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鄴城,冰雪初融,漳河水量漸豐,正是萬物複蘇、農事起始的時節。大將軍府內,卻彌漫著一股與這勃勃生機格格不入的凝重氣息。袁紹端坐主位,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光滑的案幾,目光落在麵前一份來自並州的緊急軍報上,眉頭微蹙。
軍報是並州都督張合遣六百裡加急送來的。內容言簡意賅,卻字字千鈞:黑山賊帥張燕,趁去歲冬我軍主力北討鮮卑、今春忙於南下籌備之際,死灰複燃,其麾下賊眾自太行山深處多個隘口湧出,頻繁襲擾上黨、樂平兩郡,劫掠鄉裡,焚燒糧倉,更數次切斷連通晉陽與壺關的官道,致使數批南運的軍械糧秣受損,押運士卒傷亡近百人。
“張燕……”袁紹低聲念著這個名字,腦海中浮現出關於這股盤踞太行山多年、勢大力沉匪患的記憶。他們依仗太行山千溝萬壑的複雜地形,時降時叛,剿之不儘,如同附骨之疽,是河北心腹之地一枚始終未能拔除的釘子。去歲張合重心在北疆,對黑山軍主要以封鎖和威懾為主,看來並未讓張燕真正傷筋動骨。
“主公,”長史荀諶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他手持另一份帛書,“此乃魏郡、趙國兩地太守聯名上奏。近日,亦有小股黑山賊寇流竄至太行山東麓,雖未造成大患,然民心惶惶,春耕已受影響。”
兩份文書,一西一東,清晰地勾勒出黑山軍此次行動的猖獗與針對性。他們選擇在這個袁紹即將傾力南下的關鍵時刻發難,其意圖不言而喻——就是要攪亂河北後方,牽製袁紹主力,甚至可能與南方的勢力有所勾結。
袁紹緩緩抬起頭,目光掃過堂下濟濟一堂的文武重臣:監軍沮授、彆駕田豐、軍師中郎將荀攸、長史荀諶,以及位列武將之首的顏良、文醜、趙雲等人。他甚至看到了坐在偏席、神色平靜的劉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著他的決斷。
“諸君都聽到了。”袁紹的聲音平穩,卻帶著一絲冷意,“南征在即,箭已上弦。然則,後院起火,若置之不理,恐成燎原之勢,斷我糧道,擾我民心,屆時我軍南下,如芒在背,如鯁在喉。這張燕,是算準了時機,給我出了個難題啊。”
袁紹的話音剛落,堂內便響起了一陣低聲議論。如何處理黑山軍,直接關係到即將到來的南下戰略。
1.主剿派:犁庭掃穴,永絕後患
彆駕田豐率先出列,他性情剛直,向來主張對內部隱患施以鐵腕。他拱手道:“主公!張燕之輩,冥頑不靈,反複無常。去歲我軍兵威正盛時,其龜縮不出,佯裝順從;今見我軍有意南下,便立刻跳梁,此乃首鼠兩端,其心可誅!若此時不予以雷霆一擊,徹底鏟除,待我軍與曹操鏖戰正酣之時,其傾巢而出,截我歸路,亂我根基,則大勢去矣!豐以為,當立即暫停南下籌備,命張合都督儘起並州之兵,彙合幽、冀援軍,深入太行,犁庭掃穴,務求將此獠連根拔起,永絕後患!”
田豐的主張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武將和務實派文官的想法。顏良、文醜等將紛紛點頭,顯然更傾向於用刀劍說話。
2.主撫派:羈縻維穩,速定南下
然而,長史荀諶則有不同看法。他主管外交與協調,更注重策略的靈活性與大局平衡。“元皓兄所言,自是老成謀國之道。然,”他話鋒一轉,“黑山軍盤踞太行多年,熟悉地理,善於山地遊擊。我軍雖強,然勞師遠征,深入不毛,山川險阻,補給艱難。張燕若避實就虛,與我周旋,戰事勢必遷延日久。屆時,南方曹操、呂布豈會坐視?若其趁機聯合,或北上襲擾,則我主力被拖在太行山中,首尾難顧,豈非因小失大?”
荀諶頓了頓,繼續道:“依諶之見,不若暫緩重兵圍剿。可一麵令張合都督加強封鎖,扼守要隘,使其不得出山肆虐;一麵遣能言善辯之士,入山招撫,許以高官厚祿,分化其內部。即便不能立時招降張燕,亦可穩住其大部,待我平定中原,攜大勢再回頭處置,屆時或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兩種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戰略選擇:一是先安內,不惜代價,但可能延誤南下戰機;二是先攘外,以維穩為主,但承擔後方不穩的風險。
3.軍情補充:中原的變局
就在雙方各執一詞時,軍師中郎將荀攸平靜地開口,他將一份最新的情報簡報呈上:“主公,諸位。並州之事,需與南方局勢合並觀之。”
他走到巨大的輿圖前,指向兗州、徐州一帶。
“據探,曹操去歲許下屯田,今春糧草稍得補充,已秘密調動兵馬,其意圖明顯,是欲在春耕後,再度對呂布發動攻勢,力求一舉定鼎兗州。而徐州陶謙,年老病重,恐不久於人世,其內部繼承之爭已現端倪。呂布若敗,則曹操儘得兗、徐,其勢大成;陶謙若亡,徐州無主,則必成曹、呂乃至我等爭奪之焦點。”
荀攸的分析,如同在燃燒的爭論上又澆了一瓢油。南方局勢瞬息萬變,一個巨大的戰略窗口期正在打開,也可能迅速關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沮授此時沉聲總結道:“換言之,我軍南下,已刻不容緩。然黑山之患,亦不可不除。關鍵在於,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最短的時間,解決張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於袁紹。是戰是和,是急是緩,需要他來做最終的決定。
袁紹站起身,緩緩踱步到輿圖前。他的目光先是在太行山區域停留片刻,那連綿的山脈如同河北背上的一道疤痕。隨後,他的目光南下,掃過黃河,掠過正在醞釀風暴的兗徐大地,最終定格在代表曹操勢力的許都之上。
堂內鴉雀無聲,隻有他沉穩的腳步聲。
他回想起曆史上官渡之戰的種種教訓,其中內部不穩、糧道被擾亦是敗因之一。這個時代的張燕,其威脅程度更勝曆史上那個官渡之戰時未敢妄動的張燕。一個穩定的、無後顧之憂的大後方,是進行一場傾國之戰的前提。
同時,他也深知南方機會稍縱即逝。曹操與呂布,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這正是河北介入的最佳時機。若等曹操吞並呂布,整合完畢,其實力將遠超曆史同期,成為更加可怕的對手。
時間,成了最關鍵的變量。
他停下腳步,轉過身,目光銳利如刀,掃過每一位臣屬的臉龐。
“諸君之議,皆為國謀,袁紹感佩。”他先肯定了眾人的爭論,隨即語氣陡然轉厲,“然,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張燕,必須滅!南征,亦不可停!”
他斬釘截鐵的話語,讓眾人精神一振。
“黑山賊患,非疥癬之疾,實乃心腹之患!豈有猛虎搏兔於外,而容豺狼鼾臥於榻側之理?!”他走到田豐麵前,點了點頭,“元皓所言‘犁庭掃穴’,正合我意!此患不除,我軍南下,將士如何心安?糧道如何暢通?”
接著,他又看向荀諶和沮授:“然,公與、友若之憂,亦是為國深遠。我軍確不能主力儘出,陷入太行泥潭,貽誤南下戰機。”
他最終將目光投向輿圖上的並州,聲音沉渾有力,下達了最終的決斷:
“故,我意已決!對黑山張燕,行‘剿撫並用,犁庭掃穴’之策!”
“剿,就要剿得徹底!擢升張合為平寇中郎將,總攬並州軍事,全權負責清剿黑山事宜!授予其臨機專斷之權,可調動並州所有兵馬及臨近郡國兵!我要他鎖住太行山,斷其糧草,分其黨羽,直搗巢穴,務必陣斬張燕,不留後患!”
“撫,就要撫得及時!同步進行!由友若荀諶)選派乾吏,攜我手書與賞格,潛入太行,招撫張燕麾下大小頭目,凡有棄暗投明者,既往不咎,論功行賞!若能獻上張燕首級者,封侯賜金!”
“時間,限時三月!三個月內,我要看到太行山匪患肅清的消息!張儁乂張合)有北破鮮卑之威,統並州虎狼之師,若連區區山匪都不能速定,何以鎮守北疆?”
“南下籌備,同步進行!”袁紹最後強調,“田元皓田豐)總攬後方,督運糧草,整備軍械,一刻不得延誤!顏良、文醜、趙雲所部,加緊操練,待並州捷報傳來,便是我等揮師南下,問鼎中原之時!”
一番話語,條理清晰,意誌決絕,既采納了剿滅的堅決,又融入了招撫的靈活,更設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將內部平叛與外部戰略完美銜接。
“主公英明!”沮授、田豐、荀攸、荀諶等核心謀士齊聲應諾,再無異議。袁紹的決策,兼顧了理想與現實,魄力與謹慎,讓他們看到了一個雄主應有的決斷力。
軍令即刻從大將軍府發出,以最快的速度傳向晉陽。與此同時,荀諶開始物色潛入太山的說客,田豐則更加忙碌地統籌著龐大的戰爭物資。顏良、文醜麾下的軍營,操練的號角聲越發嘹亮急促。
袁紹獨自一人留在堂內,再次凝視地圖。
北麵,是即將被血與火洗禮的太行山。
南麵,是曹操與呂布即將展開生死對決的戰場,以及病入膏肓、暗流湧動的徐州。
他輕輕吐出一口濁氣。清除黑山,是南征前最後的鋪墊。這場內部清掃的力度與速度,將直接決定他能否以最完美的姿態,介入那場即將決定天下歸屬的中原大戰。
河北的戰爭機器,一部分齒輪開始轉向太行山,而更多的部分,則在為渡過黃河做最後的準備。風雷,已然在鄴城上空激蕩彙聚。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