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人會疑惑,爾朱榮哪去了?】
【很明顯,作為北魏最後一個權臣,發動河陰之變的暴君,爾朱榮為人十分殘暴,凶戾。】
【自從爾朱榮把控朝政之後,他便開始為所欲為,無法無天起來,當然,此時的中原已經亂成一鍋粥了,除了爾朱榮外,還有一位義軍首領,那就是葛榮。
葛榮手下號稱有義軍百萬,當然,根據曆史記載,大約就有20多萬,並且多是老弱婦孺,也就是乞活軍餘部。】
【爾朱榮調集大軍滅了葛榮之後,對於手下的那些俘虜,自然是不管不顧,照樣是橫征暴斂,無法無天,胡亂作為。】
【當然,爾朱榮在那無法無天,但是北朝的其他邊境大將,高官貴族,那可就心思活絡起來了。】
【而此時的南方,正是南朝梁武帝蕭衍,這位傳奇帝王,雖然最後幾次出家成為和尚,餓死在首都,但至少此時的他還算英明神武。
北朝的王爺請求政治避難。跪倒在蕭洐麵前,懇請蕭衍進行政治庇護。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派遣上將帶兵護送。
於是乎便發生了曆史中比較神奇的一幕,那就是陳慶之率領7000白袍軍。攻克所謂的北朝36城,重創北朝幾十萬大軍。】
【陳慶之,是標準的名門望族子弟,從小作為,進軍隨從,調選到皇宮之中任職,自身的才學,顏值都是上等,畢竟皇帝不可能在自己麵前養醜逼。】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那麼陳慶之未來應該也就是憑借著家族的餘蔭以及自身的努力,達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但絕對成不了聞名世間的名將。
但機會來了,他也把住了。於是乎他就成為了。武廟之中的將領。】
【還是那句話,天將降大任於你的時候,總不會提前打招呼的。雖然陳慶之並不像邊軍那些武將,精通武藝,騎射,但至少也是學過的。】
【於是乎,陳慶之就接下了這個任務,護送這位年輕的小王爺元顥北上進京,登基稱帝,繼承大魏正統。
於是乎借著這個名義,陳慶上,創造了我國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跡,憑借著7000白袍軍,橫衝直撞中原各地,連克32城。】
【當然,曆史歸曆史,政治歸政治,北方的北魏,雖然發生了河陰之變的慘劇,但是還是有著正統加身。
北魏內部還是有一堆不願意摻和政事的將領,打算觀看熱鬨。
所以他遭遇的阻攔,絕對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甚至肯定有不少打算投資這位小皇帝並提供糧草輜重。】
【當然,也肯定有爾朱榮麾下的眾將,以及親信來阻擊陳慶之。而之後的幾場戰役就展現出陳慶之的武略。
鏖戰睢陽,擊斃北魏丘千7萬大軍。
攻克滎陽,破北魏楊昱,元天穆等人援軍三+萬?】
【王師名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這是一首當年流傳於北魏的民謠,從客觀來講,也是反映當事人對陳慶之的印象,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流名將,甚至《梁書》還把其與廉頗、衛青、霍去病等相提並論】
【當然能被曆史上記錄的將領臣子,絕對都是牛逼的。
就憑借他能率領7000人到中原遛一遛,最後還能安全歸來,就至少比某位跑到北方放羊的皇帝強多了。
隻不過很可惜,最後還是失敗,倉促逃回到了健康,後續也就徹底退出軍界,再也沒有展示的機會,估計也就死了。】
【當然經過南朝這樣一攪和,原本的爾朱榮也就更加鬨騰了,民怨也在不斷的積累之中。
同時他手下的兩大強人,高歡宇文泰也各自聚集了一波人馬,準備相愛相殺。】
【永安三年530年)八月,爾朱榮未經允許便擅自帶領精銳部隊逼近洛陽,意圖謀朝篡位,終被孝莊帝元子攸親手斬殺。爾朱榮被殺的消息傳出,民眾歡呼沸騰,“內外喜叫,聲滿京城”。】
太昌元年532年),原爾朱榮部將高歡在河北大族的支持下,消滅潼關以東的爾朱氏勢力,殺節閔帝,立元修為帝,即孝武帝。北魏政權落入高歡手中
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不願做高歡控製的傀儡皇帝,逃往長安,投靠宇文泰。
十月,經高歡和百僚的詳細商議後,決定趕元亶下台,立元善見為皇帝,即魏孝靜帝,魏孝文帝曾孫,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也。
即位於鄴城,改元天平,東魏正式建立,年僅十一歲。由於年幼,由權臣高歡輔政。
永熙四年535年),宇文泰在長安立元寶炬為西魏文帝,北魏正式分裂為東﹑西魏。
高歡以原六鎮流民為主,建立強大武裝,自己住在晉陽今太原市),使之成為東魏第二政治中心。
實質上是北魏將領和河北大族相結合的產物。他為了獲得鮮卑貴族的支持,竭力推行鮮卑化的政策,為了得到漢族豪強地主的擁護,聽任他們貪汙聚斂,為非作歹,吏治日趨腐化。
於是乎,在未來兩大權臣的操縱之下,兩方政權也進行了十幾年的割據混戰。
至於南朝,此時也是有心無力,至少梁武帝蕭洐以及手下的親軍儘皆喪生在中原之地,有心無力,也就開始了成為和尚的日子,直到最終被侯景餓死在首都之中。
喜歡天幕:太子聊天室請大家收藏:()天幕:太子聊天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