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上午,吃罷早飯。由於薛姨媽一行人丟失了所有的行李,為了維持日常所需,薛姨媽決定帶著女兒薛寶釵和幾個丫鬟,一起前往集市,采購遠行所需的各種物資。
而馮淵,作為女兒薛寶釵的新婚的夫婿,自然也被薛姨媽特意拉來出錢出力。
馮淵其實完全可以找個理由借故離去,但轉念一想,這正是提升薛寶釵好感度的絕佳機會,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改變了主意,跟隨著她們母女一同前去采購。
集市上人聲鼎沸,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鬨非凡。
薛姨媽興致勃勃的穿梭於各個攤位和店鋪之間,挑選著各種各樣的商品。從精致的胭脂水粉到華麗的綾羅綢緞,隻要是她看上的東西,無論價格高低,全都毫不猶豫的買了下來。
而馮淵則默默的跟在她們身後,儘職儘責的扮演著“提款機”和“搬運工”的角色,不僅負責結賬付款,還要將購買的東西一件件搬運到馬六駕駛的馬車上。
沒過多久,馬車就被堆得滿滿當當。
薛寶釵看著馮淵如此大方,心中也有些過意不去,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夫君,讓你破費了,真是過意不去。”
馮淵望著係統麵板上薛寶釵高達71的好感度,微微一笑,毫不在意的說:“沒關係,隻要伯母高興就好。”
此後數日,馮淵在客棧中,守著薛寶釵這個千嬌百媚的絕色美人,自然是大享豔福。
每當夜幕降臨,燭火搖曳之時,他便將薛寶釵壓在身下,溫香軟玉在懷,儘享魚水之歡。
然而在享受歡愉的同時,馮淵的心中也隱隱有一絲擔憂。
如此頻繁的房事,極有可能導致薛寶釵懷孕,這對於他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畢竟,他心心念念的林黛玉還沒娶進門,若是薛寶釵先生下庶長子,那可如何是好?
思來想去,馮淵覺得,當務之急還是要儘快將十二金釵之首的林黛玉娶過門,此後哪個女人先懷孕便無所謂了。
隻是現在還不知道林黛玉是在家鄉姑蘇城,還是已經被賈璉接回了神京城的榮國府?
為此,馮淵決定先到距離此地隻有不到兩百裡的姑蘇城打探一番。
當天晚上,馮淵將明日出發神京城的打算告訴了薛家母女。
薛姨媽惦記著遠在神京城的兒子薛蟠,自然欣然同意。
於是第二天一早,馮淵一行人便啟程出發,趕往神京城。
一路上,馬六趕著一輛馬車,載著馮淵、薛寶釵和鶯兒,在前開道。而薛管家駕馭著另一輛馬車,載著薛姨媽和她的兩個丫鬟同喜、同貴,在後麵緊緊跟隨。
行走了一個時辰,在路經岔路口時,馮淵悄悄的叮囑馬六。故意選擇繼續向東,通往姑蘇城的方向,而非原定的轉而向北,通往神京城的路線。
後方的薛管家並未引起注意,依舊駕著馬車緊緊跟隨。
馬車內,馮淵將薛寶釵摟在懷中,本想親熱一番。然而望向端坐在一旁的丫鬟鶯兒,卻顯得有些尷尬。
鶯兒的存在就像一盞明亮的燈泡,讓馮淵感到頗不自在。不由在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才能支開這個礙眼的小丫鬟。
突然他想起鶯兒似乎也是金釵又副冊中的一員,若是能得到她,不知是否也會有係統獎勵?
想到這裡,馮淵開始通過係統查詢鶯兒的屬性值:
鶯兒:等級:金釵又副冊。年齡:16,顏值:81。
馮淵覺的,鶯兒不僅容貌美麗,而且心思靈巧,乖順可愛。做為薛寶釵的貼身丫鬟,按照古代習俗,她妥妥的就是通房丫鬟的人選。
一想到這裡,馮淵看向鶯兒的眼神就變得不一樣了。
鶯兒不明所以,為何馮淵剛才還對她一臉嫌棄,現在卻又對她如此親切。
正當馮淵想著該如何接近鶯兒,將她哄騙到手,從而獲得係統獎勵時,意外發生了。
馮淵乘坐的馬車突然停了下來,由於慣性,鶯兒猝不及防,一下子撞進了馮淵的懷中,柔軟的身軀緊貼在他的胸膛。
馮淵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順勢將她摟在懷中,感受著她身子那溫軟的觸感。
鶯兒被馮淵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隻覺得渾身發軟,一股從未有過的異樣感覺湧上心頭,讓她既羞澀又慌亂,但她很快便醒悟過來,知道懷抱自己的是小姐的夫婿,連忙掙脫了馮淵的懷抱。
馮淵也知道不能操之過急,順勢放開懷中的鶯兒,挑開車簾尋詢問:“怎麼回事?”
走在最前方,負責帶路的馬六神色慌張的說:“少爺,不好了,咱們遇到了山匪攔路搶劫!”
此言一出,車上眾人都是一臉的緊張。薛寶釵的美眸中閃過一絲驚慌,鶯兒更是嚇得花容失色。
馮淵心中一凜,知道麻煩來了,但想到已經提升到56的武力值,心中稍安。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他當即挺直了腰板,聲音洪亮的說:“讓本少爺看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薛寶釵聽到馮淵要出去,慌忙伸出白皙如玉的小手拉住他的衣袖,滿含擔憂的說:“夫君,彆去,外麵危險。”
馮淵望著薛寶釵那關切的神情,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輕撫她的秀發,微笑著說:“寶釵,不用擔心,現在就讓你看看夫君的真正實力。”
說罷,他掀開車簾,動作瀟灑的跳下馬車,來到崎嶇的山道正中。
隻見車夫馬六和薛管家,早已如臨大敵的攔在馬車前,正神情凝重的注視著前方的兩名山匪。
對麵的兩名山匪,一名是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漢。另一名是肌肉虯結的瘦高個,他們各自手持著明晃晃的長刀,站在道路中央,攔住了去路。
馮淵強裝鎮靜的拱了拱手:“兩位好漢,敢問為何要攔住去路?”
那名膀大腰圓的壯漢,大聲喊道:“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識相的快快交出身上的錢財,否則休怪我刀下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