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工!”李澤東敲開蔣新鬆的辦公室,笑著走進來。
“啊,澤東啊,”蔣新鬆在一堆資料中抬起頭,從座位上起來,“來,快坐。”
蔣新鬆熱情的招呼他坐下,“最近xrd咋樣?那些訂單有壓力麼?”
“還好,項目都在穩步進行。”李澤東一邊坐下,一邊跟他講述了一下最近研究室的詳細情況。
全部說完了,然後才和蔣新鬆說出剛才與馬總的談話。
“蔣工,你說,馬總這是什麼意思呀?”李澤東疑惑的問道:“拉長了測試時間,這個倒是沒什麼,走正規的工程流程而已。”
“但是,說到我們自研的各種硬件設備的時候,我覺得他明顯是有話沒說完。”
“可馬總不說,我又不敢直接問……”
“你容我想想……”蔣新鬆點了點頭,沉思了半晌,才說道:“嗯……你的想法是正確的,馬總自然不會說沒有意義的話。”
“是呀,馬總也不明說,我這心裡忐忑的不行。”李澤東著急的說道。
“哈哈,澤東呀,作為一把手,你得習慣這個。”蔣新鬆笑了笑說道,“馬總更希望我們自己成長,所以很多事情都讓我們自己學會思考。”
“嗯,話雖如此……但是我笨!”
李澤東哭笑不得,他頭發都要抓掉光了,還是想不出來。
現在隻好向老領導請教。
蔣新鬆看著自己這曾經的屬下,也是無奈。
李澤東辦事情很踏實,這是幾個月來的工作相處上他能明確感覺到的。
雖有有些地方確實頭腦不太靈光,但是經過自己指導一下,他就能很好的完成任務。
想到這裡,他隻好耐心的替他展開分析。
“既然馬總是說到這自研硬件部分,頗有想法,這大概是就是我們自己造的硬件有問題。”蔣新鬆冷靜的分析道。
雖然對於馬總想法的揣摩他不如鄭大麥那些人,但是他自認還是了解馬總的。
馬總作為科班出身的工程師,自然對硬件也不會一點了解都沒有。
而硬件,又有哪些東西呢?無非就是性能和質量。
李澤東卻有些不以為然,“蔣工,這不會吧?”
“我們的每件硬件,都找專門的計量所測量過的。完全是符合標準的呀。”
李澤東對於團隊還是很有信心。
現在工程師們都開始搞底層的芯片了,自己還從公司找了個博士團隊專門研究這一塊。
項目組的實力可以說那是相當的強大,甚至還有一整個算法組幾十號人的支持。
蔣新鬆看著他,笑道:“搞光源、高壓、亦或是探測器,這些都是需要技術常年積累的。”
“我們畢竟是新團隊,哪怕是檢測的時候,質量過關,但是後續呢?”
“能保證一年,三年,或者五年後,效果還能達到嗎?”
“能保證連續數個月不停使用,質量還能滿足嗎?”
“想想外國,西門子、邦納那些大公司吧,為何到現在,全世界還是他們那些?”
“人家幾十年上百年的技術積累,可不是說靈機一動就能趕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