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嶺北山陡峭的山脊線後,號子聲和騾馬的響鼻混雜。
獨立團的戰士們兩人一組,肩扛手抬,將沉重的107火箭炮分解部件艱難地向山頂預設陣地搬運。
粗長的定向管、沉重的底座、鐵質的發射架…汗水浸透他們的灰布軍裝,在早春的寒風中蒸騰起白氣。
工兵鍬在反斜麵的凍土上奮力揮動,鏟平地麵,夯實地基。
四門107火箭炮的部件被迅速組裝,粗壯的炮管昂起,指向山下那片開闊的野狐嶺平原。
炮長們拿著望遠鏡和簡陋的測距儀,對著山下預設的坐標區域反複比劃,大聲報出調整參數:“方位角,左三個密位!”“高低角,減二!”炮手們迅速轉動方向機和高低機,沉重的炮身發出金屬摩擦的輕響。成箱的107毫米火箭彈被扛上山,整齊碼放在發射架旁。
距離火箭炮陣地幾百米的下方緩坡,是十二門56式82毫米迫擊炮陣地。
炮位已經挖好,駐鋤深深紮入凍土。炮手們正將沉重的座鈑壓進炮坑,安裝炮架,調整水平氣泡。
黃澄澄的迫擊炮彈從木箱裡取出,引信保護帽被小心擰下,堆放在炮位旁觸手可及的地方。
狙擊手們像幽靈般散開,在岩石縫隙、枯樹根部尋找最隱蔽也最致命的射擊位置,用布條仔細纏繞槍管消除反光,調整著瞄準鏡的焦距和密位。
步兵們沿著山脊線奮力挖掘,工兵鍬翻飛,泥土四濺。一道道之字形的戰壕初具雛形,一個個貓耳洞在戰壕壁掏挖出來。
機槍巢的沙袋被迅速壘起,預留的射擊口對準山下平原。
清石口峽穀是一個長條形的峽穀,寬約1公裡,長約5公裡。
兩側的山體到處都是怪石嶙峋,山坡上的岩石縫隙稀稀拉拉長著一些灌木叢。
峽穀兩側的山崖上,同樣的場景也在上演。反斜麵迫擊炮陣地已經構築完畢,炮口陰森地指向天空。
狙擊手們披著偽裝網,與灰褐色的山岩融為一體,槍口紋絲不動。
特戰營的火箭筒手們正在挖掘加固的貓耳洞,沉重的40火和火箭彈被小心地藏在洞內。
特戰營營長侯亮平抹了把汗,跑到正在觀察穀底地形的蕭然身邊:“司令,是不是兩側穀口現在開始埋闊劍地雷?趁鬼子還沒來!”
蕭然放下望遠鏡,搖頭:“現在不埋。鬼子前鋒偵察兵眼睛毒,發現新翻的土或者絆線,打草驚蛇。”
他指向峽穀通向平原的出口,“等!等木村的鬼子主力全進了野狐嶺平原,跟咱們的主力交上火了,注意力全被吸引過去。那時候——”他做了個下切的手勢,“你帶人立刻行動,在青石口峽穀入口和狹窄處,把帶來的闊劍全給我埋上!絆發、遙控,混合布置。鬼子要是想從這口子逃回來,這裡就是他們的鐵棺材!”
“明白!”侯亮平眼中閃過厲色。
正在這時候,鬼子一支騎兵小隊12匹戰馬,從峽穀底部快速穿過,馬背上的鬼子用步騎槍,不時對兩側山穀進行射擊,但是沒有任何反應。
“全軍靜默!這是鬼子的偵察兵,讓他們通過!”蕭然在對講機中喬森下令。
這時,蕭然的對講機耳機傳來偵察兵急促而清晰的報告:
“洞幺洞幺!鷹眼報告!鬼子主力已過黑風口!木村兵太郎親自帶隊!兵力組成:第32師團142步兵聯隊、170步兵聯隊、第42炮兵聯隊!獨立混成第十旅團河野毅部,下轄第14、第15步兵大隊及旅團直屬炮兵隊!總兵力確認超過一萬五千人!”
“炮兵火力:第42炮兵聯隊攜帶75毫米山炮16門,75毫米野炮36門!獨立混成第十旅團炮兵隊攜帶75毫米山炮12門!”
“戰車部隊:第32師團戰車中隊,89式中型坦克6輛,95式輕型坦克4輛,共計10輛!”
“另外還有一個騎兵中隊約800匹戰馬!”
“行軍速度:急行軍!預計四十分鐘後抵達青石口!重複,四十分鐘後抵達青石口!完畢!”
幾乎同時,野狐嶺溶洞指揮部內,同樣的情報也通過軍用對講機送到了徐東海旅長手中。
黃客誠副旅長立刻對著對講機下達命令:“各指揮部!立刻彙報陣地準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