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暮春,已有了幾分初夏的燥熱。杜豐的書房內,卻仿佛凝結著一層化不開的寒冰。來自三條戰線的壓力,如同三座無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壓在他的肩頭,幾乎令人窒息。但他不能倒下,他是這三條脆弱命脈最終交彙的樞紐,是無數人寄托希望的核心。
蜀中砥柱,暗流下的堅城。
崔圓到底還是動手了。他沒有選擇直接對抗聲望正隆的杜豐,而是將矛頭指向了“蜀中興業社”和“以工代賑”的基層。數名被杜豐委以重任、負責具體工程的低級官員,接連被節度使府以“賬目不清”、“役使民力過度”等似是而非的罪名革職查辦。同時,幾處正在關鍵階段的河道疏浚工程,所需的石料、民夫調度,也遭到了來自官方的種種“合規性”刁難,進度驟然放緩。
“公子,崔圓這是釜底抽薪!想從根子上動搖我們的根基!”蘇瑾麵色凝重,將一份被扣押物資的清單放在杜豐案頭,“他不敢直接動我們,便砍我們的手腳!”
杜豐看著清單,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有眼底深處掠過一絲冰冷的火焰。他早已料到崔圓不會甘心,隻是沒想到對方會選擇在這個三方壓力最大的時候發難。
“他既然要講‘規矩’,那我們就陪他講規矩。”杜豐的聲音平靜得可怕,“明瀾,以‘興業社’和參與工程的各商會聯名,向節度使府呈文,詳細列明各項工程預算、支出及進展,要求公開審計,並質詢無故扣押工程物資、停調民夫之緣由。將聯名文書的副本,通過我們的渠道,廣為散發,尤其是要送到那些真正受益於工程的州縣士紳和百姓手中。”
柳明瀾立刻領會:“是要借民意和輿論反製?我這就去辦,用最新一批的‘蜀江紙’謄寫,確保字跡清晰,傳播迅捷。”
“不止如此。”杜豐看向蘇瑾,“先生,我們之前收集的,關於那幾位跳梁小醜指之前指控杜豐的世家)隱匿田畝、勾結匪類的證據,可以‘適時’地,通過禦史台在蜀中的巡察官員,‘無意中’泄露出去一些了。讓他們也嘗嘗被‘規矩’束縛的滋味。”
蘇瑾眼中精光一閃:“明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屬下立刻去安排。”
杜豐此舉,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你用官場規則打壓我,我便用更大的輿論和更硬的“罪證”來回敬。他要讓崔圓知道,如今的蜀中,已非他一手遮天的時代。穩固蜀中,是他應對一切風暴的基石,絕不容有失。
北地孤忠,血書與烽火。
北方,太原依舊在苦苦支撐。李光弼再次送來密信,並非求援,而是一封近乎訣彆的血書!信中言,城中箭矢已徹底耗儘,守軍傷亡超過七成,百姓亦開始以樹皮泥土充饑。史思明雖暫緩攻城,但圍困更緊,並不斷派遣降卒在城下勸降,動搖軍心。
“光弼受國厚恩,唯死以報!然城中數萬軍民何辜?望參軍念在天下蒼生,若……若事不可為,不必以太原為念,當保全實力,以圖將來……”血書上的字跡潦草而決絕,帶著濃得化不開的血腥與悲壯。
杜豐握著這封血書,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顫抖。他仿佛能看到太原城頭那麵殘破的唐字大旗下,李光弼那堅毅卻布滿絕望的麵容。不能放棄!絕不能放棄太原!一旦太原陷落,史思明將再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西進或南下,整個北方戰線可能瞬間崩盤!
“告訴郭元帥,太原絕不能失!”杜豐對信使沉聲道,聲音沙啞,“我蜀中即便砸鍋賣鐵,也會繼續籌措物資支援!請他想儘一切辦法,哪怕隻是小股精銳騷擾,也必須為太原分擔壓力,打開一條縫隙!”
他轉身對柳明瀾道:“明瀾,將我們庫中最後一批應急的銀錢,全部拿出來,通過一切渠道,購買藥材、鹽巴,想辦法送進去!另外,將‘猛火油櫃’的改進圖紙和一批關鍵零件,派最死士,不惜代價送交李光弼!”
這是孤注一擲的支援。杜豐知道,這很可能隻是杯水車薪,但他必須做出姿態,必須讓李光弼和太原守軍知道,他們沒有被拋棄!
江南驚雷,刀尖上的舞者。
就在杜豐為北方焦頭爛額之際,江南傳來了最緊急、也最危險的消息。
淩素雪用最高等級的密碼發回密報,內容簡短卻石破天驚:
“永王使者已秘密北上,攜李璘親筆信及江南輿圖,欲聯史思明,約以江淮之地,共分天下。使者一行五人,偽裝商賈,預計十日後抵汴州。護衛為首者,乃‘江淮第一劍’莫問蹤。我等擬於途中截殺,然力有未逮,恐難競全功。請示下。”
永王終於走出了最危險的一步!南北叛軍若真勾結在一起,大唐將萬劫不複!
而淩素雪他們,竟然要在“江淮第一劍”的保護下,截殺這支至關重要的使者團!這無異於以卵擊石!
杜豐的心臟幾乎要跳出胸腔。他猛地站起身,在書房內急速踱步。江南線不能斷,淩素雪他們不能白白犧牲!但放眼此刻,他手中哪裡還有能夠遠程投送、足以對抗“江淮第一劍”的力量?雷萬春需坐鎮蜀中,防備崔圓;“礪鋒營”精銳分散各地;北方的壓力已讓他捉襟見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南北叛軍勾結成型?
不!絕不可能!
杜豐猛地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近乎瘋狂的決絕。他走到書案前,鋪開一張特製的“蜀江紙”,提筆蘸墨,筆走龍蛇,不是寫密信,而是寫一篇文章,一篇檄文!
《討逆賊李璘檄》!
他以如刀之筆,揭露永王李璘不思報國、勾結胡虜、裂土稱製的滔天罪行,言其“人神共憤,天地不容”!號召天下忠義之士,共討國賊!文中,他並未以朝廷名義,而是以“大唐一子民,蜀中杜豐”的身份!
“蘇先生!”杜豐將墨跡未乾的檄文遞給蘇瑾,“立刻將此檄文,用我們所有的‘蜀江紙’,連夜趕印千份!通過柳家商路、‘隱刃’網絡,以最快速度,散發至大江南北,尤其是河南、江淮之地!我要讓永王勾結史思明的消息,天下皆知!我要讓那北上的使者,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蘇瑾接過檄文,隻看了一眼,便覺一股熱血直衝頭頂,激動得胡須都在顫抖:“公子!此計……此計大妙!此為陽謀!檄文一出,天下震動!永王將成眾矢之的,史思明也必生猜忌!那使者即便到了,其效果也將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根本到不了!”
“不僅如此!”杜豐目光灼灼,“立刻將此檄文內容,密送靈武朝廷和‘行在’!逼他們立刻對永王做出表態!同時,告訴淩素雪,放棄原定截殺計劃!他們的新任務是:想儘一切辦法,將這份檄文,在永王使者抵達汴州之前,送到河南各方勢力,尤其是那些還在搖擺的節度使和忠唐義士手中!並散布消息,懸賞黃金千兩,取永王使者首級!”
他要用輿論的驚雷,代替刺殺的匕首!他要將這潭渾水徹底攪翻天!
檄文如同插上了翅膀,隨著質地優良、字跡清晰的“蜀江紙”,迅速從成都飛向四麵八方。杜豐這個名字,再次以一種無比剛烈、無比決絕的姿態,闖入天下人的視野。
三柱傾天,壓力倍增。但杜豐沒有選擇退縮或放棄任何一方。他以蜀中為根基硬抗內部傾軋,以殘力支援北方孤忠,更以一篇石破天驚的檄文,投向江南乃至整個天下的棋局!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這個時代,告訴所有的敵人和朋友:大廈雖傾,仍有砥柱!天欲傾覆,亦有人挽!
喜歡乃翁,大唐中興了!請大家收藏:()乃翁,大唐中興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