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區的角落,徐亦今天來的比較早,他此刻並沒有在寫《誅仙》。
他的屏幕上是林風發來的郵件,郵件主體很直接:
《起風了》最終母帶&推廣啟動
附件裡是一個高音質音頻文件和詳細的宣傳安排。
徐亦戴上耳機,點開音頻。
清澈的吉他前奏像初春的風輕輕拂過,沈薇的聲音響起來。
不再是試唱時略帶生澀的樣子,而是徹底放開了,空靈又有穿透力。
她把歌詞裡那種對青春逝去的懷念,年少的悵惘,以及麵對未來的堅持和放下,表達得細膩又真切。
副歌部分,她的聲音像終於掙脫束縛的鳥,清亮卻不刺耳,直抵人心。
編曲也在徐亦原版基礎上做了更精細的調整,弦樂適時鋪展,鼓點穩而有力。
尤其高潮處一個半音的轉調,把情緒推到最高然後緩緩落下,餘味悠長,正好貼合了“心之所動,且就隨緣去吧”的意境。
一曲結束,徐亦摘下耳機,手指無意識地在桌上輕敲。
哪怕用地球的頂尖標準來看,這首《起風了》的成品也超出了他的預期。沈薇唱出了靈魂,拾音團隊也在有限預算裡做到了最好。
“嗯..完成度很高!”徐亦心裡想著,這首作為‘回鍋肉’的首秀,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掀起風浪。
緊接著,拾音文化憋了很久的推廣計劃,終於全麵啟動!
第一波:全平台覆蓋,強勢曝光!
各大音樂app,社交平台,甚至一些視頻網站的開屏廣告,同時換上了《起風了》的極簡海報。
灰白背景,沈薇的側臉輪廓,一行手寫歌詞:
“我曾將青春翻湧成她”
下麵醒目地寫著歌名,演唱者“沈薇”和詞曲作者“回鍋肉”。
在拾音文化推波助瀾下熱搜迅速上升。
沈薇《起風了》,回鍋肉是誰,起風了歌詞,等等這些話題在真金白銀的投入下接連衝入前十,每個話題的後麵都跟著一個‘爆’字。
所有音樂平台的首頁推薦位,也齊刷刷換成了《起風了》。
“神秘新人+神秘創作人”的組合,本身就自帶話題。
第二波:全公司出動,合力推歌!
拾音雖然不大,但這次特彆團結。
官微帶頭,旗下所有藝人,不管歌手,演員還是練習生,統一換上了《起風了》封麵做頭像,同時發微博推薦:
“拾音新聲!沈薇《起風了》,詞曲回鍋肉。風起的時候,靜靜聽,希望它也能吹動你的心。”
“被這首歌打動了!單曲循環!支持師妹沈薇!支持神秘的回鍋肉老師!《起風了》,值得被聽見!”
“歌詞太有畫麵了!‘逆著光行走,任風吹雨打’!新人厲害!寫歌的更厲害!拾音驕傲!”
一時間,整個拾音藝人的微博仿佛變成了《起風了》專屬應援牆。
雖然有些人粉絲不多,但這種整齊用力的陣勢,還是吸引了不少娛樂號轉發:
“小公司大動作!拾音文化全員為新人新歌打ca!”
第三波:真正的“王炸”來了!歌王薛禮發聲!
就在《起風了》熱度持續走高的時候,一個真正的重磅消息炸開。
拾音文化旗下,已經沉寂很多年的傳奇歌王!
薛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