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沒有人在乎一個王爺的呐喊,哪怕他的母妃是目前最受皇帝寵愛的妃子。
畢竟皇帝的寵愛是最不值錢的,色衰愛弛。
武恵妃,如今頂天,憑借這股騷勁。在享受幾年寵愛而已,但隨著新的妃嬪進入宮裡,肯定會有新的妃子繼續享受這一份皇帝的專寵。
【當然從李林甫的角度來說,與其投資太子,錦上添花,不如幫彆人扶上太子之位】
【當然實在也是太子並沒有足夠的功績傍身】
【要知道在古代皇位鬥爭中,隻要沒有到最後,都切忌半場開香檳。
更何況此時的太子一無功績恩德,二無母後寵幸,第三又沒有一支強大的勢力擋雨來輔助他。
所謂的太子黨隻是看在他太子的身份進行的投資而已。
朝廷的官員投資的隻是太子的這個身份並非投資李瑛本人。
最後便是老生常談的緣故在大唐,這個特殊的朝代,隻要你沒當上皇帝,哪怕你當上皇帝。
照樣會被鬥倒的風險,更何況你隻是個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沒有任何實權的垃圾太子,你算老幾?你憑什麼能夠得到朝廷重臣的投資?
莫非就憑借著你是皇帝的血脈嗎?
開玩笑話,玄宗子嗣眾多,哪怕你還有你身旁的那兩位王爺都在了,照樣還有人來競爭太子,誰人都想再進一步坐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
“太子兄長”
在感受到李瑛的憤怒之後,身旁的兩位皇子也在連忙安撫。
此時天幕聊天室中扶蘇也已經來到了身旁,ai小天端上了幾杯茶水,放在幾位皇子麵前。
“好了,三位沒必要如此憤怒,你們三個既然一同出現這,那就說明你們是在開元25年之前,那麼一切都還有反轉的機會。”
“朕如今都坐上了皇帝之位,想來你們三個,自然也不會選擇繼續留在長安之中。”
“當然正也並非在挑撥爾等父子感情時代是大唐的盛世就這樣毀滅了,確實是太過可惜”
原本的盛唐推演到極致的時候8000多萬人口,結果安史之亂,一下來就損失數千萬人口,大唐的國力直到最後滅亡之時還是沒能恢複過來,實在是過於可惜。
但事實上,如果大唐新的皇帝能夠把內部矛盾轉嫁到外部,把那幾千萬損失的人口籌備大軍攻伐阿拉伯的話,
那麼可能讓大唐帶來100年的生存之際,
反正同樣都是一個帝國的崩潰,與其讓大唐帝國崩潰。
不如把中東的阿拉伯帝國徹底崩潰,讓那群白袍子沒有稱雄之基。
如此從根本利益上,更利於大唐的輝煌傳序。
當然扶蘇的安慰並沒有起到半毛錢的作用,天幕依舊在繼續嘮叨的。
【很好,既然李林甫已經決定了扶持未來的綠帽王李瑁,自然是要與太子鬥爭到底。】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林甫被拜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加銀青光祿大夫,與侍中裴耀卿、中書令張九齡一同擔任宰相,後又曆任戶部尚書、兵部尚書。
當時,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皆因母親失寵而有怨言,被駙馬都尉楊洄告知武惠妃,惠妃又向玄宗哭訴。玄宗大怒,與宰相商議,欲廢黜三子。張九齡極力勸阻,表示不敢奉詔執行。
李林甫當麵一言不發,退朝後卻私下對宦官道:“此乃天子家事,何必與外人商議。”
此時張九齡也遭遇到了史詩級的政敵李林甫。
當然張九齡失敗的原因主要就是他反對了唐玄宗的政策,比如說唐玄宗想要提拔牛仙客為宰相。
張九齡當麵反駁,而李寧否則是在背後說小話勸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