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商南,漫山遍野的映山紅開得正豔,把山路都染成了紅色。
李雲龍帶著戰士們走了五天,終於到了李梯雲信裡提到的聯絡點——一座隱藏在深山裡的破廟。
剛到廟門口,就見一個穿著灰布短褂、腰間彆著駁殼槍的人迎了上來,中等身材,肩膀寬寬的,臉上帶著幾道淺淺的傷疤,正是李梯雲!
“小三子!”
李梯雲一開口,還是當年清風寨的口音,帶著幾分沙啞,卻格外親切。
李雲龍翻身下馬,幾步衝過去,一把抱住李梯雲的肩膀,眼淚再也忍不住,順著臉頰往下淌:“二堂哥!俺可算找到你了!俺還以為……還以為你早就不在了!”
“傻小子,哥命硬著呢!”李梯雲拍著他的背,眼眶也紅了,“當年南昌起義後,我跟著部隊轉戰閩西,路上跟大部隊走散了,多虧了老鄉相救,養了大半年傷才歸隊。後來聽說清風寨被圍剿,我還以為你也……還好,你也好好的,還成了紅軍的團長,沒給咱老李家丟臉!”
兩人走進破廟,廟裡收拾得乾乾淨淨,地上鋪著稻草,牆上掛著一張簡易的商南地圖,幾個農會乾部正圍著地圖商量事。
見李梯雲帶了人來,都熱情地打招呼,遞水的遞水,搬凳子的搬凳子。
“給大家介紹下,這是李雲龍,我堂弟,現在是鄂豫邊紅軍第十一師三十一師的三團團長,打了不少勝仗,這次特意來幫咱們籌備起義。”李梯雲指著李雲龍,向大家介紹道。
“李團長好!”農會乾部們紛紛鼓掌,眼裡滿是期待。他們早就聽說鄂豫邊的紅軍能打仗,現在來了個實戰經驗豐富的團長,起義的底氣更足了。
李雲龍也不客套,接過水喝了一口,就湊到地圖前:“二堂哥,各位同誌,咱們彆耽誤時間,趕緊說說起義的籌備情況。敵人現在有多少兵力?咱們手裡有多少武器?農友們的動員情況怎麼樣?”
李梯雲見李雲龍性子急,也不繞彎子,指著地圖上商南的位置,指尖在豫、鄂、皖三省交界的線條上敲了敲:“小三子,你看這兒——商南這地方,說是河南商城的南邊,實則卡在三省夾縫裡,往南走幾步是湖北羅田,往東繞繞就到安徽六安。地處大彆山北麓,抬頭是山,低頭是嶺,像樣的路沒幾條,山裡人趕集都得翻兩座山,交通閉塞得很。”
李梯雲蹲下身,撿起根樹枝在地上畫了個簡易的地形輪廓:“境內多是山地丘陵,平地少得可憐,能種莊稼的田都在山坳裡,還都是‘望天收’——天旱了顆粒無收,下雨多了又怕山洪衝了田。經濟就更彆提了,除了少數地主家有幾間磚瓦房,老百姓住的全是茅草屋,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頓乾飯。”
李雲龍皺著眉,手指捏緊了腰間的槍套:“這麼苦?俺在鄂豫邊打遊擊時,也見過去年災年餓肚子的老鄉,可沒聽過地租能收這麼狠的。”
“狠的還在後頭。”李梯雲歎了口氣,聲音沉了下來,“這裡的地盤,早被封建地主、土豪劣紳和反動民團攥死了。你知道不?商南的地主加起來還不到總人口的5%,手裡卻握著70%以上的好地。就拿南溪那邊的黨家來說,他家光水田就有兩千多畝,雇了幾十個長工,還放著‘驢打滾’的高利貸——春天借一鬥米,秋天得還兩鬥,還不上就拿地抵,多少人家就這麼沒了活路。”
他頓了頓,想起前幾天見過的老農,語氣裡滿是心疼:“普通農民種一畝地,好年景能收兩石糧,可交完地租就得交一石二到一石六,遇上災年,收的糧還不夠交租,隻能去借高利貸。去年冬天,吳家店有個老鄉,為了給生病的娘抓藥,借了地主五塊銀元,半年就滾到了二十塊,最後沒辦法,把唯一的三分薄田賣了,娘還是沒保住,自己也被逼得跳了河。”
李雲龍聽得眼睛發紅,猛地一拍大腿,桌上的水壺都震得晃了晃:“這群狗娘養的!俺在清風寨時,就見不得地主欺負人,沒想到這兒的地主更不是東西!二堂哥,咱這次起義,非得把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家夥收拾了,把地分給老鄉們不可!”
農會乾部裡有個叫老周的,跟著點頭附和:“李團長說得對!俺們早就想跟地主拚了,就是沒經驗、沒武器,現在有您來,俺們心裡踏實多了!”
李梯雲拍了拍李雲龍的胳膊,示意他先冷靜:“你彆急,咱這次起義,就是要替老鄉們出頭。不過要打勝仗,得先摸透敵人的底細。接下來,我再跟你說說商南的反動武裝——這才是咱們起義要啃的硬骨頭。”
李梯雲重新指向地圖,指尖落在丁家埠的位置:“商南的反動武裝,主要有三股勢力。第一股是直係軍閥吳佩孚的殘部,雖說吳佩孚前幾年倒了台,但他手下有個營還盤踞在商城縣城,有三百多人,配備了兩挺重機槍,時不時會到鄉下‘清剿’,搶糧搶牲口,老鄉們恨得牙癢癢。第二股是地方軍閥嶽維峻的部隊,他是陝西人,去年帶著部隊占了豫南,在商南的湯家彙駐了一個連,裝備比吳佩孚殘部好,有步槍、手榴彈,還跟當地土豪劣紳勾得緊,經常幫地主鎮壓抗租的農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最麻煩的,還是第三股——土豪劣紳自己辦的民團。”李梯雲的語氣嚴肅起來,“這些民團名義上是‘保衛地方’,實則是地主的私人武裝,全縣大大小小的民團加起來有十幾支,其中丁家埠的民團規模最大,也是最反動的。”
李雲龍往前湊了湊,追問:“丁家埠的民團具體啥情況?有多少人?多少槍?”
“丁家埠的民團是商城縣樂區民團,團總叫楊晉階,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主兒。”李梯雲咬著牙說,“這楊晉階家裡有幾百畝地,還是個大鹽商,去年有個農友因為交不起鹽稅,跟他的人理論了幾句,就被他下令打斷了腿,扔到山裡喂了狼。他手下的民團有四十多人,三十多支步槍,還有兩把駁殼槍,全是從軍閥手裡買的好槍,比咱們農會赤衛隊的大刀長矛強多了。”
李梯雲頓了頓,又補充道:“更棘手的是,楊晉階為人狡猾,知道自己民憤大,把民團駐地設在了丁家埠的火神廟裡,四周砌了高牆,門口還設了雙崗,晚上每隔一個時辰就巡邏一次。他還跟嶽維峻的部隊有聯係,約定‘有g黨鬨事,互相支援’,咱們要是打丁家埠,得防著縣城和湯家彙的敵人來增援。”
李雲龍摸了摸下巴,眼神裡閃過一絲銳利:“四十多人,三十多支槍,還有高牆?這楊晉階倒是會給自己找靠山。不過他再狡猾,也架不住咱們裡應外合。二堂哥,咱們在民團裡有沒有自己人?要是能策反幾個團丁,打起來能省不少事。”
李梯雲眼睛一亮,笑著說:“你還真問到點子上了!咱們早就安排人進去了——周維炯,你還記得不?就是當年跟我一起在武漢中學讀過書的那個小夥子,他現在是丁家埠民團的教練之一,已經在裡麵發展了十幾個進步團丁入黨,還摸清了民團的布防和武器庫的位置。等起義的時候,他會在裡麵策應,咱們從外麵攻,不愁拿不下丁家埠!”
喜歡重生之亮劍1926請大家收藏:()重生之亮劍192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