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車停在南部教育據點外時,林野先聽到的不是機械的轟鳴,而是一陣稚嫩的讀書聲——“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聲音斷斷續續,卻像戈壁上的清泉,沁人心脾。據點是一片用舊集裝箱改造的群落,最外側的集裝箱上用紅漆寫著“希望小學”四個字,雖然筆畫有些歪斜,卻透著一股子執拗的認真。
“是林哥他們來了!”一個穿著洗得發白襯衫的年輕人跑過來,他是據點的老師,名叫陳默,二十出頭的年紀,眼鏡腿用鐵絲纏著,手裡還攥著半截粉筆。“可算等你們了,孩子們盼著新校舍,盼了快一個月了。”
林野跳下車,目光落在不遠處的空地上——幾個孩子正圍著一塊黑板大小的石板,用木炭在上麵寫字,石板邊緣已經被磨得光滑,上麵的字跡卻密密麻麻,層層疊疊。蘇曉走過去,蹲下身,看著一個紮羊角辮的小女孩在寫“家”字,筆畫歪歪扭扭,卻寫得格外用力。“你叫什麼名字呀?”蘇曉輕聲問。小女孩抬起頭,眼裡閃著怯生生的光:“我叫念念,老師說,學會寫‘家’,就能找到爸爸媽媽了。”
林野的心猛地一揪,轉頭對陳默說:“我們明天就開始建校舍,保證讓孩子們早日在教室裡讀書。”他從工具包裡掏出聯盟帶來的課本和文具,分給圍過來的孩子,“這些是給你們的,以後不用在石板上寫字了。”孩子們接過嶄新的筆記本和鉛筆,興奮得嘰嘰喳喳,念念小心翼翼地把筆記本抱在懷裡,像抱著一件稀世珍寶。
當晚,林野、阿凱、老吳和陳默一起製定校舍建設計劃——他們決定用東部工業據點生產的輕型鋼材做骨架,再用舊集裝箱的板材做牆壁和屋頂,既堅固又保暖。“我們還要裝上天花板和太陽能燈,”老吳指著圖紙,“再建一個小小的操場,讓孩子們有地方玩耍。”蘇曉則在一旁補充:“我來設計一間醫務室,順便給孩子們上衛生課,教他們洗手、刷牙,預防疾病。”
第二天清晨,建設工作正式開始。阿凱帶著幾個據點的年輕人去搬運鋼材和板材,林野則負責搭建校舍的骨架,他用磁控扳手將鋼材精準對接,動作熟練又迅速;老吳忙著安裝太陽能板和電線,確保校舍建好後就能通電;蘇曉和陳默則帶著孩子們,在空地上整理碎石,為操場做準備——孩子們雖然力氣小,卻格外認真,有的用小鏟子鏟土,有的用手撿石頭,小臉憋得通紅,卻沒人喊累。
“林哥,這裡的螺絲好像鬆了。”一個叫小遠的男孩跑過來,指著校舍骨架上的一顆螺絲。林野走過去,果然發現螺絲有些鬆動,他蹲下身,教小遠怎麼用扳手擰緊:“你看,這樣順時針轉,就能把螺絲擰緊,就像給機器上‘力氣’一樣。”小遠學著林野的樣子,費力地轉動扳手,雖然動作生疏,卻成功擰緊了螺絲,他興奮地跳起來:“我也會修機械啦!”
中午休息時,蘇曉給孩子們煮了生薑水,預防感冒。她坐在孩子們中間,拿出畫著卡通圖案的衛生手冊,教他們認識身體的部位,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勤洗手、勤剪指甲。“如果不洗手,手上的小蟲子就會跑進肚子裡,讓我們生病。”蘇曉邊說邊做示範,孩子們聽得格外認真,紛紛舉起小手,說以後一定要好好洗手。
傍晚的時候,校舍的骨架已經搭建完成,遠遠看去,像一座小小的城堡。陳默站在骨架旁,眼裡滿是憧憬:“等校舍建好,我要在這裡教孩子們讀書、寫字,還要教他們算術、畫畫,讓他們知道,就算在戈壁上,也能學到很多知識。”林野拍了拍他的肩膀:“會的,以後聯盟還會派更多的老師來,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課本和知識。”
接下來的幾天,校舍建設進展順利——牆壁和屋頂很快安裝完成,太陽能燈也亮了起來,操場上鋪上了平整的沙土,還用木頭做了幾個簡易的秋千和滑梯。蘇曉設計的醫務室也建好了,裡麵放著聯盟帶來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雖然簡單,卻能處理常見的疾病和外傷。
竣工那天,據點裡像過節一樣熱鬨。孩子們穿著最乾淨的衣服,早早地在校舍前等著。林野和陳默一起揭開了校舍門口的紅布,“希望小學”四個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比之前的紅漆字更工整,也更有力量。孩子們歡呼著衝進教室,摸著光滑的課桌和明亮的窗戶,眼裡滿是驚喜。“以後我們就在這裡讀書啦!”念念抱著筆記本,坐在課桌前,一筆一劃地在本子上寫著“希望小學”。
當天下午,希望小學舉行了第一堂課。陳默站在講台上,手裡拿著嶄新的課本,教孩子們讀《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孩子們跟著讀,聲音稚嫩卻響亮,在戈壁上回蕩,像一首充滿希望的歌。蘇曉則在醫務室裡,給孩子們做體檢,測量身高和體重,記錄下每個人的健康狀況。
林野和阿凱、老吳站在教室外,聽著裡麵的讀書聲,心裡滿是欣慰。阿凱笑著說:“沒想到我們還能參與建學校,以後這些孩子長大了,說不定能成為聯盟的工程師、醫生,比我們還厲害。”老吳點點頭:“知識才是文明的根本,隻要孩子們能學到知識,聯盟的未來就有希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離開那天,孩子們都來送行。他們手裡拿著自己畫的畫,有的畫著校舍,有的畫著林野他們修機械的樣子,還有的畫著藍天白雲下的家園。念念把一幅畫遞給林野,畫上是一座大大的城堡,城堡裡有教室、操場,還有很多孩子在讀書,城堡上空飄著一麵齒輪旗幟。“林哥,這是我畫的‘聯盟家園’,以後我們都要住在裡麵。”
林野接過畫,小心翼翼地收進背包裡,摸了摸念念的頭:“會的,隻要我們一起努力,一定會建成這樣的家園。以後要好好讀書,長大了為聯盟做事,好不好?”念念用力點頭:“好!我要當醫生,像蘇姐姐一樣,給大家治病!”
裝甲車駛離南部教育據點時,林野回頭看了一眼——希望小學的太陽能燈還亮著,像一顆顆明亮的星星,照亮了戈壁的一角。教室裡的讀書聲還能隱約聽到,雖然越來越遠,卻像種子一樣,落在了每個人的心裡。他知道,這裡的書聲已經漫過戈壁,這裡的火種已經照亮了童心,未來,這些孩子會帶著知識和希望,成為聯盟的棟梁,成為文明重建的力量。
“下一個目的地是哪裡?”阿凱握著方向盤,笑著問。林野打開聯盟地圖,指了指西部的一個生態據點:“那裡的人在嘗試種植耐旱的樹木,想改善戈壁的環境。我們去幫他們搭建灌溉係統,再教他們怎麼培育樹苗,讓戈壁能多一片綠色。”
蘇曉從背包裡拿出植物圖譜,眼裡滿是期待:“我還可以教他們識彆有益的植物,用植物製作草藥,既環保又能治病。”老吳則拿出灌溉設計圖:“我們可以用太陽能驅動水泵,建立一套高效的滴灌係統,節省水資源。”
裝甲車在戈壁上行駛,陽光灑在車身上,像一層金色的鎧甲。林野打開收音機,裡麵傳來各個基地的消息——東部工業據點又生產出了一批農業機械,北部據點的煤炭運輸隊正在路上,南部教育據點的孩子們已經開始學習新的課程,每一個消息都讓人振奮。
“你聽,”蘇曉指著收音機,眼裡閃著微光,“書聲、機器聲、歡笑聲,這些都是文明重生的聲音。”林野點點頭,握緊了手裡的畫——畫上的“聯盟家園”在他心裡越來越清晰。他知道,這趟旅程還在繼續,未來還會有新的挑戰,但隻要知識的火種不滅,隻要童心的希望還在,人類就一定能在這片燼土上,種出更多的綠色,建起更美的家園,讓文明的光芒,永遠照耀著戈壁,照耀著每一個人的心田。
裝甲車繼續前行,朝著西部生態據點駛去。車頂上的齒輪旗幟在風裡獵獵作響,像在指引著方向,也像在宣告著——書聲漫過戈壁,火種照亮未來,文明的重建之路,正在一步步向前延伸。
喜歡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請大家收藏:()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