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機穿越赤道上空時,舷窗外的景象從連綿山脈變成了無垠藍海。林野盯著便攜機械工坊的探測屏幕,眉頭始終緊鎖——大洋洲方舟基地的信號像沉入深海的石子,連續三天毫無蹤跡,隻有屏幕角落偶爾跳動的“海洋生物異常活躍”提示,暗示著這片海域並不平靜。
“先生,檢測到下方海域有大型生物活動痕跡,體型推測超過50米,可能是變異滄龍。”ai“零”的電子音帶著電流雜音,屏幕上一道深藍色的陰影正從深海緩緩上浮,攪動著海水形成巨大的漩渦。林野立刻示意阿夏提升飛行高度:“避開它,我們的目標是大洋洲東岸的舊時代科研島,基地大概率在那附近。”
兩天後,運輸機在科研島的一處廢棄港口降落。港口的混凝土碼頭早已被海水侵蝕得千瘡百孔,鏽跡斑斑的輪船殘骸半埋在沙灘上,遠處的熱帶雨林裡,偶爾傳來不知名鳥類的怪叫。林野帶著隊員穿戴好防輻射服,拿著電磁步槍和定位儀,小心翼翼地向島嶼深處探索。
“定位儀有反應了!”走在最前麵的大牛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屏幕上閃爍的紅點,“信號來自前方的地下建築,應該就是方舟基地的入口!”眾人加快腳步,穿過茂密的雨林,一座隱藏在山腹中的金屬大門出現在眼前——大門上刻著“大洋洲生態研究中心”的字樣,表麵覆蓋著厚厚的藤蔓,顯然已經封閉了許多年。
林野用電磁切割器打開大門,一股帶著海腥味的冷空氣撲麵而來。通道內一片漆黑,隻有牆壁上的應急燈偶爾閃爍,照亮滿地的碎石。走了大約五十米,前方突然出現一片開闊的空間,中央矗立著一個巨大的全息投影台,台上懸浮著一顆藍色的地球模型,模型上標注著密密麻麻的海洋生態數據。
“這裡是……生態數據庫!”阿夏驚訝地走上前,伸手觸碰投影台,地球模型立刻放大,顯示出大洋洲附近海域的詳細生態地圖,“上麵記錄了舊時代的海洋生物種類、洋流分布,還有……海洋生態修複方案!”
林野的目光落在投影台角落的一個金屬盒子上,打開後,裡麵放著一枚銀色的芯片,芯片上刻著“生態秘鑰”的字樣。他將芯片插入便攜機械工坊,屏幕上立刻跳出海量數據——這是一套完整的海洋生態修複係統,包含培育抗汙染浮遊生物、淨化海水的化學配方,以及重建珊瑚礁的技術方案。
“太好了!有了這些數據,我們就能修複全球的海洋生態,解決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林野興奮地說道,突然聽到通道深處傳來一陣“滴答”聲,像是水滴落在金屬上的聲音。他立刻示意隊員保持警惕,慢慢向通道深處走去。
通道儘頭,一間實驗室的大門虛掩著,裡麵傳來微弱的呼吸聲。林野輕輕推開門,看到一個穿著白色大褂的老人躺在實驗台上,身邊放著一台老舊的生命維持儀,屏幕上顯示著微弱的生命信號。
“有人!”阿夏立刻上前檢查老人的狀況,發現他隻是因脫水和饑餓陷入昏迷,並無生命危險。眾人立刻給老人喂了些水和壓縮餅乾,老人漸漸蘇醒過來,看到林野等人,眼中滿是驚訝。
“你們……是誰?”老人的聲音沙啞,掙紮著想要坐起來。林野遞給他一杯熱咖啡,輕聲說道:“我們是方舟聯盟的成員,來自昆侖基地,是來尋找大洋洲方舟基地的。您是這裡的研究員嗎?”
老人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悲傷:“我叫伊恩,是這裡的生態學家。2000年前,核戰爭爆發時,我們啟動了基地的封閉係統,研究海洋生態修複技術。後來,基地的能源耗儘,其他研究員陸續去世,隻剩下我一個人,靠著生命維持儀活到現在。”
林野看著伊恩,心中滿是敬佩:“伊恩先生,您辛苦了。現在,人類正在重建文明,我們需要您的幫助,一起修複海洋生態,讓這片海域重新煥發生機。”
伊恩的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他從實驗台的抽屜裡取出一份文件,遞給林野:“這是我們研究出的‘海洋淨化計劃’,隻要按照上麵的步驟培育抗汙染浮遊生物,三個月內就能淨化附近海域的海水,半年後,珊瑚礁就能重新生長。但我們需要大量的培育設備,還有……防止變異海洋生物的破壞。”
林野點點頭,立刻通過衛星通訊聯係昆侖基地,讓老石派遣支援隊,運送培育設備和防禦武器。接下來的幾天,林野和隊員們在伊恩的指導下,清理基地的實驗室,修複培育設備,為“海洋淨化計劃”做準備。
這天清晨,伊恩帶著林野來到基地的海邊觀測站,指著遠處的海域說:“那裡曾經是一片美麗的珊瑚礁,有很多海洋生物。核戰爭後,海水被汙染,珊瑚礁全部死亡,變異生物也越來越多。如果我們能成功淨化海水,那裡就能恢複往日的景象。”
林野看著平靜的海麵,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修複海洋生態隻是重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隻要有像伊恩這樣堅守的人,有方舟聯盟的團結協作,人類文明就一定能在這片燼土上重新綻放光芒。
夕陽西下,金色的光芒灑在海麵上,波光粼粼。林野和伊恩站在觀測站的平台上,望著遠方的海平麵,心中都在憧憬著一個美好的未來——那裡沒有汙染,沒有戰爭,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文明的火種在藍色星球上永遠燃燒。
喜歡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請大家收藏:()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