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郊外的晨霧中,李典率領的一萬曹軍如鐵桶般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城頭上,徐晃按劍而立,冷峻的目光掃視著城下密密麻麻的敵軍陣營。昨夜收到的軍報還握在手中——東海郡已有多座城池失守,臧霸退守郯城,整個徐州北線岌岌可危。
將軍,副將憂心忡忡,曹軍連日增兵,如今圍城之眾已逾兩萬。城中糧草雖足,但箭矢已消耗三成。
徐晃沉聲道:傳令各門,節約箭矢,待敵軍進入百步再射。另派快馬向公子求援。
就在這時,一騎快馬自北門疾馳而入,馬上騎士高呼:徐將軍!太史將軍已到城外十裡!
徐晃精神一振:子義來得正好!傳令,打開北門,接應太史慈入城。
然而話音未落,城南突然響起震天的戰鼓聲。李典顯然也發現了太史慈的援軍,開始猛攻南門,意圖在兩軍會合前各個擊破。
南門外,曹軍的衝車在箭雨掩護下猛烈撞擊著城門。守軍拚死抵抗,滾油、巨石不斷從城頭傾瀉而下。
放箭!徐晃親自在城頭督戰,瞄準衝車附近的敵軍!
密集的箭雨暫時遏製了曹軍的攻勢,但很快,李典調整戰術,命令士兵舉著大盾穩步推進。更糟糕的是,曹軍的井闌已經推進到射程之內,與城頭守軍展開對射。
將軍!東門告急!
西門請求增援!
壞消息接踵而至。徐晃麵色凝重,他知道必須做出抉擇。
傳令,放棄外城,全軍退守甕城!這個決定十分冒險,但卻是眼下唯一的辦法。
就在守軍且戰且退之時,北門突然傳來震天的喊殺聲。太史慈率領的兩千騎兵如利劍般撕開曹軍包圍圈,直衝城內。
公明!某來助你!太史慈一馬當先,手中長戟所向披靡。
徐晃大喜:子義來得正好!隨我守住甕城!
入夜,彭城府衙內,徐晃與太史慈正在商議破敵之策。
白日一戰,雖暫退敵軍,但我軍傷亡不小。徐晃指著地圖,李典用兵謹慎,白日強攻不成,今夜必會休整。這正是我們的機會。
太史慈眼中精光一閃:公明是說...夜襲?
正是。徐晃點頭,我觀曹軍大營,糧草囤積在東營。若遣一支精兵夜襲,縱不能儘焚其糧,也可擾亂軍心。
太史慈立即請命:某願往!
徐晃搖頭,子義白日衝陣,曹軍已認得你。此番夜襲,當由我親往。
就在這時,親兵來報:荀攸先生從琅琊來信!
徐晃急忙展信閱讀,臉上漸漸露出笑容:妙啊!荀公達早已料到今日之局。他建議我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太史慈湊近觀看,也不禁撫掌:果然妙計!
按照荀攸的計策,徐晃與太史慈開始分頭準備。
首先,徐晃大張旗鼓地加固城防,做出要長期固守的姿態。同時故意讓幾個出城,向曹軍傳遞城中糧草將儘的消息。
太史慈則秘密挑選五百精兵,人人配備火油、弓弩,準備執行夜襲任務。為掩人耳目,這些士兵都換上曹軍衣甲,暗中演練曹軍的口令、旗號。
將軍,副將疑惑,既然要夜襲,為何還要故意示弱?
徐晃微笑:這是要讓李典以為我們窮途末路,隻能冒險一搏。他必會設下埋伏,等著我們自投羅網。
太史慈接話:而我們真正的目標,是他的糧草。待其主力被調虎離山,便是我們得手之時。
計策已定,當夜三更,彭城西門悄悄打開,一隊黑衣士兵悄無聲息地潛入夜色。
正如荀攸所料,李典果然在營中設下埋伏。他判斷徐晃會襲擊中軍大帳,於是在帳周埋伏了重兵。
將軍,探子來報,發現敵軍從西門而出,直撲我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