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瀾的靈武之行,注定不會平靜。她攜帶著杜豐的親筆奏疏、蜀中錢糧清單、北方軍情密報,以及那份沉甸甸的、為蜀中新政辯白的責任,在一隊精乾“紙鳶”隊員的護衛下,穿越尚未完全平定的關中之地,終於抵達了肅宗皇帝的行在——靈武。
此時的靈武,雖為臨時都城,卻已彙聚了帝國殘存的精華與無數複雜的心思。北伐的失利、藩鎮的坐大、朝臣的黨爭,以及杜豐這個異軍突起的蜀中勢力,都讓這座塞上孤城籠罩在一種焦慮而壓抑的氛圍中。
柳明瀾的到來,如同在看似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石子。她並未以杜豐未婚妻的身份招搖,而是持著“劍南道兵馬副使、援剿諸軍事杜豐特使”的正式關防,下榻在驛館。其清麗絕倫的容貌、從容不迫的氣度,以及身後那些眼神銳利、紀律嚴明的護衛,立刻引起了各方關注。
覲見肅宗的過程,充滿了無形的刀光劍影。
金殿之上,文武肅立。柳明瀾盈盈下拜,口稱萬歲,聲音清越,舉止得體,絲毫不因身處天威之下而露怯。
肅宗看著階下這位名動江南的柳家才女,如今更是蜀中實際掌控者的代言人,心情複雜。他嘉勉了杜豐支援太原、獻上永王逆證的功勞,但隨即,便有禦史出列,言辭犀利地彈劾杜豐在蜀中“擅改祖製,清丈田畝,擾動地方”、“私募兵勇,其‘礪鋒營’超逾規製”、“更以‘興業社’之名,壟斷商利,與民爭利”,甚至隱晦提及杜豐“年少驟貴,恐非國家之福”。
句句誅心,直指杜豐權柄過重,有割據之嫌。
殿內氣氛瞬間凝滯。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柳明瀾身上,想看看這個女子如何應對。
柳明瀾緩緩抬起頭,臉上並無驚慌,反而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悲憫與堅定。她先向肅宗深深一禮,然後轉向那位禦史,聲音清晰而沉穩:
“陛下明鑒,諸位大人容稟。所謂擅改祖製,實因舊製崩壞,豪強兼並,百姓流離。杜參軍在蜀中清丈田畝,乃為均平賦役,使耕者有其田,國庫得其實。若此為罪,則天下嗷嗷待哺之民,其罪何人?”
“所謂私募兵勇,‘礪鋒營’前身乃為護衛行在、剿匪安民而設,將士皆登記在冊,受節度使府與參軍衙門雙重節製。太原城下,雷萬春將軍與數百‘礪鋒營’壯士血戰殉國,力保孤城不失!若此等忠勇之士為‘私募’,則敢問大人,何為官軍?何為忠義?”她提及雷萬春,聲音微哽,殿中不少武將聞言,皆露戚容。
“至於‘興業社’,”柳明瀾語氣轉為鏗鏘,“乃聯合蜀中商賈士紳,為‘以工代賑’,安頓流民數十萬,修繕水利,暢通道路。非但與民爭利,實為與民造福!若無‘興業社’,蜀中早已饑民遍野,盜匪蜂起,何來今日之穩定,何來支援北伐之錢糧?”
她句句在理,擲地有聲。隨即,她命隨從呈上帶來的物件——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數卷質地優良、色澤微黃的“蜀江紙”,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數據圖表。
“此乃蜀中去歲至今,田賦增收、商稅倍增、流民安置、軍械產出之詳實數據,皆記錄於此‘蜀江紙’上,清晰可查,絕無虛言!”柳明瀾朗聲道,“杜參軍常言,‘亂世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蜀中所為,一切皆為大唐社稷,為北伐平叛!若固守陳規,坐視地方糜爛,百姓困苦,才是真正辜負陛下厚望,辜負天下民心!”
她最後轉向肅宗,深深拜伏:“陛下!杜參軍與蜀中軍民,一片赤誠,天地可鑒!但求陛下信之,用之!則北伐可成,中興有望!”
一番話語,有理有據,有情有義,更以確鑿的數據和實物蜀江紙)作為支撐,將那些彈劾駁斥得體無完膚。殿中不少中立甚至原本對杜豐心存疑慮的大臣,也不禁微微頷首。
肅宗看著殿下不卑不亢的柳明瀾,又看了看那卷記錄詳實的“蜀江紙”,心中亦是震動。他深知朝廷如今離不開蜀中的錢糧支援,更忌憚杜豐已然坐大的事實。此刻強硬打壓,絕非良策。
“柳卿家請起。”肅宗終於開口,語氣緩和了許多,“杜愛卿與蜀中將士之功,朕心甚慰。些許流言,朕自有明斷。蜀中事宜,仍委杜愛卿權宜處置,務必保障北伐供應,安定地方。”
他沒有完全滿足杜豐的所有潛在要求,但明確了杜豐在蜀中的主導權,這已是現階段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
柳明瀾心中暗鬆一口氣,知道第一關算是過了。她再次叩首:“臣女代杜參軍,謝陛下信任!蜀中定當竭儘全力,以報君恩!”
退朝之後,柳明瀾並未停歇。她憑借柳家舊有的人脈和“隱刃”提前鋪設的關係,開始秘密拜訪郭子儀等軍中重臣,以及一些較為開明的文官。她不著痕跡地展示蜀中的實力與潛力,傳達杜豐“忠於社稷而非忠於某個人”的立場,以及對於徹底平定叛亂、重建大唐的宏偉構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的智慧與風采,她對時局的洞察,以及對杜豐毫無保留的支持,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股理解乃至同情杜豐處境的聲音,開始在靈武朝堂暗中滋生。
而柳明瀾帶去的“蜀江紙”,更是以其優良的品質和清晰的數據呈現能力,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相比於笨重的竹簡和易損的麻紙,“蜀江紙”無疑代表著更先進的生產力和信息傳遞方式。肅宗甚至下令,以後部分重要文書,可試用此紙抄錄。
柳明瀾的靈武之行,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外交風暴。她以女子之身,於廟堂之上舌戰群臣,不僅成功化解了朝廷對杜豐的信任危機,更巧妙地將蜀中的“新政”成果與“忠誠”形象捆綁在一起,展示於人前。同時,她帶來的“蜀江紙”,也作為一種無聲的宣言,預示著蜀中在杜豐帶領下所蘊含的、超越這個時代的潛力。
蜀中,杜豐很快收到了柳明瀾通過安全渠道傳回的密報。
得知她在靈武的出色表現,杜豐嘴角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意。他知道,柳明瀾此行,為他在政治上贏得了至關重要的喘息空間和合法性背書。
“明瀾不負所托。”他對蘇瑾道,“朝廷短期內應不會再刻意刁難。但我們不能放鬆。內部整頓需加快,尤其是吏治和軍備。另外,‘蜀江紙’的產量要再提升,不僅要滿足己用,更要將其作為我們與外界交流、施加影響的重要工具。”
蘇瑾點頭稱是,又道:“公子,柳娘子在信中還提到,朝廷對史思明用兵之意漸濃,郭元帥似有秋季用兵之議,希望我們能予以配合。”
杜豐走到地圖前,目光投向河北:“這是必然。史思明經太原之敗,內部不穩,正是用兵之機。告訴郭元帥,蜀中錢糧軍械,定當如期送至。另外,讓張順的‘紙鳶’,加強對史思明內部動向的偵察,尤其是其與回紇、契丹等部的聯絡,務必掌握清楚!”
靈武的波瀾暫息,但更大的軍事行動已在醞釀。杜豐知道,屬於他的時代,真正的考驗,即將隨著北伐的號角,再次降臨。而他必須確保,當那一刻到來時,蜀中這塊曆經淬煉的“砥柱”,能夠爆發出決定戰場勝負的力量。
喜歡乃翁,大唐中興了!請大家收藏:()乃翁,大唐中興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