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化子坡前,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已然超越了嚴寒。
領到新裝備的戰士們,哪裡還顧得上身上嶄新的冬季迷彩軍裝和頭頂沉甸甸卻讓人安心的防彈頭盔?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如同被磁石吸引,牢牢地鎖在了自己手中那冰冷的、卻散發著無限魅力的鋼鐵造物上。
“嘿!瞧這槍身,這烤藍!比咱老家鐵匠鋪打出來的梭鏢亮堂多了!”
“班長,這快慢機在哪兒呢?咋切換單發和連發啊?”
“輕點!彆瞎捅咕!看著點說明書……呃,這字兒認不全啊,等會兒會有教官來教我們怎麼使用!”
戰士們三五成群,或蹲或坐,小心翼翼地摸索著81式突擊步槍的每一個部件,雖然生疏,卻充滿了無比的專注和熱情。
那鋥亮的槍油味,此刻聞起來竟比肉香還讓人沉醉。
而那些被挑選出來、配備了85式狙擊步槍的神槍手們,更是如同得了稀世珍寶。
他們往往獨自找個安靜的角落,將修長的槍身抱在懷裡,用配發的軟布一遍遍擦拭著光潔的槍管和那神秘而精密的瞄準鏡。
有相熟的戰友好奇地想湊過來摸一把,立刻會被他們如同護崽的母雞般擋住:
“去去去!你那粗手粗腳的,彆給我碰花了鏡片!”
“讓我瞅瞅嘛,就瞅瞅!”
“不行!這可是首長的眼睛!金貴著呢!等你啥時候打靶能十槍九十環以上,再說!”
溶洞入口處,另一種“技術革新”也在侯亮平的訓練下進行著。
幾台嶄新的叉車發出輕微的轟鳴,正在按照侯亮平的操作要領進行工作。
“對!就這樣!左手杆控製提升下降,右手杆控製門架傾斜!慢點,看準位置!”侯亮平站在一旁,對著坐在叉車駕駛座上的戰士喊道。
那戰士雖然緊張,額頭見汗,但操作卻是有板有眼。
隻見叉車靈巧地駛入溶洞深處,貨叉精準地插入一箱重達數百公斤的彈藥箱底,輕輕提升,然後平穩地倒車、轉向,將貨物運送到洞口等待的“征途”四輪運輸車旁放下。
整個過程,不過一兩分鐘。
而同樣的工作量,若是依靠人力肩扛手提,至少需要四五名壯勞力忙碌好一陣子,還得累得氣喘籲籲。
一箱箱的槍支,一箱箱黃澄澄的子彈,乃至成袋的糧食,在叉車高效的工作下,被迅速轉運出來,裝上各類車輛,然後絡繹不絕地駛離。
整個物資分發的效率,比起以往靠人海戰術搬運時,提升了何止數倍?
站在高處的啟明同誌和彭老總將這一幕儘收眼底。
彭老總忍不住嘖嘖稱奇:“了不得!真了不得!這圓頭圓腦的鐵蛤蟆車看著怪模怪樣,乾起活來可真是一把好手!這得省下多少人力,節省多少時間!”
蕭然站在一旁,適時地解釋道:“首長,這就是科技的力量,或者說,是先進工具帶來的生產力解放。
有了合適的機械,一個人就能乾以前幾十個人都乾不完的活,而且乾得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