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淵被黛玉和王熙鳳一頓奚落,心中煩悶,決定暫時避開她們,讓彼此都冷靜幾日。他走進怡紅院書房的空間傳送門,身影瞬間消失,再次出現時,已經到達了金陵城的馮府。
他走出香菱的院子,隨意的欣賞著院中的景色,突然想起董小宛就住在旁邊,心中不由湧起一絲柔情,便向她的院子走去。
穿過一條青石小徑,來到了董小宛居住的小院。隻見她獨自一人站在花圃前,手持水壺在澆灌著花草,她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寧靜而美好。
馮淵走過去,隨意的問道:“隻有你一個人在這裡嗎?側夫人沒有給你安排丫鬟伺候?”
董小宛微微一笑,無所謂的說:“夫人說安排的丫鬟明天才能到。不過妾身一個人習慣了,有沒有丫鬟都無所謂的。”
馮淵看著她乖順的樣子不由心中一蕩,一把將她抱起,向屋內走去。
董小宛驚呼一聲,下意識的伸出雙臂摟住他的脖頸,一臉嬌羞的望著馮淵。
不久之後,房間裡傳來陣陣嬌吟聲,如泣如訴,恩愛纏綿……
此後的數日裡,馮淵坐鎮在史大成的軍營中,親自指揮著與王子騰軍隊的戰鬥。
基本的作戰思路,就是在不與王子騰軍隊正麵交手的情況下,阻止他獲得任何的糧食和乾淨的水源。
雖然王子騰的軍隊也曾嘗試劫掠當地的糧食物資,但是麵對十萬大軍的巨大消耗,他們所獲得的糧食簡直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滿足需求。
第三日,王子騰的大軍開始出現逃兵和騷亂。
第五日,大量的清軍被餓的失去了力氣,隻能無奈的躺在地上休息。
王子騰心中焦急萬分,他知道再這樣下去,不用敵人來攻打,十萬大軍就會自己崩潰。他隻能無奈的下令撤軍,放棄了這次攻打金陵城的計劃。
聽到王子騰要撤軍。闖王史大成聽取了馮淵的建議,立刻下令五萬大軍傾巢而出,向王子騰撤退的十萬大軍發動猛攻。除此之外還號召了大量的民兵,手持鋤頭、扁擔,呐喊著加入了追擊的隊伍。
王子騰的軍隊被餓的虛弱無力,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隻能丟盔棄甲,爭先恐後的向長江邊逃竄,妄圖尋找船隻,渡江逃生。
然而馮淵早已料到這一步,已經提前派出了一千精兵,將長江沿岸的所有的船隻儘數征集起來,集中焚毀,斷絕了王子騰大軍敗退過江的可能。
不過幸好天無絕人之路,王子騰還是在長江上遊處,找到了幾艘漁民藏匿的渡船。他帶著幾名將領和賈雨村、慧淨等人逃到江北,狼狽不堪的逃回了神京城。
其實卻是馮淵故意留下的船隻,以便讓王子騰得以逃脫。因為王子騰過早死去,賈府很快就會被抄家。
而留在江南的十萬清軍,在史大成的大軍和民兵的聯合絞殺下,死傷慘重,其餘的大部分成了降兵。清廷元氣大傷,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圍剿,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史大成的勢力在江南日益壯大。
麵對這場前所未有的大勝,史大成激動萬分,他決定舉行盛大的慶功宴,犒賞三軍,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慶功宴上,美酒佳肴,歡聲笑語。馮淵與史湘雲自然一同出席,分享這勝利的喜悅。
史大成在眾將麵前,毫不吝嗇的讚揚馮淵,稱讚他運籌帷幄,決勝千裡,是當之無愧的奇才。隨後神情莊重的宣布,正式任命馮淵為闖王大軍的軍師,總攬軍中一切事務。
這一任命,使得馮淵的地位瞬間超越了保齡侯史鼐和忠靖侯史鼎,成為軍中僅次於史大成的二號人物,儼然已經是大軍的副帥。
而在場的眾將,親眼見證了馮淵火燒清軍糧草,指揮殲滅十萬清軍的巨大戰功,對他的能力和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因此對於史大成的這個提議,心悅誠服,並無異議。
酒席宴上,史大成環顧四周,帶著一絲神秘的笑容說道:“諸位將士,你們可知咱們這次大勝,所獲得的最珍貴的戰利品是什麼嗎?”
帳中眾將紛紛熱烈的提出了自己的各種猜測,有的說是繳獲了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有的說是獲得了數不勝數的糧草輜重,還有的說是俘虜了大量的清軍降兵。各種各樣,五花八門,卻都被史大成微笑著搖頭否決。
正當眾將一頭霧水之時,馮淵卻站起身來,神情從容的說:“依本將之見,可是那繳獲清軍的上萬套盔甲兵器?”
史大成眼前一亮,豎起大拇指稱讚道:“還是馮軍師最明白老夫的心意。想當年山海關一戰,我軍損失慘重。老夫痛定思痛,才深刻的明白了農民軍與精銳騎兵之間的巨大差距。這要打造一支精銳之師,沒有盔甲戰馬簡直是癡人說夢。”
緊接著史大成又回憶起了當年滿清入關時的情景,有感而發的說:“想當年滿清就是靠著區區十八副盔甲,便一舉奠定了這大清的基業!如今咱們有了這上萬套盔甲,就能訓練出上萬精銳的鐵甲軍。成就一番豐功偉業又有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