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分,所有參閱部隊重新列陣。十萬大軍肅立校場,鴉雀無聲。
袁紹陪同獻帝走到閱兵台前沿,獻帝親自訓示:
將士們!今日朕見軍容鼎盛,心甚慰之。望爾等精忠報國,助朕重振漢室!
十萬將士齊聲高呼:願為陛下效死!
聲浪如雷,震天動地。
袁紹接著道:今日閱兵,非為耀武揚威,而為昭示天下:漢室猶在,天命未改!重建南軍,更是要彰顯朝廷威嚴,拱衛京師重地!
他轉向觀禮台,目光如電:請各位使者轉告你家主公: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願共扶漢室者,陛下必以國士待之;若執迷不悟...
他頓了頓,聲音轉冷:這十萬雄師,便是答案!
這番話如驚雷般在所有使者心中炸響。侍中鐘繇低聲對荀彧道:晉王此言,可謂恩威並施。
獻帝適時開口,聲音雖然不大,卻格外清晰:
諸卿回去轉告各地州牧,若願歸順朝廷,朕必不吝封賞。
閱兵儀式在震天的聲中結束。使節們來不及參加宴席,紛紛告辭離去。他們需要立即將今日所見所聞回報各自的主公。
司徒趙溫望著匆匆離去的使者,對司空張喜歎道:今日之後,天下格局定矣。
太仆韓融點頭道:各方諸侯見如此軍容,必生歸順之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晚,晉王府內,袁紹與心腹們總結今日得失。滿朝文武也都在各自府中議論今日盛況。
大司農張義在府中對門生道:晉王今日之舉,既顯軍威,又安民心,更震懾諸侯,實乃高明。
衛尉甄舉則對屬下說:南軍重建,張遼、高順返京,京師防務必將固若金湯。
而在司空府中,張喜對前來拜訪的幾位老臣道:今日閱兵,晉王處處以陛下為首,可見其仍尊漢室。此乃社稷之幸。
曹操首先道:今日閱兵,效果超出預期。特彆是重建南軍之議,正合時宜。
荀彧補充:張遼、高順返京統領南軍,既可加強京師防務,又能震懾各方勢力。朝中老臣對此安排也都頗為認可。
郭嘉輕咳一聲:各州使者匆匆離去,正說明他們已被震懾。張遼、高順調任南軍的消息,必會讓那些心懷異誌者三思。
賈詡陰明一笑:已按殿下吩咐,密令田豐返京。朔方有田豫坐鎮,韓珩等人輔佐,足可保北疆無虞。
袁紹滿意地點頭:南軍重建,不僅要拱衛京師,更要成為朝廷的利劍。張遼善攻,高順善守,二人配合,相得益彰。
他特彆囑咐:文若,你要協助張遼、高順儘快完成南軍建製。南軍將士,必須是最忠誠、最精銳之師。
又對曹操道:孟德,待張遼、高順到任後,你要親自過問南軍訓練事宜。
這時,侍從來報:田豫將軍八百裡加急,朔方已開始推行《墾荒令》,流民安置順利。張遼、高順將軍已交接軍務,即日啟程返京。
袁紹展信閱讀,不禁擊節稱讚:好!朔方新定,就能如此迅速安撫流民,田豫真乃能臣!張遼、高順也是雷厲風行。
他當即下令:傳令嘉獎田豫,特許其便宜行事之權。朔方一切軍政要務,可由他先行決斷。另派快馬迎接張遼、高順,讓他們儘快到任。
月光如水,袁紹獨自站在院中,思考著接下來的布局。南軍的重建,不僅是為了加強京師防務,更是向天下昭示:朝廷正在他的輔佐下重振威嚴。張遼、高順這等名將入主南軍,必將使許都固若金湯。
而在返回朔方的路上,田豐接到密令,立即調轉馬頭,星夜兼程趕往許都。與此同時,張遼和高順也帶著親兵,快馬加鞭奔赴京師,準備接手這支重建的皇家禁軍。
這一夜,許都的燈火格外明亮,仿佛在向整個天下宣告:一個新的時代正在開啟。南軍的重建,標誌著朝廷在袁紹的輔佐下正在重振威嚴。從三公九卿到普通朝臣,無不感受到這股強大的力量正在重塑這個時代的格局。
喜歡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請大家收藏:()開局附身袁紹:我的五虎將不對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