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雲端也率眾出殿。
令狐玄翊不敢怠慢,緩緩抽出長劍道:“舅舅用什麼兵刃”?
向雲端笑道:“我就空手接著便是”。倒不是向雲端托大,一是以他的功力確實不需要兵刃了,飛花摘葉,草木皆兵,他舉手投足皆勝過尋常兵刃。二來他深知令狐家劍法通神,任何兵刃都難取勝。唯有拳腳功夫才是對方短板。所以故作大方,在氣勢上壓玄翊一頭。
令狐玄翊仍不敢大意。當下默運易筋經神功護住心脈、丹田,先保護好自己,爭取多接幾招。同時催動武當純陽無極功駕馭獨孤九劍,一招起手式緩緩攻了過去。
向雲端知道獨孤九劍向以快著稱,見令狐玄翊第一劍來的緩慢,也是佯攻,知道玄翊是在講禮,表示尊重。當下施展昔日白眉鷹王仗以成名的大力鷹爪功將令狐玄翊長劍撥開,並道:“玄翊不必講禮,俗話說戰場無父子”。
玄翊口中應道:“是”。手中長劍頓時化成一片閃電般,連襲向雲端全身十九大穴位。
向雲端見狀也不得不暫避其鋒芒。隻見他身法似隨心所欲,隨風而動。令狐玄翊的劍尖還沒完全刺出,但向雲端的身體已然飄走,他的身體總保持在玄翊的劍氣攻擊範圍之外那麼一點點。這就像獨孤九劍的料敵機先,事先作出了應對方式。但獨孤九劍每一招蘊含幾百種變化,甚至是無招勝有招,向雲端又怎麼可能知道令狐玄翊的劍尖指向何處?這完全是因為向雲端功法超然,全身發膚甚至每個毛孔都在感知危險,身體在第一時間就產生了規避的本能。而他的身體在“乾坤挪移混沌歸墟決”的升華下,已超越人體極限,違背物理法則,已臻天人合一,身隨心動之境界。
這是玄翊出道首次對上天下一等一的高手,雖然之前的黎元雄、厲百骸、黑山夜梟等等都算是江湖中頂尖存在了。不過他們都是仗著或者功力深厚,或者招式奇特,或者經驗豐富,或者手段詭譎,但都是有跡可循,有短板、有破綻。他們還停留在武術的境界,追求的一招一式,追求的是快、準、狠,追求的是兵刃上的鋒利和奇特。而向雲端已是步入武道的境界,講究的是人的精氣神與天時地利的融合,講究的是利用一切內外條件包括對方的力量來戰勝對方。玄翊心中估計那黎元雄、厲百骸、黑山夜梟三人加起來都不是向雲端的百招之敵。
都說旁觀者清,此時旁觀者也不乏高手,但他們也看不清分清了,因為不是一個境界。
令狐玄翊用的是幾百年來公認的天下第一的劍法,還集齊少林、武當兩派鎮派內功於一身,隻可惜修煉時間太短,還達不到融會貫通,甚至有點貪多嚼不爛的弊端。而向雲端一個武道天才,集明教、日月神教幾百年去蕪存菁的幾十種功法於一身,加上他浸淫三十年的修練,並自創“乾坤挪移混沌歸墟決”這種將自己身體、精神、心理與時間、空間、地勢完美融合並且超越人類體能、認知極限的功法。
令狐玄翊自知不是對手,加上知道向雲端還不至於要自己的命,當下也不管多少招,不再防守,隻管拚儘全力以命相搏。
向雲端自然已看出令狐玄翊身懷少林、武當兩派之長,而獨孤九劍也確實不愧是兵器之王、招式之神。自己如非要破對方劍招,還真做不到。幸好此子年齡尚幼,心智手段均還稚嫩。否則將來前途無量,必將成為自己一統天下的最大阻力。
向雲端不斷變幻招式,昔年明教白眉鷹王的大力鷹爪功,韋一笑的寒冰綿掌,謝遜的七傷拳,範遙的無影腿,楊逍的彈指神通,甚至乾坤大挪移,吸星大法都用上了,眼見已然到達到四十七招了。向雲端也不想玄翊輸的太難看,所以拖到五十招快到,才不再藏拙。
隻聽他猛的一聲長嘯,他以謝遜的“獅吼功”發出震耳欲聾的嘯聲,嘯聲直衝雲霄。周圍功力稍弱之人皆已雙腿發軟,頭昏眼花,跌坐在地,功力深湛精純之人如上官雲、木盛、鮑大楚、鮑不凡、華國雄、陳最、唐逸風等也已身形晃動、氣血翻湧,甚至眼花耳鳴。這還是向雲端保留了實力,沒有全力施為,怕傷害到玄翊和日月神教教眾。
這獅吼功是金毛獅王謝遜自創,與佛教的獅子吼不同。佛教獅子吼主要是用於震懾、棒喝、喚醒敵人。謝遜的獅吼功純屬擾敵、殺敵。當年謝遜在王盤山一聲大吼,將在場天鷹教眾及一眾江湖人士不是震傻就是震死。就連功力與他差不多的武當張五俠要不是謝遜事先提醒加以防備,一樣會被獅吼功所傷。可見獅吼功的霸道與威力。
令狐玄翊本人更是首當其衝,雖有易筋經和純陽無極功護體,仍然不自覺的氣息一窒,身形一頓。高手相交,哪容有失?向雲端立刻施展“乾坤挪移混沌歸墟訣”,將玄翊手中攻向自己的長劍移向一邊,讓他刺空。他自己整個人的身體瞬間出現在玄翊身前,在玄翊肩上輕拍兩下,又瞬息之間出現在三米之外。玄翊當時隻覺得自己周身被一股強大力量圍困、包裹,手腳、身體像被看不見的繩索捆綁,又像是整個人被陷沼澤,稍一動作,就覺得非常吃力、緩慢致極。所以他被拍肩膀,根本來不及反應,毫無應對能力。旁人更是看都沒看清楚場中變化。
向雲端雙手負後,看向令狐玄翊道:“小小年紀,有此武功,著實難得。假以時日,必然武林稱尊”。
令狐玄翊急忙抱拳行禮道:“多謝舅舅手下留情。玄翊認輸”。
向雲端道:“我不用全力也難贏你。江湖上能讓我用儘全力的人應該不足五人。你如今才十七歲,已然是了不得的成就了。盈盈有子如此,我也為她高興”。
向雲端又對眾人道:“看來還是要打下一場。就先從兩邊武功最低之人比起吧,好讓玄翊歇一歇”。
日月神教走出一個年輕人,正是玄武法王秦偉邦之二公子,厚土旗掌旗使秦鬥。
秦鬥長相和秦偉邦如出一轍,高大英俊,氣宇不凡。
秦鬥對四周抱拳道:“在下秦鬥,武功在上次劫鏢任務中墊底,還請各位前輩英雄指教”。
計無施也走到人群中間,對秦鬥拱手道:“在下計無施,也是墊底。由我來接秦旗使高招”。
喜歡一劍封候請大家收藏:()一劍封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