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一號,農曆臘月廿二,宜搬家、入宅。
天色蒙蒙亮,徐家老房子已經有了動靜。
因為老房子決定不買,暫時空置,而且這邊家具又都是徐亦之前換過的,所以真正要搬去新家的就一些衣物,和廚房趁手的家夥事兒,就是簡單走個過場。
也沒有叫搬家公司,而是直接最後一次開那輛進貨的麵包車。
鎖上老房子的門時,周慧蘭的眼圈還是忍不住紅了一下,徐國強用力握了握她的手。
徐亦站在他們身後,心中亦有感慨,但更多的,是對新生活的期待。
新家安家璽園6號樓601室,窗明幾淨,陽光充沛。
當三人的氣息到來之後,這個近一百八十平的大平層終於有了‘家’的氣息。
中午,按照事先說好的,周慧蘭徐國強請了幾位關係最親近,也是徐國強當初住院時伸出一把援手的幾個街坊鄰居。
受邀的王嬸、李叔、陳伯,還有他兒子,也就是準備接手徐記超市的。
幾家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看著徐亦長大的。
一進門,幾位老鄰居就被寬敞明亮的客廳、現代化的廚房、以及窗外精致的園林景觀給鎮住了。
王嬸誇張的捂著胸口,眼睛不夠用似得四處打量:“哎喲我的老天爺!國強,慧蘭,這房子.....也太敞亮了!”
李叔摸著光滑的牆麵,嘖嘖稱奇:“這地段這裝修,得花不少錢吧?老徐,你這投資可以啊!悶聲發大財!”
陳伯則是對著那個大陽台讚口不絕:“這陽台好,曬太陽,擺弄點花花草草,美得很啊!”
徐國強和周慧蘭早就準備好了說辭,臉上謙虛又難掩喜悅的笑著。
徐國強擺擺手:“哪有什麼發大財,就是運氣好,早些年跟著朋友瞎搗鼓的,沒想到還真賺了點。”
“這房子也是趕巧了,人家急用錢退出來的,我們撿了個漏,首付也沒想象中的那麼高,以後還要慢慢還貸款。”
周慧蘭也趕緊附和:“是啊是啊,主要是想著孩子大了,以後回來住著也舒服點。”
話題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徐亦身上。
王嬸拉著徐亦的手,上下打量:“小亦現在可是大學生了,真精神!在哪念書來著?星城……什麼學院?”
徐亦溫和地回答:“星城音樂學院,王嬸。”
李叔湊過來,臉上帶著好奇又有點不解:“音樂學院?學音樂啊?那畢業了是不是就當歌星,上電視那種?”
眾人立刻來了興趣,七嘴八舌地問:
“對啊對啊,小亦長得這麼精神,唱歌肯定好聽!是不是準備當大明星了?”
“到時候出了名,開了演唱會,可彆忘了給我們這些老街坊留幾張票啊!”
“就是!當了明星也不能忘了根哦!”
徐亦被這突如其來的“明星展望”弄得有些哭笑不得,隻能保持著禮貌的微笑,含糊地應著:“還在上學,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周慧蘭趕緊打圓場:“他就是喜歡,學著玩,當明星哪有那麼容易。”
徐國強也附和:“對對對,孩子還小,以後的路長著呢。”
話雖如此,鄰居們已經暢想著徐亦‘成名’後的景象,仿佛已經看到他站在閃光點下的樣子。
徐亦低頭默默的吃飯,感受著這種樸素而略帶誤解的期待,心裡有些無奈,又有一絲暖意。
原本這種被圍觀,打量的眼神是他拚命想要逃離的,但在這些看著他長大的鄰居這裡,卻顯得格外真摯。
熱熱鬨鬨的聚餐持續到下午,鄰居們才陸續告辭。
送走最後一位客人,關上房門,世界瞬間安靜下來。偌大的新家裡,隻剩下徐家三口。
周慧蘭和徐國強臉上興奮的紅暈還未完全褪去,坐在寬敞的沙發上,看著窗明幾淨的新家,依然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晚上,和父母吃完晚飯之後徐亦就回到了書房,而父母則是興致勃勃的穿好衣服準備下樓溜達溜達,好好的逛逛這個小區。
書房是徐亦特彆要求的安靜空間。
他走進去,關上門,隔絕了外麵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