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庫驚魂案的餘震,遠比表麵看起來的要深遠。雖然明麵上的報道被壓了下去,但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尤其是在金字塔頂端的那個圈層和資深媒體人的小圈子裡,根本沒有真正的秘密。“天娛少東家周繼坤買凶製造意外,目標直指當紅女星沈清梧”———這個消息像病毒一樣在私密的微信群、高端的酒會休息室、以及幾個知名娛樂記者的加密通訊中瘋狂流傳。
“聽說了嗎?周家那個小子,玩脫了,直接對沈清梧下手了!”
“真的假的?這也太下作了吧!商場上的事,至於搞這套?”
“誰知道呢,聽說是因為沈清梧手裡有他更致命的把柄,狗急跳牆了唄。”
“嘖嘖,天娛這次怕是要徹底涼了,本來就搖搖欲墜,攤上這種事…”
“沈清梧也是夠倒黴的,稅務風波剛過,又碰上這種事,真是流年不利。”
這些竊竊私語,比公開的新聞報道更具殺傷力,它直接動搖了周繼坤和天娛傳媒在最核心人脈圈中的根基。周繼坤雖然憑借強大的律師團隊和缺乏直接下令傷人的鐵證,比如說那個被抓的司機一口咬定隻是收錢辦事,對上家信息知之甚少。最終周繼坤被取保候審,但從那之後,他幾乎在公開場合絕跡,以往那種前呼後擁、意氣風發的派頭消失得無影無蹤。天娛傳媒的股價更是連續跌停,合作夥伴紛紛解約劃清界限,這座曾經的娛樂帝國,此刻已是風雨飄搖,牆倒眾人推,離徹底分崩離析真的隻差最後一根稻草了。
沈清梧在蘇墨和曉芸的精心照料下,身體逐漸恢複,心理的驚悸也慢慢平複。她甚至開始覺得,最大的威脅似乎即將被法律程序清除,或許終於可以迎來一段平靜的時光,專心投入到《急診室》的拍攝和國家博物館的工作中。
然而,她低估了這個圈子的複雜和人性中幽暗的嫉妒。就在她以為風波即將平息之際,新的麻煩,以一種更加隱蔽和陰險的方式,悄然滋生。
娛樂圈就像一片巨大的叢林,永遠不缺等著啄食受傷同伴的禿鷲。沈清梧稅務風波驚魂未定,又牽扯進如此駭人聽聞的刑事案中,儘管在這次事件裡她是毫無疑問的受害者,但她的“招黑體質”和“總是處於風暴眼中心”的特質,再次被某些彆有用心之人放大、扭曲,並巧妙地傳播開來。
一篇匿名的、披著“業內深度觀察”外衣的長文,開始在一些流量巨大的八卦論壇、娛樂營銷號的後台以及數個“業內吃瓜”微信群中悄然流傳。這篇文章高明之處在於,它通篇沒有一句直接辱罵沈清梧的話,反而用一種看似客觀、中立、甚至帶著幾分“惋惜”和“擔憂”的筆調,緩緩地釋放著毒素。
文章“深入淺出”地分析道:沈清梧女士近期努力轉向正劇和實力派路線的決心有目共睹,其演技和專業態度也的確獲得了不少認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本人似乎已經成為“超高話題度”和“不可控風險”的代名詞。與這樣一位藝人合作,製作方和投資方需要承擔的,遠不止是片酬成本。不僅要麵對其過往稅務問題的曆史遺留影響,即便已澄清,但公眾記憶難以徹底消除,甚至可能還要為其複雜的私人恩怨和社會關係所帶來的“潛在人身安全風險”買單。
文章還“語重心長”地、特彆點名了即將開機的《急診室》項目。它“善意”地提醒道:這樣一個需要全劇組投入巨大心血、氛圍嚴謹、旨在傳遞生命至上理念的沉重醫療題材,每一位演員和工作人員都需要極度專注和安寧的創作環境。而沈清梧女士目前的處境,是否會讓她本人以及其他同仁“處於不必要的壓力和關注之下”?這種外界的巨大乾擾,是否會影響到劇作精神的純粹表達?文章最後“意味深長”地提出疑問:如此重要的角色,是否由一位“心無旁騖、遠離是非紛擾”的演員來詮釋,更為穩妥?
這帖子的陰毒之處,在於它精準地戳中了投資方和製作團隊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經——風險控製與項目穩定性。它避開了事實層麵的爭論,直接訴諸於決策者的恐懼和顧慮。
一時間,《急診室》項目內部原本和諧統一的氣氛,出現了一些微妙的雜音和裂痕。雖然導演和核心製片人依舊力挺沈清梧,欣賞她的敬業和專業,但幾位重要的投資方代表確實開始猶豫、動搖,頻繁地開會討論“演員個人形象風險對項目投資回報率的潛在影響”。甚至有一些小演員開始在私下抱怨,擔心劇組會因為沈清梧而整天被記者圍堵,不得安寧。
更讓沈清梧和蘇墨感到心寒的是,連一向支持她的國家博物館那邊,也傳來一些極其微妙的信號。有一位較為保守的理事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委婉地提出:國家博物館的文化推廣大使,形象應當莊重、穩定、具有持續的正麵影響力。沈清梧女士近期頻繁卷入各種負麵風波,即使她是受害者也不行。這種極高的輿論關注度本身,是否與博物館莊重、沉穩的調性有所衝突?是否會影響公眾對博物館形象的認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暗流湧動的質疑、擔憂和算計,並沒有直接擺到沈清梧麵前的談判桌上,卻像一層冰冷滑膩的薄霜,無聲無息地覆蓋在她剛剛試圖重新起步的道路上,讓她步履維艱。蘇墨作為經紀人,對這種氛圍的變化最為敏感。她明顯感覺到,最近幾次與《急診室》投資方以及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溝通會,對方的語氣不再像之前那樣熱切、肯定和充滿信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禮貌的、帶有距離感的、公事公辦的謹慎。
“這幫隻會落井下石、背後捅刀子的陰險小人!”蘇墨在辦公室裡氣得來回暴走,幾乎要把手裡的文件捏碎,“明明是你受了天大的委屈,差點連命都沒了!現在反而成了你的錯了?說你是什麼‘風險源’?這他媽的是什麼狗屁道理!還有沒有天理了!”
沈清梧坐在沙發上,默默地翻閱著《急診室》的劇本,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她的筆記和標注。相比之前麵對稅務危機時的驚心動魄,這種基於狹隘偏見和功利計算的“軟刀子”,反而更讓她感到一種深切的無力與疲憊。她能召開新聞發布會澄清一樁事實,卻無法輕易扭轉一些人內心根深蒂固的成見和出於自保的趨避選擇。
“人性本質如此,蘇姐。”她淡淡開口,合上了劇本,臉上看不出太多的情緒波動,隻有眼底深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倦怠,“利益麵前,謹慎和回避風險是第一位的。他們擔心的,從純粹的商業邏輯來看,也並非完全空穴來風。”
“那我們就這麼認了?忍著?《急診室》這個本子有多好你是知道的!為了體驗生活,你在急診室熬了多少個大夜,跟著醫生跑前跑後,吃了多少苦!就這麼便宜了那幫暗地裡使壞的小人?”蘇墨滿臉不甘,胸口劇烈起伏。
“當然不能認。”沈清梧抬起眼,眸光清冽而堅定,那股熟悉的韌性又重新回到她身上,“但在這個節骨眼上,硬碰硬地去爭吵、去解釋、去哭訴、去下保證,都毫無用處,隻會顯得我們心虛氣短,姿態難看,把他們推得更遠。”
她沉吟了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決斷,心中已然有了對策:“蘇姐,立刻幫我聯係《急診室》的導演和總製片人,就說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想和他們開一個緊急會議。另外,和國家博物館那邊的主要負責人也預約一個時間,我希望能當麵和他們溝通。”
會議當天,沈清梧的表現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她沒有流露出絲毫的委屈抱怨,也沒有任何急切的辯解,整個人異常冷靜、坦蕩,甚至帶著一種令人心折的真誠。
在麵對《急診室》的導演、總製片人以及幾位主要的投資方代表時,她開門見山,沒有絲毫寒暄繞彎:“我理解各位老師和大佬們的擔憂。近期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係列事情,無論是之前的稅務問題,還是不久前的意外事件,確實會給《急診室》這個備受期待的項目帶來額外的關注度和潛在的風險。作為一個演員,我最大的願望是我的工作能夠為作品增添光彩,而不是因為它以外的任何原因,給項目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困擾。”
在對方略顯驚訝和探究的目光中,她繼續平靜地說道,語氣誠懇而負責任:“所以,經過慎重考慮,我在此主動提出:如果劇組經過全麵評估後,認為更換演員是對項目更穩妥、更負責任的選擇,我表示完全理解,並願意積極配合,退出這個項目。同時,之前為了飾演好這個角色,我所做的所有案頭工作、體驗生活的心得筆記、以及對人物理解的全部資料,我可以無償、完整地提供給接任的演員參考。我真心希望《急診室》這部劇能夠排除一切乾擾,順順利利地拍攝,圓滿成功,因為它是一個非常優秀、值得被用心對待的作品。”
這番話,大大出乎了在場所有製片方和投資方的意料。他們預想了沈清梧可能會據理力爭、會情緒激動地解釋、甚至會動用背後關係施壓,卻萬萬沒想到,她竟然如此乾脆利落、姿態如此之高地主動提出可以退出,甚至願意將自己辛苦準備的成果無私分享!這種完全站在項目立場考慮問題、將集體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態度,反而讓他們之前基於風險計算的猶豫和顧慮,顯得有些小家子氣和不夠大氣。
導演首先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猛地站起來:“清梧!你這是什麼話!這個角色從一開始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非你莫屬!你為了體驗生活吃了多少苦,我們都看在眼裡!那些亂七八糟的風言風語,我們劇組根本不在乎!我相信真正的藝術創作不會被這種無聊的事情乾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