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深秋,晉陽城南五十裡外的汾水兩岸,戰雲密布。
袁紹率領的主力大軍如鐵流般推進至汾水東岸,連營十裡,旌旗蔽空。中軍大帳內,袁紹正與謀士將領們研判軍情,袁熙侍立在一旁,仔細記錄著每一個決策。
斥候長快步進帳,單膝跪地,啟稟殿下,高乾遣其麾下大將張晟,率兵八千在汾水西岸布防,沿河二十裡設立營寨,據險而守。
袁紹微微頷首,目光掃向沙盤上蜿蜒的汾水:張晟...此人用兵如何?
張合出列稟報:張晟是高乾麾下第一猛將,善使長戟,有萬夫不當之勇。但其人性情急躁,用兵好險,常以奇兵製勝。
郭嘉輕咳一聲,蒼白的臉上浮現一絲笑意:既然性急好險,不妨讓他更急一些。
正在這時,又一名斥候急匆匆入帳:急報!匈奴左賢王去卑率領五千騎兵已至晉陽北郊,與高乾叛軍會師!
帳中頓時一陣騷動。田豐皺眉道:匈奴援軍來得比預想中要快。
袁紹卻是不動聲色,手指在沙盤上輕輕一點:來得正好。傳令下去,明日拂曉,大軍強渡汾水!
父王,袁熙忍不住開口,敵軍據險而守,又有匈奴騎兵助陣,是否...
袁紹看了兒子一眼,目光深邃:顯奕,用兵之道,有時就要在敵人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出手。張晟剛剛得到援軍,必定以為我們會從長計議。我偏要打他個措手不及。
他轉身對眾將下令:顏良、文醜!
末將在!
命你二人各率五千精兵,明日拂曉分彆從上下遊十裡處佯渡,吸引敵軍注意。
張遼、高順!
末將在!
命你二人率領陷陣營及精兵八千,趁敵軍被牽製時,從正中突破。
樂進、趙雲!
末將在!
命你二人各率輕騎三千,在兩翼遊弋,防備匈奴騎兵突襲。
一道道軍令發出,整個大帳彌漫著大戰將臨的肅殺之氣。
次日拂曉,汾水上籠罩著濃濃的晨霧。
張晟站在西岸的高地上,望著對岸若隱若現的袁軍大營,臉上帶著幾分得意。他剛剛得到匈奴援軍,信心倍增。
將軍,敵軍似乎在調動。副將指著對岸說道。
張晟不以為意:讓他們調去。這汾水天險,豈是那麼容易過的?傳令各營,嚴加防範...
話音未落,上下遊突然同時響起震天的戰鼓聲。隻見顏良、文醜各率大軍,乘坐臨時紮製的木筏,開始強渡。
果然來了!張晟冷笑,傳令左右兩營,務必把敵軍擋在河中央!
汾水上下遊頓時陷入激戰。箭矢如雨點般在空中交錯,不斷有士兵中箭落水,清澈的汾水漸漸被染紅。
然而張晟沒有注意到,在正麵的河段上,一隊隊身披重甲的士兵正在悄悄下水。正是張遼率領的陷陣營。
兄弟們,跟我來!張遼低吼一聲,第一個躍入冰冷的河水中。
陷陣營的士兵們緊隨其後,他們身穿特製的皮甲,手持短弩和環首刀,悄無聲息地向對岸遊去。
對岸的守軍注意力完全被上下遊的激戰吸引,直到陷陣營士兵已經遊過河心,才有人發現異常。
敵襲!正麵有敵襲!哨兵驚恐地大叫。
張晟聞訊趕來,隻見河中密密麻麻全是黑衣黑甲的士兵,已經快要接近岸邊。
放箭!快放箭!張晟聲嘶力竭地大喊。
箭雨傾瀉而下,但陷陣營士兵舉起特製的藤牌,繼續頑強地向岸邊推進。不斷有人中箭沉入水底,但更多的人繼續前進。
不能讓他們上岸!張晟親自率領親兵趕往河灘。
就在這時,上遊突然傳來一陣騷動。原來是文醜見正麵戰事吃緊,下令發起更猛烈的進攻。他親自站在第一艘木筏上,手持長刀,格擋著飛來的箭矢。
加快速度!文醜怒吼,木筏在他的催促下飛快地向對岸衝去。
下遊的顏良也不甘示弱,命令士兵全力劃槳。一時間,整個汾水河麵殺聲震天。
張晟陷入兩難境地:既要阻擋正麵即將登岸的陷陣營,又要防備上下遊的敵軍,兵力頓時捉襟見肘。
將軍,匈奴騎兵請求參戰!傳令兵飛奔來報。
張晟猶豫了一下。他原本打算把匈奴騎兵留作奇兵,但現在的局勢...
準!讓去卑率領騎兵,先擊潰下遊的顏良部!
這個決定,將成為他今天犯下的最大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