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爺來了”
“快看,世子爺那簡直是與主公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嘖嘖嘖,小關將軍小張將軍也像關張二位將軍”
隨著劉禪率領的蜀漢少年團正式到場之時,原本漢中大營眾將,在看到自己孩子的時候,那也是十分高興。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批少年就是未來漢室的核心。
就連病的十分嚴重的法正同誌在看到自己的孩子時也是勉強的坐了起來,支撐著病體同時對孩子的考試也開始了。
老將軍黃忠與拋家棄業的馬超,看到這一幕,內心的想法直接在臉部展現而出,一股子羨慕的酸味,直接溢了出來。
“什麼嘛”
看到這一幕的劉封同學直接說到一邊在地上畫圈圈。
當然作為太子訪問團的,阿鬥率領幾十名功勳子弟到了此處肯定是要有詳細的事情來做的。
在來到軍營的第1天,便開始安慰訪問老兵傷兵以及殘疾的士兵,對他們的家庭作出了慰問,同時表示了太子的最高敬意。
事實上,從成都到漢中前進的這一路上,阿鬥一直率領著訪問團的成員去訪問一路上的老兵傷兵以及各種的老兵村。
表達了來自漢朝皇親最崇高的敬意。
同時又會見了軍功卓著的老將,統帥們,隻不過這次以子侄的身份進行慰問。
其中老將魏延感動的嘩啦啦的,涕泗橫流。
對於阿鬥這麼一番收買人心的舉動,劉備表示,點讚。
“哈哈,看來孔明的教導十分有效,如今阿鬥也知道收買人心了,仁義必須要貫徹落實到位,阿鬥才能更好地成為一名仁主。”
這次經過了兩天半的訪問結束之後阿鬥也在晚上在大營跟劉備提出了一番計劃,把王城設立在南鄭。
“回父親,孩兒以為未來我們可以把政治中心設立在南鄭”
“哦?不知阿鬥對此有何看法,還有你具體的依據如何?”
在聽到阿鬥提出的政治主張之後,劉備從看孩子的目光也慢慢轉變為審視,他倒是要看看這個小家夥能說出個六來?
“回父親,孩兒讀過《漢書》”
阿鬥不卑不亢的直觀著眼前這位漢昭烈帝,聲音洪亮,平鋪直敘地闡述自己的看法。
“昔日太祖高皇帝為漢王時,便以南鄭為王城,如今父王即將即位,漢中王以南鄭為王城豈不是仿高祖故事,更加的合適嗎”
“瞧瞧我阿鬥這個孩兒都知道以高祖故事來勸諫我了”
眼神之中散落幾抺欣賞同時對著左右的文武紛紛炫耀道,語氣中滿是得意。
一旁的大臣們在看到這番也是紛紛獻上馬屁,
拱手齊聲道:"世子聰慧,博古通今,大王後繼有人,實乃大漢之幸!"
口頭承載不已,但是並沒有對於這個建議有太多的想法,尤其是益州本地的那些一些大臣,基本上全都主張把王城設立在成都,而不是設立在這南鄭。
畢竟經濟中心又是政治中心,他們才能肆無忌憚的把家族做大。
“阿鬥你既然出高祖故事,那不知你有何想法說出來”
“父親孩兒曾聽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