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26日。
單冠灣的濃霧中,六艘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翔鶴、瑞鶴——如同幽靈般起錨。
這支由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及潛艇拱衛的鋼鐵鯨群,搭載著414架戰機,劈開北太平洋的怒濤。
旗艦“赤城號”的作戰室內,南雲忠一中將指尖劃過海圖上的珍珠港坐標,聲音低沉如冰:“無線電靜默至最後一刻。若遇商船…立即擊沉!”
1941年12月2日,日本航空母艦收到了“攀登新高山1208”的密電。這意味著進攻珍珠港將在12月8日,也就是美國時間12月7日開始。
赤城號甲板上,飛行隊長淵田美津雄中佐反複校準航圖。
寒風中,機械師將魚雷尾翼裝上木質穩定鰭——這是源田實參謀的瘋狂發明:針對珍珠港12米淺水的“自殺式改裝”。
一名飛行員顫抖著撫摸機腹的“800kg穿甲彈”,低聲問:“前輩,我們能回來嗎?”航空聯隊長淵田厲聲打斷:“帝國興亡,在此一搏!”
12月7日晨530,赤城號在狂浪中劇震。
南雲忠一將白布頭帶係於淵田額前:“諸君,天佑神國!起飛,天皇板載!”
引擎轟鳴撕裂海霧,183架戰機如蝗群升空。
加密頻道中傳來淵田命令:“全體注意!保持編隊高度3000米,雲層掩護!”
板穀茂少佐零式護航隊長:“前方發現民用客機!是否擊落?”
淵田決絕回複:“執行‘z計劃’第三條——清除一切目擊者!”
四聲短促機槍響後,泛美航空“菲律賓飛剪號”客機拖著火墜入深海。
702,歐胡島雷達站屏幕光點密布。新兵約瑟夫·洛克驚呼:“北方132英裡,機群超50架!”
泰勒中尉啜著咖啡嗤笑:“那是b17從本土飛來。小子,彆把早餐咖啡嚇灑了!”
接下來的時間裡,所有人詭異的將這些飛機沒有當做一回事。
美國時間12月7日淩晨,六艘日本航空母艦上的183架飛機組成的第一攻擊波騰空而起,向珍珠港撲去。
與此同時,早就在珍珠港外待命的五艘袖珍潛艇也伺機潛入珍珠港內。
755,淵田駕駛的戰機已經能夠俯瞰福特島——八艘戰列艦如鐵棺靜泊。他猛推操縱杆俯衝,嘶吼貫穿頻道:
淵田:“全隊突擊!ト?ト?ト!虎!虎!虎!)”
村田重治少佐魚雷機隊長在無線電中命令到:“板穀隊壓製防空炮!我隊貼海30米——投雷!”
755825第一波死亡之吻降臨。
珍珠港內水麵下一條條水龍串起。
西弗吉尼亞號左舷連中六條魚雷。
艦長班寧上校雙腿被炸飛,仍倚舵台嘶吼:“注水平衡!保住炮塔!”海水湧入時,少年水兵威拉德·康納用身體堵住破口,瞬間被壓成肉泥。
俄克拉荷馬號被三條魚雷撕裂側舷。艦體傾覆瞬間,艙內傳來敲擊鋼板的摩爾斯電碼“…-…sos)”,400名水兵在黑暗中溺斃。
亞利桑那號前彈藥庫被800公斤穿甲彈引爆。
重達千噸炮塔騰空而起,火球吞噬1177人。幸存者約翰·安德森從油海中爬出,嘶聲哭嚎:“那不是戰艦,是焚屍爐!”
直到8點過十分,美軍才從最初的慌亂中,反應過來進行絕境反擊。
黑人廚師多裡斯·米勒將重傷的艦長拖離“西弗吉尼亞號”指揮台。
目睹機槍手被彈片削去頭顱,他撲向12.7毫米機槍對空狂掃,彈鏈跳動如赤蛇。
一架俯衝的“九九式艦爆”當空解體,日軍飛行員高橋赫一屍骸墜入火焰。注:米勒因此戰成為首位獲海軍十字勳章的非裔士兵)
但是反抗的效果微乎其微,美軍並沒有形成有組織的反擊。
就在850到945,第二波絞殺已經來到:。
飛行聯隊長淵田親自駕駛著轟炸機已經飛臨珍珠港岸上的基地:“第二波目標:船塢!江草隆繁隊,粉碎他們的船塢。”
江草隆繁少佐是俯衝轟炸隊長:“明白!瓦爾隊,垂直俯衝——目標內華達號!”
內華達號艦尾中彈,輪機艙蒸汽噴爆。水兵托馬斯·裡根赤腳衝進火海關閉閥門,雙腳烙出白骨卻保住了動力。
該艦成為唯一衝出港的戰列艦。
加利福尼亞號則是連吃兩枚魚雷,燃油泄漏引發海麵火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