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陳宮設下的調虎離山之計。就在東門守軍趕往西門之時,另一支精銳已經悄悄接近東門。
率領這支奇兵的,正是剛剛歸順的秦宜祿。他在太史慈的勸說下,決定戴罪立功。
“開城門!”秦宜祿對守軍喊道,“袁公子仁義之師,我等何必為曹操賣命?”
守軍見主將反正,紛紛放下武器。東門在悄無聲息中洞開。
黎明時分,袁譚在中軍大帳接到捷報:“東門已破,我軍正在向城中推進!”
陳宮撫須笑道:“公子,該是您親自入城的時候了。”
袁譚披甲執劍,在親衛簇擁下馳入彭城。街道上,負隅頑抗的曹軍正在被清剿,大部分守軍則已放棄抵抗。
車胄率領親兵退守府衙,做最後掙紮。就在這時,城外傳來震天的呐喊聲——臧霸的援軍到了。
“車胄!”臧霸在府外高喊,“大勢已去,何必徒增傷亡?”
府門緩緩打開,車胄扔下佩劍,頹然走出:“願降...”
彭城府衙內,袁譚立即召集眾將議事。
“第一,”袁譚下令,“立即張貼安民告示,秋毫無犯。”
“第二,”他看向徐晃,“清點府庫,開倉賑濟。”
“第三,”轉向陳宮,“勞煩先生起草文書,招撫各郡。”
陳宮欣然領命:“公子仁德,必能收服徐州民心。”
這時,荀攸提出一個關鍵建議:“公子,當速派一軍占領泗水渡口,阻斷夏侯淵援軍。”
太史慈立即請命:“末將願往!”
臧霸也道:“霸熟悉地形,願為子義將軍向導。”
十日後,徐州各郡縣傳檄而定。除了少數曹操死忠外,大部分守將都選擇了歸順。
在彭城府衙,袁譚大宴群臣。酒過三巡,陳宮舉杯道:“半月之內,連下徐州六郡,此乃公子威德所致。宮提議,立即向黎陽報捷!”
荀攸補充道:“還應表臧霸將軍為徐州牧,孫觀、昌豨等各授官職,以安其心。”
袁譚從善如流,一一照辦。
宴後,袁譚獨自登上彭城城牆。望著南方廣袤的土地,他不禁感慨:“若非諸位同心,安能如此順利?”
陳宮悄然來到身後:“公子,徐州雖定,然夏侯淵大軍不日即至。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考驗。”
袁譚點頭:“有諸位相助,譚無所畏懼。”
這時,一騎快馬自北而來,信使高聲稟報:“主公在黎陽大破曹軍,曹操已退守官渡!”
消息傳來,全軍振奮。袁譚知道,決定中原命運的大戰,即將到來。而他經略青徐的成果,將成為壓垮曹操的最後一根稻草。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