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蛇和卜安的契約並未完成,所以卜安的印記隻是淡化,並未像周問那般完全消失。
卜安摸了摸自己的後頸,依舊感覺不到彆的,“我什麼也沒有做啊?”
卜知麵無表情地看他:“你做了。”
冰川補充:“你把他帶進來了,周問與鮫人之難有一份因果也是落在你頭上的。”
鳴蛇對卜安的要求比周問要高得多,興許是因為他看出了卜安的不同尋常,所以依靠卜安作為媒介,契約了周問,又下製約住了卜安。
“說起鮫人,他人呢?”卜安好奇。
卜知和冰川齊齊望向無休,也等這個答案。
無休無奈地說:“他不在了。”
“不在了?什麼意思?他去哪兒了?”卜安對於這個籠統的字眼感到疑惑。
延伸詞義的話,不在了的解釋可以有很多種。
無休隻好說得明白:“他已經不在這世間了。這是他自己的選擇。”
卜安訝然於無休的話。卜知與冰川也被這個真相打了個猝不及防。
沒想到阿鮫既沒有選擇回深海,也沒有選擇留在岸邊。
冰川果真猜錯了。卜知在這一瞬間,卻希望冰川當時的猜測是對的。
卜知問:“那周問呢?”
“他自然是好生活著。阿鮫給了他第三條命。”
這個真相令人痛心,屋內三人不約而同對阿鮫這條鮮活的命感到了惋惜。
冰川不由得問:“您不是說周問會活過來嗎?為何還需要阿鮫的獻祭?”
“他是甘願的,即使是我,也無法改變他的決定。”無休語氣無奈。
對於阿鮫的結局,她預料到過,也試圖乾涉過,可阿鮫決心如此,無休也無可奈何。是阿鮫自己,選擇了眾多結局裡,最為慘烈的一種。
“周問醒來後,會記得阿鮫嗎?”冰川問。
無休看向他。
這本是一件她不準備再提的事情,又被卜安問起,她說出答案,便也不由得回憶起周問房裡她與鮫人獨處時的對話。
阿鮫也問她:“周問醒來後,還會記得魚嗎?”
無休知道他想說的其實不是這個,“你希望呢?”
阿鮫搖頭,“他可以不要記得魚。魚會自己陪著他。”
無休說:“如你所願。”
這時被問起相似的問題,無休說:“如他所願。”
冰室裡陷入了一陣沉默。沒有人膽敢埋怨無休,也沒有任何立場去指責阿鮫。隻是了解始末的卜知和冰川依舊為阿鮫感到憋屈。
沒有人能代替阿鮫做選擇,就連無休也一樣。
阿鮫不是一定要選擇獻祭自己,隻是他更加明白周問得過的水族詛咒需要一個契機去化解,他甘願代替周問成為那個契機。
他最後懇求無休:“以我肉身為祭,歸海之珠若得回,望神女用它滌蕩周問曾冒犯水族生靈之罪惡。希望他能不再背負罪因惡果,痛快活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