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盟宗立宗三月後,終南山的積雪尚未完全消融,山腳下的靈田卻已泛出新綠。林縛踏著晨露走進田壟,看著弟子們彎腰栽種“靈穀”——這是陸文淵從古籍中改良的穀種,既能吸收天地靈氣,又能適應凡俗土壤,是連接修仙界與凡俗的關鍵作物。
“宗主,您看這穀苗的長勢。”負責靈田的弟子捧著一株幼苗,根係上還沾著濕潤的黑土,“比上個月又高了半寸,葉尖的靈氣光暈也更亮了。”
林縛指尖輕觸幼苗,靈脈中與石龍殘魂同源的氣息微微震顫,竟引得周圍數十株穀苗同時搖曳,葉片上的光暈連成一片淡青色的光網。“這是靈脈與地脈在共鳴。”他輕聲道,“靈穀不僅是糧食,更是兩界氣息交融的‘媒介’。”
正說著,周青雲踩著雲氣從山巔落下,道袍下擺沾著幾片雪花:“宗主,北疆急報,王老三的煉體堂弟子在守邊時,發現北狄修士在‘斷龍崖’附近布下了‘鎖靈陣’,想截斷咱們的靈脈源頭。”
林縛眉頭微蹙。斷龍崖是當年封印滅世魔氣之地,也是龍盟王朝與北疆靈脈的樞紐,一旦被鎖,不僅修仙界的靈氣會枯竭,凡俗的土地也會再次貧瘠。“陸老四查到鎖靈陣的破解之法了嗎?”
“查到了。”陸文淵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抱著一卷竹簡,鏡片上沾著霜花,“這陣法源自上古邪術,需用‘兩界之力’破之——一邊引修仙界的靈氣為鋒,一邊聚凡俗的人氣為盾,兩者共振,方能擊潰陣眼。”
“兩界之力?”林縛沉吟道,“也就是說,需修士與百姓合力?”
“正是。”陸文淵展開竹簡,上麵畫著複雜的陣圖,“陣眼在斷龍崖的鎖龍石下,需十人引靈為鋒,百人聚氣為盾,還要有一人居中調和,讓靈氣與人氣完美交融。”
柳如煙提著藥箱走來,將一瓶“聚氣丹”遞給林縛:“我已備好丹藥,能暫時提升修士的靈氣純度。隻是凡俗百姓不懂吐納,如何聚氣為盾?”
錢通海從靈田邊緣鑽出來,手裡還攥著個賬本:“我有法子!上個月給北疆百姓發了‘暖爐券’,凡去斷龍崖附近墾荒的,每天能領三個熱饅頭。現在那邊聚集了上千農人,隻要告訴他們,守住靈脈就能年年豐收,保管個個願意出力!”
趙小風騎著靈鹿趕來,鹿背上的皮囊鼓鼓囊囊:“我剛從斷龍崖偵查回來,北狄修士的陣眼外圍布了層‘蝕靈霧’,我的傳訊鳥靠近就掉毛。這是從西域古墓拓來的‘破霧符’,貼在身上能擋三個時辰。”
孫承宗最後趕到,手裡握著宗門禁律,神情肅穆:“已選好十位引靈修士,都是心誌堅定之輩。隻是居中調和之人,需同時精通修仙法門與凡俗農事,能讓靈氣不傷及百姓,人氣不衝散靈韻……”
眾人的目光同時落在林縛身上。
三日後,斷龍崖下寒風呼嘯。北狄修士布下的鎖靈陣已顯形,黑霧如巨傘般籠罩著崖頂,鎖龍石上的龍紋黯淡無光,周圍的草木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枯萎。崖下的空地上,上千農人捧著溫熱的饅頭,望著陣中的修士們,眼神裡既有緊張,也有期待——他們雖不懂陣法,卻知道這片土地的好壞,全看今日能否破陣。
“開始!”林縛一聲令下,周青雲等十位修士同時祭出法器,青金色的靈氣如利劍般射向黑霧,在霧層上撕開十個缺口。農人們按照錢通海教的法子,手拉手圍成圈,將啃剩的饅頭碎屑撒向空中——這是凡俗最質樸的“獻祭”,帶著煙火氣的人氣順著碎屑升騰,與靈氣缺口對接。
林縛站在陣眼中央,一手引靈氣,一手聚人氣,靈脈中的石龍氣息緩緩流轉,如同一道溫柔的紐帶,將兩種截然不同的力量纏在一起。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靈氣的清冽如雪山融水,人氣的溫熱似田埂篝火,當兩者在石龍氣息的調和下相融時,竟生出一種奇異的“生機”,所過之處,枯萎的草葉竟冒出嫩芽。
“加大力度!”北狄陣中的首領怒吼,黑霧驟然變濃,蝕靈霧順著缺口反撲,幾位修士的法器瞬間蒙上黑鏽。
“貼符!”趙小風的傳訊鳥帶著破霧符掠過,修士們將符紙拍在法器上,金光乍起,黑霧被逼退三尺。
農人們見狀,紛紛脫下棉襖揮舞著,喊起了龍安城的民謠:“翻土深,下種勻,靈穀熟了養家人……”歌聲雖不高亢,卻帶著一股韌勁兒,人氣竟隨之暴漲,與靈氣擰成的紐帶愈發粗壯。
林縛的額頭滲出冷汗,調和兩界之力比想象中更耗心神。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龍安城挑水時,蘇眉說的“水無常形,能容能納”,於是不再刻意控製,任由靈氣順著人氣的脈絡流淌,人氣隨著靈氣的節奏起伏,如同一曲無聲的合奏。
“就是現在!”陸文淵捧著竹簡大喊,“陣眼在鎖龍石第三道龍紋下!”
林縛猛地將融合後的兩界之力聚於掌心,化作一道青黃交織的光柱,衝破黑霧,精準地砸在鎖龍石的龍紋上。隻聽“哢嚓”一聲脆響,黑霧如潮水般退去,鎖龍石上的龍紋重新亮起,崖頂的積雪融化成溪流,順著龍紋彙入靈田,枯萎的草木瞬間返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狄修士的陣盤在光柱中崩碎,為首者吐血倒飛,望著重獲生機的斷龍崖,眼中充滿不甘:“不可能!凡俗之氣怎會勝過靈韻……”
“你不懂。”林縛緩步走出陣眼,周身的石龍氣息與兩界之力共鳴,崖下的靈田忽然掀起綠浪,新栽的靈穀竟在一夕之間抽穗,金黃的穀粒飽滿如珠,“靈氣滋養修士,人氣反哺靈脈,本就是一體兩麵。就像這靈穀,既需天地靈氣,也需農夫汗水,少了一樣,都結不出果實。”
農人們歡呼著衝向靈田,捧著沉甸甸的穀穗淚如雨下。修士們收起法器,看著掌心不再冰冷的靈氣,忽然明白:真正的強大,從不是隔絕凡俗,而是與這片土地上的一切共生。
周青雲望著靈穀上纏繞的青黃二氣,笑道:“這下陸老四的靈穀改良術,又能精進了。”
陸文淵推了推眼鏡,鏡片反射著穀穗的金光:“該把兩界共振的法子記下來,編入《農桑修仙錄》。”
柳如煙將丹藥分給受傷的修士,柔聲道:“回去得煉些‘融氣丹’,讓修士們能更輕鬆地吸納人氣。”
錢通海的算盤又響了起來:“靈穀豐收,北疆的賦稅能減四成,還能給宗門換些鐵礦……”
趙小風的傳訊鳥在穀穗間穿梭,嘰嘰喳喳地傳遞著喜訊。孫承宗看著重煥生機的鎖龍石,在戒律上添了一條:“凡龍盟宗弟子,每年需親耕靈田一月,知人氣之貴,懂靈脈之重。”
林縛站在崖邊,望著靈田與人群交織的景象,忽然覺得二十年前那個關於“吃飽飯”的願望,早已在不知不覺中,長成了更遼闊的模樣。靈脈與人氣共振,修仙與凡俗相融,這或許就是石龍殘魂守護的終極意義——不是獨善其身的強大,而是共生共榮的安寧。
夕陽西下時,斷龍崖的輪廓被染成金紅色。農人們扛著新收的靈穀往回走,歌聲在山穀間回蕩;修士們收起法器,幫著修補被黑霧損壞的田埂。兩界的身影在餘暉中交錯,分不清誰是修士,誰是農夫,隻知道他們腳下的土地,正帶著兩界共振的生機,孕育著下一個豐年。
林縛最後離開崖邊,指尖還沾著靈穀的穀粉,帶著淡淡的麥香。他知道,斷龍崖的陣法破了,但兩界相融的路,才剛剛開始。而這條路的儘頭,是他當年在龍安城挑水時,從未敢想象的——江山萬裡,仙凡同春。
喜歡龍盟請大家收藏:()龍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