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蘇慧敏和周強來到了規模宏大的中南二手機電市場。在一個掛著“清倉處理”牌子的大倉庫前,他們見到了負責人。
負責人看到有客戶對這批老舊機床感興趣,心裡頓時活絡起來。
這批八十年代中期生產的機床,在他這裡堆了快七八年了,早就成了無人問津的破爛貨。
現在哪還有廠子用這種純手動的老古董?都是電腦控製的高精度機床了。
他正發愁怎麼處理這批占地方的鐵疙瘩,沒想到今天居然來了買家,這真是天上掉餡餅了!
老板暗自竊喜,打定主意無論如何也要把這筆生意做成。
他熱情地迎上來:“兩位老板,看設備?裡麵請!這批可都是好東西,當年國營大廠出來的,保養得沒話說!”
他引著兩人走進倉庫,指著那些布滿灰塵但依舊顯得沉甸甸的機床介紹:“這是車床,總共有65台;那邊是銑床,40台;磨床在那邊,60台;刨床56台。角落裡還有幾台鏜床和衝壓床,算是搭頭。”
周強默不作聲,走到一台車床前,仔細檢查導軌磨損情況,查看銘牌上的出廠日期,果然是八十年代中期產品,打開配電箱看線路,然後用力轉動主軸手輪,感受傳動。
“精度方麵怎麼樣?”蘇慧敏問。
負責人趕緊說:“精度您放心!這批機器當年可是精挑細選的。車床主軸徑向跳動保證在0.01毫米以內,銑床工作台平麵度誤差不超過0.02毫米每300毫米。不瞞您說,在同類手動機床裡,這精度算是到頭了,乾精密活都沒問題!”
周強檢查了幾台不同類型機床後,走到蘇慧敏身邊低聲彙報:“蘇經理,設備整體保養狀態尚可,導軌磨損在可接受範圍,傳動靈活,精度數據應該基本屬實。”
蘇慧敏心裡有底了,再次撥通蕭然電話彙報。
當蕭然聽到這批機床是八十年代生產的精密手動設備,並且精度能達到0.01毫米時,心中很滿意。
這簡直是瞌睡遇到了枕頭!
這種精度的手動機床,放在1942年,那就是超越時代的工業母機!
比當時國際上能接觸到的大部分設備都要先進得多!
有了它們,根據地的兵工生產能力和機械維修水平將得到質的飛躍!
他壓下心中的激動,對蘇慧敏說:“價格可以接受。但核心要求不變:必須每台通電試機,確保所有功能完好,能正常加工零件。這是硬性條件。”
蕭然頓了頓,補充了一句,語氣不容置疑:“還有,所有機床在交付前,必須把上麵的銘牌、廠標、出廠日期等所有能識彆來源和年代的標記,全部去除乾淨。一點痕跡都不能留。”
蘇慧敏雖然對這個奇怪的要求感到非常詫異——去除銘牌,這似乎沒什麼必要,但她沒有多問,立刻回答:“好的蕭總,我記下了,會按要求執行。”
掛了電話,蘇慧敏對負責人說:“價格可以。但我們有兩個條件:第一,每台設備必須通電試運行,確保都能正常運轉加工;第二,所有機床上的銘牌和標識必須全部去除乾淨。”
負責人聽到要試機,稍微猶豫了一下,但想到堆了七八年的庫存終於能清掉,還是爽快答應了:“成!就按您說的辦!我這就安排人接電,去銘牌!
三天後,蘇慧敏向蕭然做係統彙報。
“蕭總,采購進展順利。大米麵粉已開始到貨,檢驗合格。豬肉和豬板油明天開始配送。機床正在逐台試機並去除銘牌,預計後天完成。其他常規物資預計三天內基本到位。”
“效率不錯,辛苦了。”蕭然肯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