去了投降的資本,他的命運變得十分悲慘。
他被宋軍毫不留情地剁成了臊子,其家族也因此徹底淪為了曆史的一堆垃圾,被人們所遺忘。
與此同時,宋軍在日本島上逐漸站穩了腳跟。
他們開始積極練兵,為反攻中原做著充分的準備。
在這個過程中,陸秀夫和張世傑仔細研究了天幕上的地圖,對戰略形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經過深思熟慮,他們認為朝鮮半島和遼東地區是倭寇進攻中原的必經之路,也是最好的跳板。
這兩個地方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它們猶如咽喉要道一般,扼守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
一旦被控製,就如同給倭寇的進攻套上了一道緊箍咒,讓他們難以施展手腳,從而為宋軍的反攻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和有利的條件。
然而,就在眾人對反攻計劃充滿信心的時候,張世傑卻沉默了許久,最終還是忍不住說出了自己心中的顧慮:“陸丞相,如果我們真的反攻中原,會不會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呢?”
他的話語仿佛在平靜的湖麵上投下了一顆石子,引起了一陣漣漪。
陸秀夫顯然沒有料到張世傑會有這樣的擔憂,不禁一愣,隨即問道:“啊?這是為何?”
張世傑稍稍遲疑了一下,解釋道:“我們與那些倭寇不同,倭寇之族最為卑賤殘暴,他們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而我們宋軍,隻是想要收複中原,恢複漢室江山,並不會像倭寇那樣在中原大地大肆屠戮。所以,我擔心我們的行動會引起中原百姓的誤解和反感。”
陸秀夫聽後,微微一笑,安慰道:“張將軍,你的顧慮不無道理,但也不必過於擔憂。
我們宋軍一向以仁義之師自居,此次反攻中原,旨在驅逐外敵,還百姓一個安寧的生活。隻要我們在行動中秉持正義,不擾民,相信中原百姓一定會理解和支持我們的。”
說罷,陸秀夫看了看四周,見一切政務都已處理妥當,便提議道:“如今諸事已畢,倒不如我們閒聊一番,放鬆一下心情。”
就在這時,一名信使匆匆趕來,呈上了一封來自原大都的信件。這封信曆經千山萬水,漂洋過海,終於抵達了日本島。而送信之人,正是一名元廷的大使。
這名大使身負特殊使命,特意將這封信送到了宋朝的臨時駐地——大阪。
喜歡天幕:太子聊天室請大家收藏:()天幕:太子聊天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