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文明的遠征_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章 文明的遠征(1 / 1)

新元七年的秋分,“人類聯盟星際探索中心”在青山峽穀東側奠基。林野揮起鐵鍬,將第一抔黑土灑在奠基石上——石碑上除了三枚交錯的圓環,還刻著一行新的文字:“從燼土到星海,人類的征途是無垠宇宙”。遠處的天空中,聯盟自主研發的“方舟一號”探測器正掠過大氣層,朝著北鬥七星的方向飛去,開啟了人類文明的首次星際探索。

“野哥,探測器傳回了首張近地軌道生態圖!”阿凱捧著終端跑來,屏幕上的藍色星球清晰可見,綠色的植被覆蓋著大陸,白色的雲層在海洋上空流動,“顧明說,這張圖足以證明,我們不僅修複了家園,更讓它比舊時代更適合人類居住。”

林野接過終端,指尖輕輕劃過屏幕上的藍色海洋。他想起新海岸城市的港口,那裡如今停泊著數十艘“生態考察船”,正沿著舊時代的航線探索全球;想起冰原部落的地熱科研中心,他們研發的“地熱發電技術”已為半數避難所提供穩定電力;想起陽光平原的農業基地,“固氮樹種”形成的防護林早已擋住沙漠的侵襲,連片的農田裡,收割機正在收割金黃的小麥。這一切,都從當年那塊鏽跡斑斑的金屬板開始,如今終於長成了參天大樹。

當天下午,林野帶領團隊前往“舊都遺址公園”。經過七年的修複,這裡早已不是當年的“墳場”,而是變成了紀念與教育基地。曾經嵌著金屬板的混凝土碎塊被保護起來,旁邊立著一塊石碑,刻著老陳臨終前的那句話:“方舟不在天上,在人心”。一群穿著校服的孩子正圍著石碑,聽講解員講述林野當年的搜尋曆程,眼中滿是敬佩與向往。

“我們在遺址深處發現了舊時代的‘地下檔案館’。”遺址負責人遞過一份清單,上麵記錄著數萬份保存完好的文獻,“其中有一套‘全球地質數據庫’,詳細記錄了各個板塊的資源分布,對我們開發新的居住點有極大幫助。”林野翻閱著數據庫,突然看到父親的名字——原來父親當年參與方舟計劃時,曾參與過這份數據庫的整理,扉頁上的簽名,與筆記上的字跡一模一樣。

從遺址公園出來,林野前往“新元大學”。這是聯盟建立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校園裡綠樹成蔭,教學樓的玻璃幕牆上倒映著藍天白雲。樂樂正站在“文明傳承學院”的講台上,給學生們講解《方舟計劃史》,她的身邊,擺放著父親的筆記和那枚麥稈編織的圓環。“真正的文明傳承,不是記住過去,而是帶著過去的信念,走向未來。”樂樂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教室,台下的學生們紛紛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當晚,人類聯盟召開“星際探索戰略會議”。各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討論著探測器的後續任務、空間站的修複計劃,以及未來星際移民的可能性。老鄭站在台上,展示著空間站的修複藍圖:“我們計劃在五年內完成舊時代空間站的修複,十年內建立月球基地,為人類的星際移民打下基礎。”顧潮則補充道:“我們的‘深海資源勘探船’已經在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新型能源,這種能源清潔且高效,足以支撐星際飛船的研發。”

林野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從當年在舊都墳場的獨自搜尋,到如今帶領人類聯盟邁向星際,這段旅程充滿了艱辛,卻也滿是希望。他掏出父親的筆記,翻開最後一頁,在之前的文字後麵,寫下了新的內容:“新元七年,人類文明從重建家園走向探索星海。我們帶著燼土中的信念,帶著星圖的指引,踏上了新的遠征。星圖無垠,文明永續,這是我們對過去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承諾。”

寫完後,林野將筆記合上,抬頭望向窗外。“方舟一號”探測器傳回的信號正通過衛星傳遍全球,每個避難所的屏幕上,都能看到那顆藍色的星球在宇宙中閃耀。廣場上,人們聚集在一起,仰望星空,歡呼雀躍,慶祝人類文明的又一個裡程碑。

新元七年的深夜,林野獨自來到文明博物館。月光透過玻璃穹頂灑在金屬板上,與屏幕上探測器傳回的宇宙影像交相輝映。他想起父親、老陳、老鄭,想起所有為了人類未來而奮鬥的人——他們的精神沒有隨著時間消失,而是化作了星空中的點點光芒,指引著人類前行的方向。

林野知道,星際探索的征途會充滿未知與挑戰,但隻要人類聯盟團結一心,心懷信念,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從燼土到星海,從一塊金屬板到一艘星際探測器,人類文明的腳步從未停止。而那顆藍色的星球,這座從廢墟中崛起的家園,將永遠是人類最堅實的後盾,見證著文明的每一次飛躍。

月光下,文明博物館的燈火如同星星般閃爍,映照著展櫃中那枚象征著希望與團結的金屬板。星圖無垠,征途不止,在這片無垠的宇宙中,人類文明的遠征,才剛剛開始。

喜歡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請大家收藏:()從機械師到文明火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雪月大明 碧血大明:穿越係統改寫江山 寒門崛起我靠科技顛覆曆史 超古代:神明紀元 回到80年代,鄉村幸福快樂生活 四合院:一巴掌下去棒梗眼神清澈了 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晝寢入夢 我怎麼可能是救世主 軍中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