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許都城內刀光劍影的同時,一騎快馬正沿著官道向北疾馳。馬上騎士是太醫令吉本的兒子吉邈,他懷中揣著父親臨行前交予的密信,肩負著向袁紹求援的重任。
夜色中,吉邈不敢有片刻停歇。許都方向的火光將南邊的天空映得通紅,喊殺聲隱約可聞。他知道,父親和董承等人正在用生命為他爭取時間。
吉邈狠狠抽打馬臀,心中默念:一定要把消息送到袁公手中!
與此同時,袁紹大營中燈火通明。雖然已是深夜,但主帥帳內仍在進行軍議。袁紹端坐主位,聽著程昱彙報最新的軍情。
明公,程昱指著地圖說,曹操新敗之後,收縮防線,顯然是打算固守待變。
許攸接口道:攸在曹營時,深知曹操用兵習慣。此時他必定在等待許都方麵的消息。
就在這時,親兵入帳稟報:明公,營外有一自稱許都來的使者求見,說是奉董承將軍之命。
帳中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袁紹。
袁紹沉吟片刻:帶他進來。
吉邈被帶入大帳時,已是滿身塵土。他跪倒在地,雙手呈上密信:小人吉邈,奉董承將軍與家父吉本之命,特來向明公求援!
袁紹展開密信,臉色漸漸變得凝重。信中詳細描述了許都兵變的經過,以及獻帝血詔的內容。
諸位,袁紹將密信傳給眾謀士,許都果然生變。董承等人已經控製皇宮,正在圍攻丞相府。
這個消息在帳中引起了轟動。郭圖第一個站出來:明公!此乃天賜良機!當立即發兵許都,迎奉天子!
逢紀也興奮地說:公則所言極是。曹操主力被牽製在官渡,許都空虛。若此時南下,定可一舉成功!
然而沮授卻持反對意見:明公,用兵之道,貴在專一。如今我軍與曹操在官渡對峙,正是關鍵時刻。若分兵南下,恐被曹操所乘。
田豐支持沮授的看法:監軍所言極是。況且許都情況不明,萬一這是曹操的誘敵之計...
吉邈聞言急忙叩首:明公明鑒!許都兵變千真萬確,陛下血詔在此!曹丕、曹彰兩個孺子正在負隅頑抗,若明公此時發兵,定可一戰而定!
袁紹陷入沉思。他環視帳中眾人,最後將目光投向許攸:子遠以為如何?
許攸此時內心十分複雜。他想起了仍在鄴城的家眷,想起了自己這些年來在袁紹麾下的境遇。若是袁紹能夠攻取許都,迎奉天子,那麼他許攸就是頭號功臣。但若是失敗...
明公,許攸謹慎地說,此確是個機會。但攸以為,用兵之道,需考慮周全。若發兵許都,該派多少兵馬?由誰統領?糧草如何保障?這些都是問題。
程昱突然開口:明公,在下有一言。曹操用兵如神,豈會不在許都留有後手?若貿然南下,恐中其埋伏。
帳中頓時分成兩派,爭論不休。主戰派以郭圖、逢紀為首,主張立即發兵;謹慎派以沮授、田豐為代表,建議穩紮穩打。
吉邈見袁紹猶豫不決,急得連連叩首:明公!陛下和董將軍都在翹首以盼啊!若明公不救,漢室危矣!
就在爭論最激烈時,袁紹突然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他凝視著地圖,久久不語。
諸位,袁紹終於開口,你們可知道,為何當年楚漢相爭,項羽百戰百勝,最終卻敗給了劉邦?
眾人都被這個突然的問題問住了。
袁紹緩緩道:因為項羽見利忘義,好逞一時之勇。而劉邦卻能忍常人所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