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有雲:“衡門之下,可以棲遲。”父親為我取名棲遲,便是盼我能於此天地間,尋得一方心安之處,自在無憂。
早春三月,汴京城外的劉府彆院,柳絮初綻,如同揉碎的新棉,綴在才染嫩綠的枝頭。家塾的窗欞敞開著,帶著微涼濕意的風潛入,拂動了書頁,也送來了庭院中初生草木的清新氣息。
謝棲遲端坐於窗邊,一身素淨的青布長衫,襯得他麵容愈發清雋。他目光落在眼前的《黃帝內經》上,心思卻有一半係於腰間懸掛的一枚小巧錦囊——那裡是他依古方親手配製的芸香,氣味清冽甘醇,有寧神之效。案角,還整齊疊放著幾卷儒家經典。醫道與聖賢書,便是他自幼承襲庭訓、日夜浸潤的世界。
塾內書聲琅琅,多是劉氏一族的子弟。忽而,門外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與少女清脆的低語,如同珠玉落盤,打破了室內的沉靜。
“娥兒姐姐,你慢些……”
“執硯,快些才是,今日先生要考校《女論語》呢!”
話音未落,兩個窈窕的身影便出現在塾齋門口。
走在前麵的少女,身著緋色羅裙,眉眼豔麗無雙,顧盼間自帶一股嬌憨與不容忽視的活力,正是劉府嫡女劉娥。她一眼便瞥見了窗邊的青衫少年,臉上立刻綻開明媚的笑容,揚聲喚道:“棲遲表兄!你今日來得真早!”
謝棲遲聞聲抬頭,唇角自然漾起一抹溫和的淺笑,朝表妹微微頷首。
而劉娥身側那抹淺碧色的身影,此刻卻微微頓住了腳步。
沈執硯。
她隨著父親的調任初至汴京不久,與劉娥性情相投,遂常受邀至劉府。這是她第一次踏入劉氏家塾。她的目光,越過活潑的劉娥,不經意地落在了那窗邊的青衫少年身上。
彼時,恰好一縷晨光穿透薄霧與窗欞,不偏不倚地灑在他周身,仿佛為他鍍上了一層淺金色的光暈。他安靜地坐在那裡,如同庭中那株初生的青竹,挺拔而潔淨。周遭那些略顯聒噪的誦讀聲,似乎都在他身邊悄然沉澱下來。
他似乎察覺到了這道陌生的目光,視線越過劉娥,向她望來。
那雙眸子,清澈而溫和,像是雨後天青色的穹宇,又像是深山靜謐的幽潭。沒有探究,沒有審視,隻有一片坦然的寧靜。
沈執硯的心口,毫無征兆地輕輕一跳,如同被一顆細微的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麵,漾開圈圈她自己尚未明晰的漣漪。她下意識地垂下了眼睫,避開了那道目光,耳根卻不受控製地泛起一絲極淡的熱意。
“執硯,這便是常與你提起的,我那位學識極好、還會岐黃之術的棲遲表兄!”劉娥並未察覺身旁好友細微的異樣,熱情地拉著沈執硯上前,語氣中帶著顯而易見的親近與自豪。
謝棲遲站起身,依禮拱手,聲音清越,如同春風拂過琴弦:“在下謝棲遲,見過沈姑娘。”
他的舉止從容有度,那襲青衫隨著動作微動,帶來一絲極淡的、清冽中透著微甘的草藥香氣,若有若無地縈繞在沈執硯的鼻尖。
這味道……很特彆。不似尋常熏香,倒像是……雨後山林間,草木自然散發的乾淨氣息,莫名讓人心安。
“謝公子。”沈執硯斂衽還禮,聲音比平日更輕柔了幾分。她抬起眼,飛快地再次看了他一眼,恰好捕捉到他眼中一閃而過的、溫和的善意。
少年青衫磊落,少女裙裾翩躚,在這彌漫著墨香與早春寒意的塾齋初逢,彼此的目光一觸即分。
窗外,雀鳥啁啾,三兩瓣早開的桃花被風裹挾著,悄然滑過窗沿。
喜歡滿級嬤嬤穿成黑料網紅後請大家收藏:()滿級嬤嬤穿成黑料網紅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