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號,早上,五點五十分。
無數個屏幕前映照著一張張緊張期待又夾雜著些不舍的臉龐。
學生縮在被窩裡,手機屏幕的光亮照亮了惺忪卻毫無睡意的雙眼。
上班族提前坐在了辦公桌前,手指卻無意識地反複刷新著頁麵。
通宵未眠的資深書迷,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深吸一口氣,仿佛在進行某種莊嚴的儀式。
時間在這一刻仿佛被無限拉長。
當電子時終的數字終於從“0559”跳變為“0600”的瞬間,無數人開始瘋狂的刷新這頁麵!
《三體iii:死神永生》,最終章,三章連更,解鎖!
沒有激烈的爭吵,沒有喧鬨的討論,網絡世界仿佛在這一刻陷入了短暫的靜默。
所有人都沉浸在最後的文字裡,跟隨程心和關一帆,在那片歸於死寂的宇宙中,進行著跨越時空的漫步與思考。
程心和關一帆依偎在一起,看著那片正在死去的宇宙。
他們知道,在更加宏大的尺度上,一個宇宙的命運,不過是轉瞬即逝的漣漪。
但所有的生命,所有的文明,所有的愛和恨,所有的記憶,都曾在這片漣漪中,真實地存在過。
“死亡是唯一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裡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隻有死神永生。”
文字戛然而止。
故事,真正結束了。
那宏大敘事最終歸於寂靜的留白,那穿透紙背的冰冷與溫情交織的哲學思辨,如同宇宙湮滅後的餘響,在無數讀者心中回蕩,久久不散。
隨後是情緒的爆發。
激動、震撼、歎服、茫然……以及,一種強烈的、無所適從的虛無和寂寞感。
“完了……真的完了。“隻有死神永生”,這句話直接把我乾碎了!”
“我看懂了,但又好像什麼都沒看懂!心裡空落落的……”
“追了這麼久,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刷新,現在突然結束了,感覺像失戀了一樣。”
這種史詩落幕後的虛無與寂寞成為了所有讀完結局的書迷的共同感受。
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找人傾訴,想要分享這份震撼與失落。
書評區、貼吧、微博、知乎……所有平台,但凡能與《三體》扯上關係的地方,瞬間被海量的帖子淹沒。
分析結局隱喻的、爭論程心功過的、探討“死神永生”哲學意義的、單純表達不舍與敬意的……
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信息的海嘯。
而那些早已準備好“彈藥”的學者、評論家、網絡大v們,也紛紛在第一時間拋出了自己精心打磨的“完結感言”或“終極解讀”。
這些深度內容,再次為廣大書迷提供了咀嚼和思考的素材,也讓這場討論的熱度不斷攀升,層次愈發豐富。
短視頻平台,更是陷入了瘋狂!
一些反應類博主錄下自己看完結局時的表情。
或是目瞪口呆的,或者是喃喃自語“死神永生”的。
還有一些博主標題用著‘五分鐘帶你看完《三體》大結局’類的速讀視頻層出不窮。
還有一些各種混剪視頻,將書中經典片段和粉絲的自製畫麵還有那些音樂結合在一起,
渲染著那種落幕的悲壯與史詩感,背景音往往最後會緩緩念出那句“死亡是唯一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
數據是熱度最直觀的體現。
一直到晚上六點!
十二個小時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