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知現在有一種被很多事情煩心,以至於不知道該先處理哪件事情的焦躁感。
他做事習慣性地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做完一件事再安排下一件事才是他慣常的行為模式。
此前的許多年,在無休沉睡之後,冰川也隨之被封藏,他就開始一個人行走於這世間。
由於他一個人獨來獨往,所接受的信息與事件也都是被他篩選後的。後來他被唐宋邀請來到特管處就職,和各個機關的領導都有了聯係,慢慢開始著手為他們處理一些異常之事。
但在那個時候,靈氣的枯竭也導致了許多事本就隻是人族自己的陰暗麵作祟繼而推給鬼怪。
建國後不許成精可不是一句戲言。
因為他的能力特殊,他們對他抱有希望的同時,更多的卻是忌憚。在此之前,卜知曾不止一次因為祭出法器為人族抵禦災害而被“秋後算賬”。
他們議論他,他們畏懼他,他們抗拒他,他們驅逐他。
所以在他加入特管處以來,都不曾再使用過無休給他的法器,大多時候都純靠武力打服對麵。許多時候各個部門也不會大事小事都來麻煩他,隻遇到實在棘手的事情才會找上他。特管處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他隻是武力值爆表的特殊人才。
卜知倒從來沒有恃才傲物過,他向來很親近人族,比那些鬼啊、怪啊的,不知道對人族有多掏心掏肺了。
到這幾年,卜知間斷地忙碌起來,他雖然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事情湊到一塊兒感到煩躁而麵露不虞,不過也從來沒有因此遷怒過誰。
人族不像他這種貓妖,做完一件事才能開始做下一件事,他們總是能同時處理好幾件事還都井井有條的不出亂子。卜知由衷佩服他們。但這是種族優勢,他隻是一隻貓,無論外表修煉的再像人,也沒能長出人類的腦子。
在人族麵前,他好像天生就缺乏長教訓這根神經,要是冰川得知了他在這短短數百年之內的經曆,肯定會說他是斯德哥爾摩之類症候群,一句“人族虐你千百遍,你待人族如初戀”指不定要被冰川說到下一次天雷劈向世間靈物。
卜知優待人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被他們傷害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
他曾被人在食物中下藥,昏睡過去後有一群人來將他五花大綁,放在一堆澆了火油的柴堆上。
那天的雨格外的大,降臨的也突兀至極。在人群中舉著火把的人將火把伸向柴堆的那個瞬間,卜知在睡夢中也感受到了滾燙的熱意,他睜開眼睛,雨降了下來。
大雨澆滅了火把,也澆滅了卜知睜開的眼睛中那團燃燒著,不曾熄滅的火。
事後他回想,那次他們對他下手的原因是什麼呢?明明吃飯的時候他們都還在與他把酒言歡。
哦,好像是因為有一隻黃鼠狼精向人討口封失敗了,沒能修出它的道因此怨氣大盛,先後吃了那個未允它得道的人全家。之後它被同村的另一家供奉。
當卜知循著線索找到滅門一家的始作俑者是黃鼠狼精時,他沒做任何考慮,直接按功德簿的黑筆記載將對方連身帶魂地打散丟去了忘川。
那家供奉黃鼠狼精的人就開始散播關於他的言論。
眾口鑠金,差點燒毀貓貓。
有許多個瞬間,卜知都理解了他的主人為何要在經曆那麼多事之後選擇獨居冰原。明明無休那麼愛熱鬨。
但又有更多的瞬間,卜知無比熱愛這群真誠善良的人們。
貓貓對真誠毫無抵抗力。他願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給人族機會。或許直到他消耗掉最後一條命,也都心甘情願。
……
卜知第一次去抓捕異獸時,心中也有過淡淡的疑惑,異獸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否則也不至於在靈氣式微之後,那些山山海海的沉到地底,有主的、沒主的異獸們也都紛紛選擇了跟隨。
他無比好奇,因此才做了推演,又耗了半數心血,終於窺探出半分天機。
輪回。
他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於是他找到了白一澤,順利打服他,把他拉入了特管處。
當時的白一澤比他還不如,看著他寫的“輪回”兩個大字跟他大眼瞪小眼。
這世間本來就是一個輪回堆疊著無數個新的輪回,所以他們隻以為他窺探出的天機便是他們正處於兩個輪回的交點。
在那其中,無論發生什麼奇異的事情都不算意外。
卜知感到了沮喪,不出意外的話,卜知可以在這種重複的、無望的日子中一直過下去。
他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很將就,如果不是還對無休醒來可能不會丟棄它這件事抱有幻想,就連唐宋要準備給他的這個冰室他也是不會要的。
他積累下來很多財富與寶藏,一開始都被妥當地收在無休身邊,後來東西越來越多,無休一度被金燦燦、閃亮亮的物件們環繞著,無休滋養著它們,它們也在無形之中消耗著無休。
卜知發現了這件事,於是他把所有的東西全部都收到一個很大的袋子裡,他進不去無休的儲物袋,隻好自己刨了個山洞把那些東西放進去,漸漸地填滿了它。
如果成為棄貓,那山洞裡所有的東西,會在冰川化形的那一刻成為冰川的所有物。卜知這麼想著。
唐宋和他一起出過幾次任務,每次總要因為他的出行用度太過隨意而不由吐槽他。
卜知渾身上下最值錢的是那件套上就能隱藏行跡的鬥篷。唐宋管它叫隱形鬥篷,但其實那個鬥篷的隱形能力隻在他們兩個身處危險之境時,被卜知應急拿來用過一次。平時他用上這件鬥篷的時候基本都是月圓那幾天。
唐宋總對他產生不可抑製的好奇,他無法理解一個人是怎麼在沒有家庭也沒有伴侶的情況下,能力滔天,法寶多得是個修者就眼饞,日子還能過得這麼苦巴巴。
但他旁敲側擊問過很多遍,都沒能得到回答。
人類的腦補能力不亞於他們的創造力,唐宋把卜知想象成一個需要被幫助的對象,於是力排眾議在特管處專門辟出了一個房子供著卜知這個大善人。
卜知再三推辭,終於在唐宋的那句“往後你有家人了也能一起搬進來有個落腳點”中,接受了這個房間。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似乎已經快要成為卜知唯一慰藉的冰室才能漸漸地被他整理成當初冰原的模樣。就連他的身上也或多或少的有了無休以及冰川的影子。
他總算也在這日複一日中等回了自己的主人。
喜歡看見我徒弟了嗎請大家收藏:()看見我徒弟了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