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慈善晚會的熱度過去了幾天,張偉的粉絲也終於如李哲所說,漲到了六百四十多萬,他也一躍成為星音大的焦點人物。
連同王碩李哲二人也被備受關注,因為那首《機械之心》的曲子就是他們弄出來的,而徐亦,還是一如既往地透明的第四人。
而就在大家還沉浸在機械舞和《致青雲·瑤光》的餘溫當中的時候,
拾音文化的微博等等各個平台突然發布公告。
內容簡單粗暴,純黑底,燙金般的亮白色文字,最上方是拾音文化的ogo與‘重磅來襲’四個淩厲的大字。
下方則是四行核心的信息,這四則信息一時間掀起了更大的浪潮:
沈薇《隱形的翅膀》
詞曲:回鍋肉
“獻給每一個追逐光的你。”
蘇小雨《我願意》
詞曲:回鍋肉
“唱儘不求回報的極致深情。”
陳奇《存在》
詞曲:回鍋肉
“叩問迷失在洪流中的靈魂。”
王海濤《異鄉人》
詞曲:回鍋肉
“訴說漂泊者深藏的鄉愁。”
最下方則是一行更大更醒目的文字:
【全平台上線倒計時:3天!丨十二月十五日·早十點·敬請期待!】
甚至都沒有歌手照片,沒有音樂片段,沒有長篇大論的介紹,
隻有歌名,歌手,和那重複四次的,帶著無窮魔力的名字,
回鍋肉!
以及那幾句簡短的卻直指歌曲核心的寄語。
回鍋肉再出手,拾音文化四連發,沈薇新歌等等話題以碾壓之勢,空降熱搜榜首!
網友徹底懵了:
“我沒看錯吧?四首?這才發新歌不到一個月吧?”
“這產量....是認真的嗎?一次性四首?”
“不是,沈薇我知道,其他三個....是誰啊?完全沒聽過啊!”
“拾音文化瘋了嗎?用回鍋肉老師的歌捧新人?還是一下捧三個?這風險也太大了吧!”
“這不會是拾音搞得噱頭吧,隨便找幾個搶手寫四首歌,然後掛回鍋肉的名字,畢竟之前這麼成功,想快速榨乾這個品牌價值?”
“樓上的陰謀論收一收!回鍋肉老師什麼級彆?《起風了》和《山丘》在那擺著,拾音敢這麼玩?不怕被回鍋肉老師永久拉黑?”
..........
質疑聲、期待聲、擔憂聲、看熱鬨聲……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將這場突如其來的發布預告推向了前所未有的熱度巔峰。
拾音文化這波操作,堪稱是賭博式宣傳。什麼都不透露,將所有人的好奇心與討論欲吊到了最高點。
但是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若四首歌都是上乘,那麼這四人裡的三個新人就能複刻沈薇的壯舉!而且沈薇更能跨上更高的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