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醉這邊,送圓圓上幼兒園簡直是一場盛大的離彆。
小圓圓背著小黃鴨書包,穿著陳醉精心搭配的背帶褲,站在幼兒園門口,大眼睛裡滿是好奇,倒沒有多少害怕。
他回頭看看陳醉,伸出小胖手揮了揮:“姐姐,拜拜!”
陳醉心裡酸溜溜的,蹲下來狠狠親了他一口:
“圓圓拜拜!在幼兒園要聽老師話,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有人欺負你就告訴姐姐!姐姐下午第一個來接你!記得打小天才電話。”
看著老師牽著圓圓的小手走進教室,陳醉站在門口,感覺自己像被遺棄了一樣。
嗚嗚,想哭,這是她一勺奶粉一勺奶粉養大的孩子呢。
回家路上,看著空蕩蕩的客廳和爬行墊,那種不適應感尤為強烈。
她甚至開始反思,是不是送園送得太早了。
而幼兒園裡的圓圓,簡直是如魚得水。
他長得好看,性格開朗,又因為和另一個自己共享視野和感知,心智上比同齡孩子更顯沉穩些。
他很快成了班裡的領頭羊,帶著一群小豆丁玩得不亦樂乎。
隻是他偶爾會突然安靜下來,大眼睛望著窗外,仿佛在看很遠的地方。
老師隻當他是想家了,會過來溫柔地安撫他。
隻有圓圓自己知道,他是在看那個被高牆圍起來的小夥伴,感受著他的孤獨和對外麵世界同樣的好奇。
沒關係,圓圓有的都會給分他的。
另一邊,張家的聖嬰,小官也到了三歲,也確實更圓潤了。
大長老那句等到了三歲就好了儼然成了一句空話。
張情、張無、張宇三人組看著在院子裡追著一隻蝴蝶,跑得小臉紅撲撲、笑聲清脆的小官,心情複雜。
這孩子確實不像典型的張家人,他愛笑,對什麼都好奇,甚至會偷偷把不喜歡吃的青菜藏在碗底。
他也有安靜的時候,會抱著那個來曆不明但被他視若珍寶的小黃雞布偶,坐在門檻上,望著天空發呆。
小嘴裡偶爾會冒出幾個模糊的音節,仔細聽,像是“圓圓…”、“姐姐…”。
張無蹲在房梁上,忍不住對下麵的張宇低語:“他在叫誰。”
張宇一邊奮力搓洗著因為小官運動量大而汗濕的小衣衫,張家人基本都有潔癖,一邊頭也不抬:“誰知道,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吧。”
大概也是憋瘋了吧。
張家人都是有點疾病的,問題不大。
張情:。。。。。
她在一旁默默縫製著又一件被小官爬樹刮破的衣褲。
小官雖然不能像圓圓一樣去上幼兒園,但他的課程早已開始。
認字、辨藥、基礎的體能訓練……
張家的孩子沒有真正的童年。
隻是小官在進行這些枯燥訓練時,偶爾會走神,腦海裡會閃過一些零碎的畫麵:好多小朋友在一起唱歌,一個溫柔的女聲在講故事,還有滑滑梯……
他也想玩。
沒事的,沒事的,長大了就可以玩了。
反正圓圓的感受就是他的感受,所以小官的不高興就一會兒,心裡滿滿都是喜悅。
因為小圓圓高興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