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高原守護,草綠天藍_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 > 第47章 高原守護,草綠天藍

第47章 高原守護,草綠天藍(1 / 1)

裝甲車駛入西部“高原生態治理”試點據點時,林野被一片遼闊卻蕭瑟的景象震撼——曾經的碧綠草場變成了斑駁的黃褐色,裸露的土壤在風中卷起沙塵,遠處的雪山冰川邊緣出現了明顯的消融痕跡,融水在山腳下彙成渾濁的溪流,衝刷著稀疏的草甸;牧民的帳篷零星散布在草場邊緣,幾隻瘦弱的牛羊低著頭,在乾枯的草叢中艱難尋找食物,與遠處“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宣傳畫形成刺眼對比。

“可算把你們盼來了!”據點生態負責人格桑快步迎上來,他穿著藏藍色的傳統牧裝,黝黑的臉上滿是愁容,手裡拿著一份《草場退化報告》,圖表上的“草場覆蓋率”曲線逐年下降,“我們世代靠放牧為生,可這幾年草場退化得厲害,以前一畝地能養5隻羊,現在養1隻都費勁;去年冬天又遇上雪災,凍死了一半的牛羊;更揪心的是,山上的冰川一年比一年小,要是沒了融水,連人喝的水都成問題。”

跟著格桑走進牧民帳篷,林野才看清高原治理的核心困境——帳篷裡的鐵爐上,煮著稀得能照見人影的酥油茶,格桑的妻子正將少量青稞麵分成幾份,分給孩子們;帳篷外的圍欄裡,幾隻牛羊瘦得皮包骨頭,眼神裡滿是疲憊;臨時搭建的水文監測點,隻有一根插入溪流的竹竿,靠人工記錄水位變化,數據誤差極大;最關鍵的是,牧民們缺乏科學放牧意識,仍沿用“隨水草而居”的傳統方式,過度啃食導致草場難以恢複,部分牧民甚至為了增加收入,偷偷擴大養殖規模。

“我們要走‘智慧牧業+生態修複+民生保障’的協同之路,讓高原既‘綠起來’,又讓牧民‘富起來’。”林野指著退化的草場,“第一步搭建‘智慧牧業管理係統’,科學控製放牧規模與範圍,保護草場;第二步開展‘冰川與草場修複工程’,減緩冰川消融,恢複植被;第三步拓寬牧民增收渠道,讓大家在保護生態的同時,能有穩定收入,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雙贏。”

老吳立刻拿出治理方案:“我們從東部科技據點調運‘智能電子耳標’,給每隻牛羊佩戴,耳標內置gps定位和活動量傳感器,牧民通過手機app就能查看牛羊位置、實時監測放牧範圍,一旦超出設定的‘禁牧區’或‘休牧區’,立即發出預警;在冰川腳下建設‘智能監測站’,安裝雷達測厚儀和紅外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冰川厚度變化與消融速度,數據同步傳輸到聯盟生態數據庫,為治理提供依據;同時在退化草場鋪設‘生態草方格’,種植耐寒的披堿草、紫花苜蓿,搭配人工降雨設備,加快草場恢複速度。”

蘇曉則聚焦“高原健康與民生服務”:“我來建設‘高原生態健康站’,配備高原病急救設備、供氧係統和獸醫站,既為牧民提供健康保障,又能為牛羊接種疫苗、治療疾病;同時編寫《科學放牧與生態保護手冊》,用藏漢雙語講解‘為什麼要休牧’‘如何防治草場退化’,還會組織‘牧民夜校’,邀請專家現場教學,讓大家掌握科學放牧技術;另外,我們會對接聯盟電商平台,幫助牧民銷售犛牛肉、酥油茶等特色產品,減少對放牧數量的依賴。”

阿凱的任務是搭建配套設施與增收平台:“我們在草場核心區建設‘智慧放牧圍欄’,通過電子感應控製圍欄開關,實現‘定時放牧’‘分區輪牧’,避免草場過度啃食;在據點內建設‘高原生態旅遊服務中心’,開發‘雪山草原觀光’‘牧民生活體驗’等旅遊項目,引導遊客文明旅遊,同時為牧民提供餐飲、住宿等增收機會;再搭建‘冷鏈倉儲中心’,解決牛羊肉儲存難題,讓牧民不用再為‘賣不出去’而發愁,放心減少養殖規模。”

當天下午,治理與建設工作就在高原上啟動。阿凱帶著工人安裝智能圍欄,當第一組圍欄成功實現“定時開啟”,牧民們看著牛羊有序進入指定牧區,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林野和格桑一起給牛羊佩戴電子耳標,當格桑在手機上看到自家牛羊的實時位置時,激動地說:“以後再也不用擔心牛羊走丟,也不用怕不小心進了休牧區了!”;蘇曉的健康站裡,牧民們正排隊測量血壓,獸醫站的工作人員忙著給牛羊接種疫苗,帳篷外傳來陣陣歡笑聲。

接下來的日子,高原漸漸恢複“草綠天藍”的生機——智慧放牧係統讓草場休牧期內的植被覆蓋率提高了30,曾經裸露的土地重新長出了嫩綠的青草;冰川監測站的數據顯示,通過人工乾預,冰川消融速度減緩了15,山腳下的溪流重新變得清澈;牧民們通過電商平台賣出了第一批犛牛肉,收入比往年增加了20,格桑家甚至主動減少了50隻羊的養殖規模,“現在靠旅遊和電商就能賺錢,不用再讓草場遭罪了”;生態旅遊服務中心迎來了第一批遊客,大家在草原上騎馬、體驗擠牛奶,晚上圍著篝火聽牧民講述高原的故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麵格外溫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以前總覺得養的羊越多越好,現在才知道,隻有草場好了,我們的日子才能長久。”格桑看著重新變綠的草場,手裡捧著剛收到的電商貨款,笑著對蘇曉說,“我還跟鄰居們說,以後要跟著聯盟好好搞生態,讓我們的孩子也能看到藍天白雲、綠草牛羊。”

離開那天,高原的天空格外湛藍,白雲像一樣飄在頭頂,綠油油的草場上,牛羊在智能圍欄內悠閒地吃草,遠處的冰川在陽光下泛著耀眼的光芒;生態旅遊服務中心外,遊客們正與牧民合影留念,冷鏈倉儲中心的貨車滿載著特色產品,準備運往聯盟各地;健康站裡,牧民們還在討論著“下一次牧民夜校學什麼”,臉上滿是對未來的期待。格桑和牧民們都來送行,他們給聯盟帶來了一塊手工編織的羊毛掛毯和一罐香醇的酥油茶:“這是我們高原的心意,感謝聯盟讓我們的草原重新變綠,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未來,我們會永遠守護這片高原,讓它永遠天藍、草綠、羊肥!”

裝甲車駛離高原生態治理據點時,林野回頭看了一眼——夕陽下的草原被鍍上一層金色,牛羊的身影在草場上緩緩移動,牧民們的帳篷前升起嫋嫋炊煙,遠處的冰川像銀色的衛士,守護著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他知道,這裡的“高原守護”不僅恢複了生態,更改變了牧民的生活方式,讓“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實現了真正的統一,未來,會有更多高原據點走上這條可持續發展之路,讓青藏高原永遠保持它的純淨與壯麗。

“下一個目的地是哪裡?”阿凱握著方向盤,笑著問。林野打開聯盟地圖,指了指東部的一個“防災減災智慧樞紐”試點據點:“那裡地處地震、洪澇多發區,每年因自然災害造成大量損失。需要我們幫忙搭建‘全災種預警+智慧應急’體係,提前預警災害風險,高效開展救援,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守護居民的生命安全。”

蘇曉從背包裡拿出“防災減災健康指南”:“我來為樞紐建設‘應急醫療站’,配備災害急救設備、移動醫院和心理疏導室,既能在災害發生時快速救治傷員,又能為受災群眾提供心理支持;同時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培訓’,教居民掌握地震逃生、洪水自救等技能,提高應對災害的能力;另外,我們會在社區設置‘應急物資儲備點’,確保災害發生時,居民能及時獲取食物、藥品等物資。”

老吳則拿出“防災減災方案”:“我們搭建‘智慧災害預警平台’,整合地震監測、氣象預警、水文監測等數據,實現‘多災種、全鏈條’預警,一旦發現風險,立即通過短信、廣播、app等多渠道推送預警信息;在樞紐內建設‘應急指揮中心’,配備無人機救援、應急通信車等設備,災害發生後能快速調配救援力量;同時在居民區推廣‘抗震節能房屋’,提高建築的防災能力,減少災害損失。”

裝甲車在通往東部的公路上行駛,窗外的草原漸漸被山地取代。林野打開收音機,裡麵傳來聯盟各基地的消息——高原生態治理據點的草場覆蓋率再創新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據點發現了新的珍稀物種,數字孿生城市的智慧管理模式入選“全球智慧城市案例”,每一個消息都讓人振奮。

“你聽,”蘇曉指著收音機,眼裡閃著微光,“從高原守護到防災減災,我們的文明正在用科技抵禦風險、守護生命,用行動證明‘人類能與自然和諧共處,也能從容應對自然挑戰’。”林野點點頭,握緊了手裡的酥油茶罐——罐裡的酥油茶散發著濃鬱的香氣,是高原重生的見證,也是聯盟“生態優先、民生為本”理念的生動實踐。他知道,這趟“燼土行”還在繼續,文明的守護與發展之路還很長,但隻要堅持“科技賦能、以人為本、生態和諧”,人類就一定能在這片土地上,抵禦一切風險,守護每一份生機,讓文明的火種在高原、在平原、在每一個角落永遠燃燒,書寫出人類與自然共生共榮、永續發展的壯麗史詩。

裝甲車繼續前行,朝著東部“防災減災智慧樞紐”試點據點駛去。車頂上的聯盟旗幟在風裡獵獵作響,像在指引著方向,也像在宣告著——高原守護,草綠天藍,文明的重建之路,正在從“被動應對”走向“主動守護”,開啟人類以科技抵禦風險、以行動守護家園的全新征程。

喜歡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請大家收藏:()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開掛人生1356 港片:我不是軟蛋,大嫂至愛 紅樓:開局敢死營,我軍功封王 褻瀆之鱗 被家族拋棄後,我在北境搞黑科技 末世:摸腹肌回檔?請大膽往前死 廢柴少女:無相道途逆九天 玄幻:開局極境係統,一路橫推 吞天大聖,我能吃掉一切 死後變強:我的陰職超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