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珪看著眼前的這個小胖子,內心覺得十分可笑。
不過還是給了他一個改過自新並且為大唐建功立業的機會。
當然並沒有人能夠成功開啟天眼,得知眼前這個小白胖子未來會成為禍亂天下的絕世凶人。
所以此時此刻,張守珪還是把它收為一隻,同時讓他正式投身大唐軍營,正式成為大朗一名外族將士。
接下來讓我們欣賞一下安祿山這位大唐虎將的履曆。
開元二十年732年),幽州節度使張守珪以其驍勇多機智,任其為捉生將,並收為養子。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因戰功任平盧兵馬使、營州都督等職。
後又設法取得唐玄宗李隆基、楊貴妃的信任兼任平盧、範陽、河東三節度使。
因腹大垂膝,肥胖驚人討論,作胡旋舞,後被賜鐵券,冊封柳城郡公,又贈範陽大都督,後改封東平郡王。
從開元二十年算起,到執掌三地節度使,統帥百萬軍民的統帥,並最後於開元十五年造反的大燕皇帝,安祿山隻走了25年的時間。
25年,短短25年時間,他就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滿已成為了執掌一方的王者。
他的野心也是在這飛速提拔之中不斷的滋生。
當然,隨著安祿山的登場,安史之亂的另外一位元凶史思明也即將登場。
做為安祿山的兄弟,戰友,一出場便整了個大活,開元24年,直接謊稱大唐使者詐騙並生擒奚族王。
當然在之後的10多年的從軍生涯這中,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副將定位,成為安祿山的好幫手,他不僅是能征慣戰的先鋒,也是幫安祿山收征潰兵的最佳輔助。
在安祿山達到巔峰之時,史思明永遠都在旁邊作為他的副手副將。
可以說,安史二人,便是大唐的哼哈二將。
在北方三大藩鎮,齊心協力的創立下了不少的功勞,是當之無愧的大唐帝國的北方屏障。
當然話又說回來哪怕張守掛給他機會安祿山自己扛不起事,那也並沒有什麼鳥用。
所以我們來看一看安祿山自身的麵板來分析它憑什麼能夠順利逆襲?
首先是當地的惡劣環境為了生存,安祿山成功地養成了一副老辣的高情商,作為一名識時務的俊傑,他成功地把握了當兵的機會,並且快準狠地立下了功勞被收為義子。
同時,他本身的武力也是足夠強悍的。
根據安祿山的記錄,它是一個身高八九尺體型300多斤的大胖子,那是妥妥的身材魁梧,簡直就是古代的味真族老族長,憑借著超絕的天賦,他自身也有一個大胃袋。
同時,由於他出生的地方是古代的燕趙之地,作為一名慷慨悲歌之士,安祿山在這種環境之中也養成了燕趙男兒豪邁的性格。
並且在幾十年的增長過程中,成功聚集了一把同樣豪邁放蕩不羈的健兒。
因此,他也正是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蠻夷孤兒逆襲為了大唐排名前幾位的軍事主官之一,真正的東北王。
好了,安思之亂的主要演員都已經登場,牛鬼蛇神們,也該相繼登台演出,以天下為舞台,儘情展現你們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