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之塔”從強製執行者轉變為沉默觀察者的消息,如同一場席卷整個守望者聯盟的思維風暴。震撼、後怕、繼而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與使命感,取代了短暫的慶幸。他們不再僅僅是星海的探索者或內部的協調者,而是肩負著向一個冰冷宇宙機製證明文明價值的“被觀察者”。
戴因、喬芬達、顧凡的回歸,帶來了更完整的真相——關於“觀察者”、“傾聽者”、“暗影主宰”的古老糾葛,以及“秩序之塔”那令人窒息的“管理邏輯”。聯盟最高議會經過激烈而慎重的討論,最終通過了由戴因主導製定的《文明自律與發展白皮書》,亦稱“守望者憲章”。
憲章的核心隻有一條:在無限探索中保持敬畏,在追求力量時恪守責任。
具體措施迅速鋪開:
·規則研究倫理委員會成立,對所有可能觸及宇宙底層規則、影響範圍超過單個星域的研究項目進行嚴格評估。顧凡被聘為首席顧問,負責用他的“定義”權能協助建立規則實驗的“安全沙盒”。
·跨文明技術共享平台全麵升級,旨在彙聚所有文明的智慧,尋找更高效、更環保、對規則擾動更小的能源利用與空間航行方式。喬芬達負責協調各文明時間技術專家,研究如何更精準地預測和規避時間線擾動。
·“可能性邊疆”計劃啟動,在聯盟邊緣劃定特定星域,允許進行有一定風險的規則實驗和技術開發,但必須處於多重監控和應急預案之下,如同一個可控的“高壓實驗室”。
·對“暗影主宰”的警戒提升至最高級彆,聯盟所有偵測設備都調整了參數,搜尋其可能潛伏的痕跡或新的能量虹吸裝置。同時,外交使團被派往更多未知位麵,旨在建立更廣泛的聯係,共同應對可能的外部威脅。
戴因本人則進入了半隱居狀態,大部分時間留在起源之殿深處。她需要徹底消化與“秩序之塔”意誌對抗的收獲,更深層次地融合定界石中的“傾聽者”權限與艾爾娜的傳承。她隱隱感覺到,定界石的功能遠不止於此,它或許能成為與“觀察者網絡”進行更深入溝通的橋梁,甚至……在未來某個時刻,成為重新定義“管理協議”的籌碼。
喬芬達身上的跳脫氣質沉澱了許多。他開始係統性地整理自己關於時間之力的感悟,並開設了麵向聯盟所有潛力種子的“時間感知”課程。他發現,當不再僅僅將時停視為戰鬥工具,而是作為一種理解世界運行節奏的媒介時,他的能力似乎觸碰到了更深層的奧秘。
顧凡則徹底迷上了“科技”與“玄學”規則的交叉研究。他整天泡在圖書館和實驗室,試圖用賽博世界的編碼邏輯去解析靈能符文,或者用“定義”權能去優化能量傳導效率。他聲稱要找到一條“能耗更低、效果更炫”的規則應用之路,雖然他的實驗時常導致小範圍的、口味隨機的能量降雨,但不可否認,他的某些“奇思妙想”確實帶來了突破。
數年過去。
聯盟並未因“自律”而停滯,反而進入了一種更加健康、更加蓬勃的發展階段。規則研究在安全框架內取得了多項突破,跨文明合作解決了數個曾經看似無解的資源與環境難題。那六個“源初道種”葫蘆,被安置在起源之殿的核心,它們散發的純淨道韻成為了最好的規則穩定器與靈感源泉,吸引著無數求道者前來感悟。
“秩序之塔”始終沉默地懸浮在遠方,如同一位嚴厲的考官。但聯盟內部的監測數據顯示,規則環境保持了動態的穩定,並未出現塔所警告的“規則風暴”跡象。他們正用自己的行動,一步步證明著“高活躍度”與“高自律性”可以並存。
這一天,戴因從深層次的冥想中醒來。她走到觀星台,看著下方生機勃勃的學院都市,星港中往來如織的艦船,以及更遠方那無數閃爍著文明之光的星係。
喬芬達和顧凡不知何時也來到了她身邊。喬芬達手裡還拿著給新學員設計的時間感應訓練裝置草圖,顧凡則頂著一頭被電焦的頭發,顯然剛經曆了一次不太成功的實驗。
“老大,看那邊,”喬芬達指著星空下一處新開辟的“可能性邊疆”星域,那裡正進行著一項大型空間結構穩定實驗,柔和的光芒如同新星誕生,“咱們好像……乾得還不賴?”
顧凡打了個哈欠,揉了揉發黑的眼圈:“至少沒把‘考場’炸了,還給‘考官’省了心。就是這‘觀察期’有點長,跟等遊戲公測似的。”
戴因看著他們,又望向那深邃的、蘊含著無限可能與危險的星空,嘴角微微揚起一個清淺而堅定的弧度。
“路還很長。”她輕聲道,“‘暗影主宰’尚未伏誅,‘觀察者’的意圖仍需揣摩,宇宙的奧秘依舊無窮。但這片星空,值得我們用一切去守護,去探索,去……向它證明,文明的光輝,絕非錯誤。”
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層層維度,看到了那停滯的“虛無之壁”,看到了那沉默的“秩序之塔”,也看到了那潛藏在陰影中的貪婪目光。
守望者的紀元,已然開啟。
這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更加波瀾壯闊的……開始。
喜歡失足皇女?也要手拿ak?請大家收藏:()失足皇女?也要手拿ak?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