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頓一下,觀察著關羽的神色,見其雖依舊沉默,但眼神中已有波瀾,便加重語氣道:“雲長,你一身文武韜略,難道真要因其個人之情義哀思,而置天下大義於不顧?將玄德公未儘之誌,束之高閣?若玄德公在天有靈,是願你與翼德就此沉淪,還是望你們繼承其誌,投身於更有希望完成此誌業之力量,親眼見證漢室江山重歸一統?”
這番話,如同重錘,一下下敲打在關羽的心防上。他想起大哥一生奔波,最終壯誌未酬的遺憾;想起《春秋》中那些為了大義而做出艱難抉擇的先賢;也想起袁紹入主襄陽後,確實在整頓吏治、安撫百姓,其勢力和能力,確是目前最有可能結束亂世的人。個人恩怨與天下大義,兄弟情分與理想抱負,在他心中激烈交鋒。
良久,關羽長長吐出一口濁氣,原本挺直如鬆的脊背,似乎微微鬆懈了一些。他並未直接表態歸順,而是對著袁紹,深深一揖,語氣複雜卻不再冰冷:“晉王今日之言,關某……受教了。需些時日,細細思量。”
袁紹知道,堅冰已裂開第一道縫隙。他起身扶起關羽,懇切道:“孤不急。雲長可慢慢思量。無論何時,孤皆在此等候。隻望雲長莫要辜負了自身才華,更莫要辜負了玄德公之遺誌。”言罷,轉身離去,留給關羽獨自思考的空間。
袁紹夜訪關羽的消息不脛而走,自然也傳到了張飛耳中。他心中愈發焦躁,既擔心二哥被袁紹“蠱惑”,又對自身的處境感到憋悶。
幾日後,曹仁再次組織演武,這次規模更大,意在徹底激發軍中尚武精神。場麵比之前更加熱烈,連一些文官都前來觀戰。
許褚再次下場,連敗數將,威風凜凜。他目光再次投向張飛,但這次,他收斂了之前的挑釁,抱拳道:“張將軍!前日許某言語冒犯,在此賠罪!然武者相交,貴在切磋!久聞將軍蛇矛絕技,心向往之!今日懇請將軍不吝賜教,讓許某見識見識真正的萬人敵風采!此乃武者之誼,與陣營無關,如何?”
這番話,說得頗為得體,既給了張飛台階,又點燃了武者較技的本能。
張飛環眼一瞪,看向關羽。這次,關羽並未出言阻止,隻是微微頷首。大哥遺命是遵從晉王,但並未禁止與人切磋武藝。而且,張飛胸中那口惡氣,也確實需要發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既然你找打,俺老張便成全你!”張飛暴喝一聲,提起丈八蛇矛,大踏步走入校場中央。
兩人對峙,氣勢陡然攀升。許褚如山嶽般沉穩,張飛如即將爆發的火山。沒有多餘廢話,幾乎同時發動!
“看刀!”
“吃俺一矛!”
镔鐵大刀與丈八蛇矛轟然碰撞,金鐵交鳴之聲響徹校場,火星四濺!兩人皆是力量型的猛將,這一下硬碰硬,竟是平分秋色!
“好力氣!”許褚大喝一聲,刀勢展開,如同狂風暴雨,力大勢沉。張飛蛇矛舞動,如同黑龍翻騰,詭異刁鑽,每每從不可思議的角度刺出,逼得許褚連連變招。
兩人在場中翻翻滾滾鬥了五十餘合,竟是難分高下!場麵精彩絕倫,引得周圍將士喝彩聲震天。曹仁、夏侯淵等宿將看得目不轉睛,連袁紹也不知何時來到高台觀看,麵露讚賞之色。
張飛越戰越勇,多日來的鬱結之氣仿佛都隨著每一次刺擊咆哮而出。許褚也是遇強愈強,將一身武藝發揮得淋漓儘致。兩人從馬上戰到馬下,兵器碰撞聲、怒吼聲、喘息聲交織在一起。
直到百餘合後,兩人力氣消耗巨大,動作稍緩,依舊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曹仁見時機已到,怕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連忙鳴金。
兩人各自跳出戰圈,都是大汗淋漓,氣喘籲籲。許褚拄著刀,哈哈大笑道:“痛快!痛快!張翼德,名不虛傳!俺許仲康服了!”
張飛也是拄著矛,環眼瞪著許褚,半晌,那緊繃的臉上,竟然也扯出一絲極其僵硬,卻真實的笑意:“你這環眼賊……力氣也不小!武藝……還行!”
這一笑,雖勉強,卻如同春風化雨,瞬間衝淡了兩人之間,乃至新舊陣營之間的許多隔閡。一場酣暢淋漓的公平較量,有時比千言萬語更能拉近距離。
袁紹在高台上看得分明,心中欣慰。他走下高台,來到場中,先對許褚道:“仲康辛苦了,武勇可嘉!”又轉向張飛,看著他依舊有些彆扭的神情,誠懇道:“翼德將軍真乃虎將!孤今日方知,何為‘萬人敵’!玄德公有如此兄弟,何其幸也!望將軍能暫息心中悲憤,他日與仲康等將領,同為朝廷效力,建功立業,方不負一身武藝,亦不負玄德公期望!”
張飛看著袁紹,又看看旁邊微微點頭的關羽,再回想方才與許褚那場痛快的較量,以及大哥臨終的囑托,心中那堅硬的堡壘,終於開始鬆動。他沉默片刻,抱拳,對著袁紹,第一次用上了敬稱:“晉王……過獎了。俺……俺老張是個粗人,隻懂得打仗。大哥讓俺聽你的……俺,俺聽大哥的!”這話雖糙,卻無疑是表明了一種態度。
袁紹心中大喜,知道張飛這邊,總算打開了局麵。他上前扶住張飛的手臂,用力拍了拍:“好!孤得翼德,如虎添翼也!”
隨後,袁紹目光轉向一直靜立一旁的關羽,帶著詢問之意。
關羽迎著袁紹的目光,又看了看身邊明顯態度軟化的三弟,回想起夜談時袁紹關於“大義”與“路徑”的論述,再想到大哥那未竟的“興複漢室”的夢想,終於,他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冠,對著袁紹,推金山,倒玉柱,單膝跪地,抱拳沉聲道:“關羽……蒙晉王不棄,屢次教誨,深感大王匡扶漢室之誠!今願追隨大王麾下,效犬馬之勞,助大王平定天下,以繼吾兄之誌!然,關某有三事需言明:一,不殺忠義之士;二,不害黎民百姓;三,若他日得知吾兄血脈尚存,關某需往探視。若大王允此三事,關某此生,任憑驅策,絕無二心!”
這已是關羽所能做出的最大程度的承諾和讓步。
袁紹聞言,肅然動容,他上前雙手扶起關羽,鄭重道:“雲長請起!孤在此立誓,汝所請三事,孤皆應允!絕不使雲長做違心背義之事!自此以後,孤與雲長、翼德,共扶漢室,同創太平!”
“謝大王!”關羽起身,雖然神情依舊冷峻,但眼神中那份疏離與隔閡,已然消散大半。
張飛見二哥終於表態,也連忙再次抱拳,聲音洪亮:“俺也一樣!願聽大王號令!”
校場之上,眾多將士親眼見證了這一時刻。袁紹以誠心、耐心和智慧,終於初步化解了與關、張之間最尖銳的矛盾,將這兩位舉世矚目的萬人敵,真正納入了自己的陣營。這不僅極大地增強了己方的實力,更向天下人展示了晉王海納百川的胸襟與氣度。荊襄之地的最後一絲隱憂,至此,方算真正平定。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