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老爺!吉時快到了,迎親隊伍都準備妥帖了!”是阿東那特有的大嗓門,隔著門板都震得我耳膜嗡嗡響。
我揉著惺忪睡眼從床上掙紮起來,昨晚被朱放那家夥硬是灌了幾杯“預賀酒”,此刻腦袋還有些發沉。走到鏡前,看著鏡中那個一身大紅喜服的自己,不由得愣了一愣。
石青色素麵錦袍莊重而不失喜慶,胸前用暗線精心繡製的麒麟紋樣在光線流轉間若隱若現,彰顯著三品大員的身份;腰間玉帶扣著那塊溫潤的和田玉,是李冶之前特意為我挑的;頭發被心靈手巧的丫鬟用金冠一絲不苟地束起,襯得整個人……嗯,人模狗樣,格外精神。
我對著鏡子扯了扯嘴角,試圖擺出一個從容的微笑,心裡卻在嘀咕:這可是哥們兒穿越以來最大陣仗了,千萬彆出岔子。
推開房門,李府內外早已是另一番天地。隻見府門前,迎親隊伍排得整整齊齊,那陣仗,饒是我這見過現代大場麵的人,也忍不住在心裡“謔”了一聲。
隊伍最前方是開道的鼓樂隊,好家夥,那嗩呐吹得,簡直是直衝雲霄,恨不得把長安城一百零八坊的屋頂都給掀了。
十二個樂工清一色穿著緋色官服,一個個腮幫子鼓得跟塞了倆饅頭似的,賣力地吹著嗩呐,敲著鑼鼓,《百鳥朝鳳》歡快的調子震得腳下的青石板仿佛都在嗡嗡作響,這分貝,擱現代絕對算噪音汙染,但在此刻,卻隻讓人覺得喜慶又提氣。
接著是兩隊粉雕玉琢的茶倉孩童,挎著裝滿花瓣的精致花籃,小手一揚,粉色的石榴花瓣與碎紅綢子便紛紛揚揚飄灑下來,如同下了一場香噴噴的彩雨。
然後便是今日的重頭戲——十六名精壯轎夫抬著的八抬大轎,轎身披紅掛彩,車簾上用金線銀線繡著栩栩如生的鴛鴦戲水圖,隨著轎夫們的步伐輕輕晃動,那對鴛鴦仿佛活了過來。
轎子後麵,是騎著各色駿馬的親友團,這陣容堪稱豪華:朱放騎著他那匹標誌性的棗紅馬,懷裡居然還緊緊抱著個酒壇子,一臉“此乃寶貝”的神情;
陸羽則優哉遊哉地騎著他的小毛驢,懷裡緊抱那個紫檀木茶葉盒,不用猜,裡麵定是他珍藏的極品好茶;
回紇王子阿史德騎著一匹神駿的黑馬,腰間那柄彎刀在晨曦中閃著寒光,為他平添幾分彪悍之氣;
更讓我眼皮微跳的是,嚴莊和安祿山居然並肩騎馬而來,身後還跟著幾個氣息沉穩的黑衣隨從。老安啊老安,你來喝喜酒就喝喜酒,帶這麼多手下,是怕我家酒不夠喝嗎?
再後麵,是府裡的家丁丫鬟們,人人身著新衣,舉著碩大的喜字燈籠,燈籠上精心繪製著盛放的牡丹和展翅的鳳凰。整支隊伍迤邐排開,足足綿延了半條街,遠遠望去,真如一條披紅掛彩、即將騰空而起的紅色長龍。
義父楊國忠站在門口,今日他穿著常服,臉上帶著難得的、甚至可以說有些過於和藹的笑容。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力道之大,讓我懷疑他是不是想把我的麒麟暗紋給拍出來:
“子遊,好啊!今日總算要把你這小子風風光光地‘嫁’出去了!”他特意在“嫁”字上咬了重音,引得周圍知情人一陣低笑。
我麵上保持微笑,心裡翻了個白眼,拱手道:“義父放心,孩兒定不負期望。”心說您老人家自從吃了那“七轉青魂丹”,不但變成了憂國憂民的好官,連幽默感都變得這麼……彆致了。
這時,一股濃烈的酒氣撲麵而來,隻見我那位詩仙師父李白,拎著個快見底的酒壇子晃晃悠悠地湊過來,白袍上還沾著幾點酒漬,顯然昨夜又不知在哪個酒肆高歌暢飲了。
“臭小子!”他大手一伸,差點薅掉我的金冠,“今日娶親,敢給師父我丟人,或是日後敢欺負季蘭丫頭,小心我拿青蓮神劍劈了你!”說著還比劃了個劍訣。
我趕緊側身躲開他那滿是酒氣的“關愛”,笑道:“師父,您這……酒還沒醒呢?徒兒哪敢啊!”心裡吐槽:您老這狀態,還能找到劍在哪兒嗎?
朱放這活寶也擠了過來,神秘兮兮地往我懷裡塞了個用紅布包得嚴嚴實實的東西,壓低聲音道:“子遊,拿著!這可是兄弟我好不容易求來的‘平安果’!用紅線足足纏了九圈,保你拜堂時不腿軟,洞房時龍精虎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擠眉弄眼,又湊到我耳邊,用更小的、但周圍幾個人絕對能聽到的聲音“威脅”道:“要是敢忘戴,或是效果不好,我就殺到長安來,住在你這李府不走了,天天蹭吃蹭喝!”
我哭笑不得地接過那沉甸甸的“平安果”,感覺像接了個燙手山芋,這玩意兒真能保平安?彆是哪個江湖術士騙他的吧?
吉時已到,隨著司儀一聲高唱,迎親隊伍正式出發。我翻身上馬,走在隊伍最前列,阿東在一旁牽著韁繩。隊伍沿著長安城最寬闊的大街行進,好家夥,街道兩旁早已被聞訊而來的百姓擠得水泄不通,萬人空巷恐怕也不過如此。
賣胡餅的王婆擠在人群最前麵,舉著幾個撒滿芝麻、香氣撲鼻的胡餅高喊:“沾沾李青天的喜氣!免費嘗!李大人請吃喜糖咯!”她那餅上的芝麻,在陽光下閃著誘人的油光。
賣糖葫蘆的老漢也扯著嗓子助興:“新郎官!接住我這串紅果!祝您和夫人日子紅紅火火,甜甜蜜蜜!”說著就將一串裹著晶亮糖衣、紅得耀眼的糖葫蘆奮力拋了過來,被眼疾手快的阿東一把接住。
一群總角孩童興奮地追著隊伍跑,嘴裡喊著稚嫩的童謠:“看新郎官娶親嘍!看新娘子坐花轎嘍!”他們的笑聲如同銀鈴般清脆。
甚至還有幾個穿著儒服的書生擠在人群裡,大概是聽說了今日娶的是才女李季蘭,情緒激動地高聲吟誦:“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引得周圍一片叫好聲。
喜歡千年一瞬白發如月請大家收藏:()千年一瞬白發如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