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又是一個青春活力的歌舞表演在掌聲中結束,直播的在線人數從機械舞帶來的最高峰值十九萬人回落到了現在,特彆穩定的十三萬人。
主持人再次走上舞台,臉上的笑容溫婉了許多,聲音也放得柔緩:
“感謝剛才同學們帶來的熱情表演。音樂,擁有萬千麵貌,它可以是點燃全場的力量,也可以是叩問心靈的細語。”
“接下來,我們將欣賞到的,是一首由我院大一新生原創的器樂作品。它從文學巨作《誅仙》中汲取靈感,用音符描繪那片青雲之上的愛恨情仇、執著與憾悔。”
“讓我們用安靜的期待,歡迎李瑤瑤、趙曉芸、張娜娜、吳倩四位同學,為我們帶來四重奏——《致青雲·瑤光》!”
燈光緩緩變暗,隻留下幾束柔和的暖光,打在已然布置好的舞台中央。
四把椅子,四樣樂器:鋼琴、古箏、笛、簫。
李瑤瑤四人身著素雅的長裙,緩步上台,微微鞠躬後落座。
她們的姿態沉靜,與剛才機械舞的炸裂氛圍形成了鮮明對比。
直播間的彈幕早就開始瘋狂跳動了:
“原創曲子?大一新書?我靠!”
“《誅仙》!是肉大的《誅仙》嗎!!!”
“肯定是肉大的《誅仙》啊!!”
“這陣容....民樂和西洋樂的結合??”
李瑤瑤與張娜娜對視一眼,輕輕點頭。
張娜娜纖指輕撥,古箏響起第一個音符,如同山間清泉滴落,帶著一絲雲霧繚繞的朦朧感。
緊接著趙曉芸吹響竹笛,空靈悠遠的笛聲婉轉加入,如同飛鳥掠過高聳的山巔,與古箏之聲交織,纏繞,勾勒出一幅青雲山水的水墨畫卷,仙氣飄飄飄中也有凡塵生機。
“我去,這前奏真好聽!”
“哇,我怎麼聽出了青雲門的感覺啊!”
“古箏和笛子絕配啊!”
旋律緩緩流淌,意境漸深。
隨著李瑤瑤的指尖落在了鋼琴鍵上。
清澈又略帶憂鬱的鋼琴聲巧妙地融入了古箏與笛聲構建的東方意境之中。
它沒有破壞那份古典美,反而增添了一層現代的,更為複雜的情緒色彩。
鋼琴聲時而如少女般細膩低回,時而又如命運叩門般帶著決絕,精準的捕捉著那份‘情愫暗生,卻又隱含悲涼’的複雜心緒。
“鋼琴加進來了!居然一點都不違和!”
“好細膩的表達……”
“這真的是一個大一新生原創的???”
樂曲行至中段,吳倩執起洞簫,唇齒間送出一縷幽深哀婉的簫聲。
孤高,清冷,如同月下獨舞的驚鴻,帶著一種疏離與絕美,與鋼琴所代表的靈動狡黠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與對話。
“簫!是雪琪!絕對是!”
“碧瑤是靈動的鋼琴,雪琪是清冷的簫聲!李瑤瑤肯定是《誅仙》死忠粉!!!”
“雞皮疙瘩起來了,好好聽!”
四種樂器,各具特色,卻在四人的默契配合下水乳交融。
它們彼此對話,追逐,時而和諧共鳴,時而激烈碰撞,將故事中的情感糾葛,命運的無奈與執著的追求,表達得淋漓儘致。
高潮部分,所有的樂器彙成一股強大的情感洪流,悲壯,蒼涼,卻又帶著一絲希望。
現場鴉雀無聲,許多人閉著眼,沉浸在這美妙的音樂世界裡。
而《誅仙》的書友們更是仿佛看到了那個水綠衣衫的少女決絕的身影,看到了那個清冷如霜的女子默默的守候。
直播間的彈幕也變得不同,少了之前的狂熱,多了許多走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