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的金輝透過密室的氣窗,落在醫療艙銀色的艙體上,折射出細碎的光。林野正蹲在艙體側麵,將阿夏修複好的生命監測模塊小心翼翼地嵌入接口,指尖劃過線路板時,能清晰感受到金屬的微涼——這是他穿越到燼土以來,第一次真切觸摸到“希望”的溫度。
“零,檢測模塊兼容性。”林野在心中下令。便攜機械工坊的探測光束掃過接口,屏幕上跳出一行綠色文字:“生命監測模塊連接正常,數據傳輸穩定,可啟動基礎診療程序。”
“可以了。”林野直起身,對站在一旁的阿夏點頭。阿夏立刻轉身跑出密室,沒過多久,就和兩個族人小心翼翼地抬著一個擔架走了進來——擔架上躺著個十三四歲的少年,麵色蒼白如紙,嘴唇乾裂,正是她的弟弟小遠。
小遠的呼吸很輕,胸口起伏微弱,手臂上還留著之前注射草藥時的針孔。阿夏將弟弟輕輕抱進醫療艙,動作輕柔得像在嗬護易碎的瓷器,眼眶卻忍不住泛紅:“小遠,再等等,很快就好了。”
林野走上前,在醫療艙的控製麵板上輸入指令。艙門緩緩閉合,內部亮起柔和的白色燈光,屏幕上開始顯示小遠的生命數據:心率62次分,血壓8555hg,輻射值1.2sv——各項指標都低於正常水平,尤其是輻射值,已經到了危險邊緣。
“啟動納米修複程序,優先清除體內輻射顆粒,修複受損器官。”林野按下確認鍵,醫療艙內傳來細微的“嗡鳴”聲,這是納米機器人被激活的聲音。屏幕上,代表納米機器人的綠色光點開始在小遠的身體模型上流動,重點聚集在肝臟和骨髓區域——這是輻射傷害最嚴重的部位。
阿夏緊緊盯著屏幕,雙手不自覺地攥成拳頭,指甲幾乎嵌進掌心。密室裡很安靜,隻有醫療艙的運行聲和阿夏輕微的呼吸聲。林野沒有說話,隻是偶爾調整一下程序參數,他知道,此刻任何安慰都不如醫療艙屏幕上跳動的綠色數據更有力量。
兩個小時後,醫療艙的運行聲漸漸停止,艙門緩緩打開。小遠的臉色明顯紅潤了些,呼吸也變得平穩,甚至輕輕哼了一聲,緩緩睜開了眼睛。
“小遠!”阿夏立刻撲上前,握住弟弟的手,聲音哽咽,“你感覺怎麼樣?有沒有哪裡不舒服?”
小遠眨了眨眼,看著姐姐,虛弱地笑了笑:“姐,我不難受了,就是有點餓。”
聽到這句話,阿夏再也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林野也鬆了口氣,查看屏幕上的最終數據:心率78次分,血壓11070hg,輻射值0.3sv——雖然還沒完全恢複正常,但已經脫離了危險,隻要再進行兩次治療,就能徹底痊愈。
“太好了,林野先生!”阿夏轉過身,對著林野深深鞠了一躬,“謝謝你,真的謝謝你!你不僅救了我,還救了小遠,救了我們磐石堡!”
“這是我們一起努力的結果。”林野扶起阿夏,目光落在醫療艙上,“醫療艙還能使用,接下來可以治療其他輻射病患者。不過,納米修複液隻剩下最後100了,我們需要找到補充的方法。”
就在這時,密室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老石拿著一張皺巴巴的紙跑了進來,臉色凝重:“林野,阿夏,出大事了!我們在莫克的盔甲夾層裡找到了這個!”
林野接過紙,展開一看——這是一張用炭筆寫的密信,字跡潦草,很多地方已經模糊不清,但關鍵信息還是能辨認出來:“……磐石堡有舊時代醫療艙,大祭司令莫克三日之內奪取,若失敗,便啟動‘焚城計劃’,用燃燒彈摧毀整個堡壘……另,‘方舟’坐標已破譯部分,需醫療艙核心部件輔助定位……”
“焚城計劃?燃燒彈?”阿夏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們竟然想毀掉整個磐石堡?”
老石的拳頭攥得咯咯作響,眼中滿是怒火:“這群畜生!為了一個醫療艙,竟然不惜殺害這麼多無辜的人!還有這個‘方舟’,到底是什麼東西?”
林野的目光停留在“方舟”兩個字上,心中猛地一震——他想起之前在地下兵工廠遺址,ai“零”解讀出的碎片化信息,當時就提到過“方舟計劃”與文明延續有關。現在看來,鐵教的大祭司也在尋找方舟,而且需要醫療艙的核心部件才能定位。
“方舟應該是2000年前人類文明留下的遺跡,可能儲存著完整的文明數據或基因庫。”林野沉聲道,“鐵教的大祭司想要找到方舟,恐怕是想利用裡麵的技術,實現他的野心——比如控製所有幸存者,建立他所謂的‘機械神國’。”
“那我們該怎麼辦?”老石急忙問道,“莫克說三日之內奪取醫療艙,現在已經過去一天了,要是大祭司真的帶燃燒彈來,我們根本抵擋不住!”
林野沉思片刻,腦海中快速梳理著思路:“首先,我們要加快治療患者的速度,爭取在大祭司來之前,讓所有能動的族人都恢複健康,做好戰鬥準備。其次,我們要加固堡壘的防禦,尤其是防火措施,收集泥土和水,防止燃燒彈擴散。最後,我們要從莫克口中套出更多關於鐵教和方舟的信息,說不定能找到他們的弱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石點點頭,立刻安排族人行動:一部分人負責收集防火物資,在堡壘周圍挖掘防火溝;一部分人將輻射病患者轉移到密室附近,方便接受治療;還有一部分人則去審訊莫克,試圖從他口中獲取更多情報。
林野則帶著阿夏回到工作室,開始研究如何補充納米修複液。納米修複液的核心成分是“納米機器人”和“營養液”,其中營養液可以用輻射草的提取物和地下米的澱粉製作,但納米機器人需要精密的設備才能生產——便攜機械工坊雖然能製作基礎零件,卻無法製造如此微小的機器人。
“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阿夏看著林野手中的納米修複液空瓶,語氣中帶著擔憂,“還有十幾個族人等著治療,要是沒有修複液……”
林野沒有說話,隻是打開ai“零”的數據庫,快速檢索著與納米技術相關的舊時代資料。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篇名為《應急納米修複液製備方案》的文檔上——這是2070年聯邦醫療部門發布的應急方案,裡麵提到,在沒有精密設備的情況下,可以利用舊時代的微生物發酵技術,結合金屬粉末,製作簡易版的納米修複液,雖然效果隻有原版的三成,但足以緩解輻射病的症狀。
“有辦法了!”林野興奮地喊道,“我們可以用微生物發酵的方法,製作簡易納米修複液。需要的材料有:輻射草的提取物、地下米的澱粉、廢金屬研磨成的粉末,還有舊時代的發酵罐——倉庫裡應該有類似的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