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其昌《溪山清遠圖》水墨立軸,筆意疏朗,墨色蒼然。
清乾隆白玉雕雙魚銜蓮紋如意,玉質溫潤,雕工精湛。
明晚期黃花梨嵌百寶花鳥紋筆筒,木質油潤,鑲嵌精巧。
元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紅釉鮮豔,發色純正。
……
然而,所有人的目光最終都死死釘在了一隻小杯子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杯子不過一掌可握,胎體輕薄透光。
杯壁之上,以青花勾勒輪廓,填以紅、黃、綠、紫諸色,繪著一隻昂首紅冠雄雞、一隻低頭覓食的母雞,以及三隻毛茸茸的小雛雞,在洞石花草間嬉戲,筆觸細膩靈動,色彩鮮亮柔和。
“這,這,這真的是成化鬥彩雞缸杯……”周老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真品……絕對的真品啊!今天竟然親自看到了!”
“不過,李老你看,這裡有一個黑點,應該是一件次品。按道理,這是專供皇室用的禦用之物,次品應該被銷毀的,民間私藏是殺頭誅九族的大罪。但是這一隻竟然真的被人私藏民間!據我所知,這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隻非禦用鬥彩雞缸杯!值錢,而且值大價錢了!”
蕭然一聽就知道,就像我們的紙幣。錯版的,或者是有殘缺字樣的,反而會值更多錢,是一個道理。
展廳裡一片死寂,隻剩下粗重的呼吸聲。
直很平靜淡然的美女林薇,這時候也激動地站起來,眼睛緊緊盯著這個小杯子。
成化鬥彩雞缸杯,明代禦窯巔峰之作,存世稀少如鳳毛麟角。
據考證,全世界公藏於各大頂級博物館的完整器僅十餘件,私人收藏領域更是屈指可數,每一件現世都足以震動全球收藏界,其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堪稱瓷器領域的皇冠明珠。
目前,傳說大陸之外珍藏成化鬥彩雞缸杯的世界著名博物館有:台北故宮博物院、倫敦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及日內瓦鮑氏收藏。
其實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原始功能是成化皇帝與妃子的禦用酒杯,而並非茶具。
目前學術界和收藏界的主流觀點認為,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存世完整真品約為17隻,主要分布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海外博物館和私人收藏中。
雞缸杯真品數量與分布。
根據權威統計和博物館記錄,鬥彩雞缸杯真品的分布如下:??
?台北故宮博物院?:十隻,1949年文物南遷時帶過去的。
?海外博物館?:三到四隻。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隻,殘損狀態。
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一隻。
瑞士鮑氏東方藝術館收藏一隻,1995年地震中受損修複。
?私人收藏?:四隻。
香港收藏家區某持有一隻。
大陸劉姓商人2014年以2.8億港元在蘇富比拍得一隻。
另有兩隻曾為仇某收藏,如今已下落不明。
爭議與鑒定差異來源有以下幾點:
?北京故宮原藏?:曾被認作真品的兩隻,2016年經專家重新鑒定為康熙仿品。??博物館?:館方自定為康熙仿,而拍賣行認定為成化本朝真品。??
?數量方麵差異原因?,主要是來自後朝仿品如康熙、乾隆時期與原作極為相似,鑒定困難。??
部分文獻稱“19隻”包含後朝仿品,實際公認真品為17隻左右。??
鬥彩雞缸杯稀少的原因主要是其禦用性質?。
這種杯子就是專為成化帝與萬貴妃燒製,次品則全部砸碎掩埋,禁止流入民間。??
而且生產工藝已然達到極限?,鬥彩需經1300c高溫兩次燒製,成品率極低,胎壁薄如蟬翼僅0.51,特彆容易破碎,而且運輸過程中也難以保存。??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曆史動蕩?原因,清末至民國戰亂導致文物外流,部分鬥彩雞缸杯輾轉流落至歐美。??
喜歡抗日之紅色空間物流請大家收藏:()抗日之紅色空間物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