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天色陰沉。
風雲寨寨門悄然打開。一支裝備精良、士氣高昂的隊伍魚貫而出,沿著隱秘的山路,如同一條沉默的巨蟒,向著雙山鎮方向快速潛行。
戰士們穿著迷彩作戰服,背著沉重的行囊和武器,腳步輕快而堅定。
新換的軍靴踩在積雪和凍土上,發出沉悶而有力的聲響。
狙擊手們抱著心愛的帶鏡長槍,格外小心。
扛著rpg火箭筒的劉黑娃等人,更是成了隊伍裡的焦點。
後勤隊牽著五匹驢子,驢背上馱滿了補給子彈和火箭彈彈藥。
蕭然和李振彪走在隊伍中間,不時低聲交流幾句。
傍晚8點時分,隊伍抵達雙山鎮北外圍一片茂密的枯樹林。
這裡距離鎮子約有一公裡,正是絕佳的潛伏點。
戰士們迅速分散隱蔽,就著水壺裡的涼水啃著乾糧,默默在黑夜裡等待。
無人機悄然升空,在暮色的掩護下,如同幽靈般飛向雙山鎮上空,將清晰的俯瞰畫麵和熱源分布實時傳回蕭然手中的控製器屏幕。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夜幕如同巨大的黑幕籠罩了大地。
寒風更烈,吹得枯枝嗚嗚作響。雙山鎮亮起了稀疏的燈火,探照燈的光柱在鎮子外圍和路口來回掃射,如同魔鬼的眼睛。
北麵進入鎮子的兩條要道口,兩個新建的碉堡在夜色中如同蹲伏的巨獸,黑洞洞的射孔透出森然寒意。
對講機裡傳來猴子壓低的聲音:“連長,各組已就位!狙擊組視野良好!”
“無人機監控正常,熱源清晰,外圍未發現異常增兵。”無人機操作員報告。
現在,抗日同盟軍擁有了軍用對講機,在山區可以達到15公裡的通話距離,在平原地帶,最遠可以達到50公裡的通話距離,而且不需要中繼基站。
軍用對講機係統極大增加了各支隊伍之間的相互協調和指揮功能,同時,可以進行情報的實時傳遞。
兩個排的士兵以及指揮官,都對擁有這種新型的作戰模式感到無比的自豪。
蕭然看著手表,熒光指針指向晚上8點58分。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氣,眼神銳利如刀。
“各小組注意,按計劃行動!狙擊組,清除哨兵和探照燈!攻擊倒計時…開始!”
命令如同無形的電流,瞬間傳遍所有戰鬥人員。
狙擊組陣地:
張騫和王鐵柱潛伏在東側山坡的亂石堆後,全身覆蓋著偽裝網,與岩石融為一體。
張騫說道“我負責乾掉探照燈,你負責消滅哨兵,怎麼樣?”
“好勒!”王鐵柱應道。
“開工,乾活了!”張騫的svd穩穩架著,八倍鏡的十字線就已經牢牢套住東碉堡頂部那個來回轉動的探照燈操作手。
“風速2級,偏右,密位修正半格…”張騫低聲報出參數,聲音平穩得沒有一絲波瀾。
“收到。”王鐵柱的槍口則對準了碉堡下方陰影裡,一個隱約人影——那是暗哨。
不過,狙擊小組都配備了一具紅外熱成像儀,在夜晚,這個暗哨就如同是一個火爐一樣,呈現在紅外熱成像儀麵前,根本不具有任何隱蔽性。
西側方向,趙小虎和孫滿倉同樣屏息凝神,目標鎖定西碉堡的探照燈和哨兵。
李二牛和鄭老蔫則占據著鎮子外一處廢棄磚窯的製高點,槍口指向鎮內可能出現的鬼子巡邏隊和機槍點。
晚上9點整!
砰!砰!……
六聲幾乎重疊在一起的、經過消音器處理的沉悶槍響,如同死神的歎息,驟然撕裂了寒夜的寂靜!
東碉堡頂上的探照燈操作手腦袋猛地向後一仰,探照燈光柱瞬間歪斜、熄滅!幾乎同時,碉堡陰影裡那個抽煙的暗哨像被重錘擊中,悄無聲息地癱倒。
突如其來的黑暗和哨兵死亡讓碉堡內一片混亂。鬼子兵驚恐地叫喊著。
“八嘎!敵襲!探照燈呢?哨兵呢?”一個粗嘎的聲音怒吼著,正是負責這個碉堡的軍曹小林勇。他參加過淞滬會戰,是個老兵痞。
“不要慌!機槍手!對準路口盲射!封住道路!擲彈筒!準備!”
“哈依!”慌亂的鬼子兵在他的吼叫下稍微鎮定。一挺歪把子機槍對著漆黑的路口瘋狂掃射起來,子彈打在凍土上噗噗作響。另外兩個鬼子手忙腳亂地給擲彈筒裝彈。
“照明彈!快打照明彈!看看敵人在哪!”小林勇繼續吼道。
一個鬼子兵剛摸到照明彈發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