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分田凝聚人心_重生之亮劍1926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亮劍1926 > 第54章 分田凝聚人心

第54章 分田凝聚人心(1 / 2)

張剝皮的腦袋剛掛上柴山堡的門樓,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似的,飛遍了周邊七十二個村子。

王、趙、劉三家地主的宅院當晚就亮起了徹夜不息的燈籠,管家們踩著露水穿梭在青磚路上,把佃戶們連夜叫到祠堂——與其說是議事,不如說是逼他們站隊。

“姓張的不識時務,落得這般下場是咎由自取!”王地主坐在太師椅上,手指撚著翡翠扳指,聲音發顫卻強撐著鎮定,“但咱們三家不同,祖祖輩輩在此地積德行善,豈能讓紅匪壞了根基?”

王地主話沒說完,趙地主的兒子就摔碎了茶碗:“爹!彆跟他們廢話!張剝皮的糧倉都被分了,再等下去,咱們家的地契就得跟那些賬本一樣進火盆!”

劉地主一直沒說話,直到後半夜才顫巍巍掏出一封電報——那是他托省城親戚拍給g民黨軍駐潢川旅部的求救信。

“旅部回話了,”劉地主盯著燭火裡跳動的火苗,“說三天內派一個團過來‘清剿’,但前提是……咱們得先撐住三天。”

這話一出,祠堂裡頓時炸開了鍋。

有人說要把佃戶們的農具全收了,斷了紅軍的幫手;有人主張把糧食藏進地窖,讓紅匪來了也白跑;最狠的是趙地主,直接拍桌子要學張剝皮搞大民團:“我家庫房裡還有二十杆鳥銃,再讓每戶出一個壯丁,湊夠三百人守著炮樓,不信擋不住那幾百紅匪!”

可他們沒算到,李雲龍早就派人盯著這三家的動靜。

當天夜裡,王二柱帶著兩個戰士喬裝成挑夫,混進了王家村的集市。

賣菜的老漢悄悄塞給他們一張紙條,上麵畫著王家炮樓的位置和守衛換崗的時辰;打穀場邊的婦人假裝喂奶,低聲說趙地主家的糧倉後牆是新砌的,一推就倒。

這些消息彙總到李雲龍手裡時,他正用張剝皮家的酒壇子泡腳:“告訴周書記,這三家急著搬救兵,正好給咱們騰了空子——先端趙家的炮樓,那小子不是愛舞刀弄槍嗎?讓他嘗嘗紅軍的厲害。”

紅三十一師的三百多人,此刻正分散在柴山堡周邊的山林裡。

李雲龍站在曬穀場的石碾上,看著戰士們擦拭槍支——這些槍有漢陽造,有老套筒,甚至還有幾杆鳥銃,但每個人都擦得比自家飯碗還亮。

“都給我聽好了!”李雲龍扯開嗓子喊,“彆瞧著咱們人少,論打仗,一個能頂g民黨軍三個!”

站在最前排的王二柱“啪”地立正,露出胳膊上的傷疤:“連長說得對!上次打張剝皮,咱們三十人就端了他的炮樓,那些民團見了咱們就像耗子見了貓!”

王二柱這話沒吹牛,紅三十一師的戰士大多是苦出身,要麼是被地主逼得家破人亡,要麼是從g民黨軍裡逃出來的——他們不是為了軍餉打仗,是為了自己能有一畝地、能讓家裡人吃上飽飯。

周逸群蹲在地上,手裡的樹枝在泥土上重重劃過,將趙家莊、劉家屯的輪廓畫得更分明些,又抬頭看向圍坐的新兵,聲音帶著沉甸甸的力量:

“弟兄們低頭看看這圖——趙家莊的地,祖祖輩輩是莊裡人刨出來的,可如今丈量土地的冊子上,戶主全寫著‘趙老財’;劉家屯的糧倉堆得冒尖,那是屯裡人一滴汗一粒米種出來的,劉地主憑著幾紙地契,就把收成大半刮走,哪家沒在冬天餓過肚子?”

他把樹枝指向“土地”二字,加重了語氣:“《中國土地法大綱》第一條就說透了:所有封建地主占有的土地,不論大小、不論肥瘠,都得拿出來,按村裡的人口平均分配。趙老財家有百畝地卻隻種十畝,莊裡佃戶沒地種?不行!劉地主把糧囤起來高價賣?更不行!”

“再記著第二條:分地不分男女老幼,人人有份。以前說‘女子無田’,如今閨女、媳婦照樣能分到自己的地;剛出生的娃娃,地也得留著,這叫‘生有地、死退地’,保準人人有田種。”

周逸群再次用樹枝敲了敲“百姓”兩個字:“最要緊的是讓大夥兒明白,這不是‘搶’,是‘還’——土地本就該是耕種它的人所有,地主的地是幾代人用高利貸、強占搶來的,現在按大綱還到百姓手裡,天經地義!”

“咱們不光要幫著分地,還得教他們認大綱上的理:分了地,地契要寫自己的名,官府再不能幫著地主奪地;種出來的糧,除了自己吃,剩下的自己賣,誰也彆想再剝削!這才是大綱說的‘耕者有其田’——這就是咱們要給老百姓的指望,也是咱們打仗的根!”

一個臉上帶著稚氣的新兵舉手:“周書記,要是g民黨軍真的來了怎麼辦?”

周逸群指著遠處的山:“這鄂豫邊的山,就是咱們的陣地。他們人多,咱們就鑽林子;他們追過來,咱們就繞到他們後麵打伏擊。”

正說著,偵查員氣喘籲籲地跑回來:“報告!趙家在村口修了鹿砦,還把佃戶的牲口全趕到炮樓裡了!”

李雲龍一腳踹開腳邊的石子:“想跟咱們耗?二柱,帶一個班去東邊的山坳,把那幾棵老槐樹鋸了,做成滾木;剩下的人跟我走,去摸清楚劉家的水源——我倒要看看,他們能在炮樓裡渴幾天!”


最新小说: 末日:從拿下鄰居禦姐開始 風災降臨,我靠定風珠打造女神國 我把生存遊戲玩成了養成 羅三炮:開局被比比東收養 1620!奪舍大明從遼東開始! 社畜穿越:靠擺爛當侯,卷王老爹 這金手指?靈言催眠為所欲為 東晉風華 九兩金 小富即安的平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