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彌沒接到通知,就一直帶著四人在少林寺各處參觀禮佛,好在少林寺足夠大。
在快到中午了,隻見一位年約五十,身材高大,滿麵紅光,神態威嚴的大和尚來到幾人麵前,小沙彌連忙對大和尚躬身行禮:“見過首座”。又忙向玄翊四人介紹:“這位是本寺戒律院首座,也是方丈大師的大徒弟國檁大師”。
四人見戒律院首座親自來迎接,急忙向國檁大師躬身行禮。連小無憂也學著大人的樣子向大和躬身合十行禮。
國檁大師對小沙彌道:“你先下去吧”。
又對玄翊四人道:“方丈師父和方證大師伯已在禪房等候,諸位請跟我來”。說罷轉身前麵帶路。
在一間簡樸的禪房裡,方證大師和現任方丈方生大師都在等著玄翊幾人。玄翊拉著小無憂一起給二位大師行起跪拜大禮。計無施、黃天霸也是早幾年在梅莊盈盈三十大壽上見過方證方生的,二人向二位高僧也是深深鞠躬行禮參拜。
方證大師雖已年逾九十,但還是一如既往的身體強健、精神抖擻、氣度和藹、滿臉慈祥;方生大師如今貴為少林寺方丈,自有一股威嚴氣勢,但他為人本來謙和厚道,自然也是讓人感覺如沐春風。
二位大師待眾人行禮之後,抬手讓他們也在蒲團上坐了下來。
玄翊首先代自己父母又向二位大師問好。然後才向方證方生兩位大師著重介紹了“小猴孩”林無憂的來曆。並順勢講起了自己與丐幫結仇的經過。當方證大師和方生大師聽到令狐玄翊一劍刺瞎三十多名一流高手,對玄翊大為讚賞。
方證大師道:“當年你父親在福州藥王廟一招“破箭式”刺瞎十五名嵩山派殺手。你如今一劍刺瞎三十多名一流高手。看來你的劍術已然勝過你父親當年太多了。如今你身負《易筋經》、《純陽無極功》兩大神功,恐怕當世能與你實力匹敵之人不超三人。隻是你對敵經驗太少,還得多加小心。需知行走江湖並不是全靠武功高。當年華山派風清揚風老前輩已然是武功天下第一,可是在華山派劍、氣之爭中被人算計,使他英雄無用武之地。就是因為他中計沒有出現在劍、氣之爭的大戰中,導致人才濟濟、高手如雲,當時已是一流大派的華山派一夜之間派中高手傷亡十之八九,直接淪為二流門派。也因為此事,風老前輩無顏麵對武林,自此意誌消沉,遂封劍歸隱,閉門思過。可惜了他一身震古爍今的武功修為,並未對國家,對百姓,對武林做出些許貢獻。自己也是鬱鬱不得誌,孤獨終老……好在後來,他碰到了你父親,慧眼識人,傳了《獨孤九劍》給你父親。你父親持劍扞衛了武林和平,平定了東方不敗、左冷禪、嶽不群帶來的幾次浩劫。就算是如今權勢滔天的錦衣衛,高手雲集的日月神教,都在虎視眈眈、蠢蠢欲動。想那北宮無我,向雲端二人也是因為武林之中有你父親這號人物,才不敢大肆為禍武林。如今道消魔長,怕你父親獨木難支。所以才希望你迅速成長,除魔衛道”。
方生也道:“如今幾大勢力都在觀望。日月神教希望我們白道能和錦衣衛先打起來,他們再坐收漁翁之利;而錦衣衛也希望我們白道能先打日月神教。才好讓錦衣衛保存實力一家獨大。所以近幾年都在隱忍,都在等機會”。
方生大師喝了口茶,好像是在等玄翊消化消化他剛才的話。
接著又道:“那丐幫乃白道武林第一大幫,曆來與少林武當並駕齊驅,為天下武林正道的中流砥柱。現任幫主解風為人也是俠義正直。隻是幫眾甚多,良莠不齊,加上解老幫主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可能在管理上欠缺周到。但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既然丐幫人做了惡,就要得到懲罰。我們少林寺自然也是要堅持正義,除強扶弱。隻是我們除惡之時,不能讓敵人鑽了空子。如果一旦我們白道武林內訌起來,得利的最終是魔教或錦衣衛。所以我們行俠仗義、抱打不平時要顧全大局,不能圖個人喜好,或逞一時之快”。
玄翊還不等方生大師說完就道:“難道為了大局,就能犧牲無辜弱小”?
方生大師道:“那倒不是。在佛家眼裡,眾生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隻是有取舍。比如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如果需要犧牲十人,才能救千人萬人,你怎麼選”?
令狐玄翊頓時語塞。
方生大師又道:“既然丐幫人犯了錯,肯定要得到懲罰。我們少林寺自然也是支持你的。隻不過我們懲罰惡人的方式並不是隻有打打殺殺。冤冤相報何時了?老衲的建議是不如由我少林修書一封給丐幫解老幫主,講明事情原委。隻要丐幫交出參與“采生折割”勾當的所有幫眾。要麼是交與官府,要麼是他們自己幫規處置。還要做出保證丐幫中人不再涉於“采生折割”類似的罪惡行徑。那我們就既往不咎。你看如何”?
玄翊道:“晚輩此上山主要是遵父母之命,也是晚輩自己正該來拜見二位大師,感謝大師對我們令狐家,以及對小子玄翊的信任與栽培。還有一件大事,就是這小孩被惡丐剝皮種毛,下藥毒啞,已然神智受損,五臟六腑,七經八脈俱已受傷,最多也不過三五年壽命。晚輩是想求兩位大師允許小無憂能修練少林寺的“易筋經”,隻有此法才能救他。至於丐幫之事,方丈大師怎麼說都行。畢竟小子人微言輕,去到丐幫,他們丐幫也不可能信我一麵之詞。到時候說不定還真要逼我以劍服人。真要挑起武林大亂,倒成我的罪果了”。
方證大師笑道:“好你個小滑頭,倒是像你父親的聰明滑頭,又有任大小姐的口齒伶俐,機智乖巧。你這樣一說,這小孩我們不救也不行了,要是不救他,我們還成見死不救的惡人不說,再被你去丐幫大鬨一場,反成我們少林之過。不過你也太小瞧我們少林寺了。《易筋經》再是無上的至寶,也要對人有益對人有用才算是真正的至寶。就像當年老衲決定傳你父親《易筋經》時說的,萬事都講緣,既然小無憂不學《易筋經》就得死,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自然他就是與《易筋經》有緣;其二緣,就是他能認識你,又能活下來並且來到了少林寺,那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其三,老衲也希望小無憂長命百歲,學得高超武藝,將來助你一臂之力。畢竟玄翊你肩上擔子可不輕啊,將來武林正道的太平安穩就全靠你們年輕人了”。
喜歡一劍封候請大家收藏:()一劍封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