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從北疆傳回的急報,像一塊冰冷的巨石投入看似平靜的蜀中水麵,激蕩起層層暗湧。
範陽,史思明老巢。信使帶來的不僅僅是文字,還有附著在特製“蜀江紙”上的、用密寫藥水顯影出的簡陋地圖摹本——上麵勾勒出範陽周邊新設的連綿營壘和異常增多的糧草轉運通道。史思明這條老狼,在太原受挫、勾結回紇遇阻後,非但沒有氣餒,反而露出了更為鋒利的獠牙,顯露出傾巢而出、西進搏命的瘋狂態勢。而那支抵達朔方邊境的三千回紇“商隊護衛”,更像是一柄懸在頭頂的利劍,隨時可能借著“協助平叛”的名義南下,屆時是敵是友,難以預料。
節度使府的正堂內,氣氛凝重。杜豐麾下的核心班底——蘇瑾、柳明瀾已從靈武返回)、暫代“察事司”部分事務的副手,以及“礪鋒營”新任副將、陌刀都統領趙鐵柱等悉數在列。
“史思明這是要拚命了。”蘇瑾首先開口,語氣沉肅,“放棄與郭元帥在河北的拉鋸,集中力量西進,其目標極可能是靈武。若靈武有失,則朝廷傾覆,天下震動。”
趙鐵柱聲如洪鐘,帶著新晉將領的銳氣:“主公!讓俺老趙帶陌刀隊去!史思明的幽燕騎兵再厲害,也叫他嘗嘗咱陌刀如牆的滋味!”他麾下的陌刀隊訓練刻苦,雖未經曆大戰,但士氣高昂,渴求一戰。
柳明瀾輕輕搖頭,理性分析:“鐵柱將軍勇武可嘉,但史思明此番勢大,且其行軍路線尚未完全明朗。我蜀中兵力,守成有餘,主動出擊,千裡赴援,恐難竟全功。再者,靈武朝廷經此前風波,對我等信任有限,是否會允我部大軍北上,尚未可知。貿然出兵,若被猜忌掣肘,反為不美。”
她剛從靈武歸來,對朝廷內部那種既依賴地方實力派、又時刻提防其坐大的微妙心態體會更深。肅宗皇帝需要郭子儀、李光弼,也需要能在蜀中穩定後方、甚至創造奇跡的杜豐,但這種需要始終伴隨著警惕。
杜豐端坐主位,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目光掃過眾人。他沒有立刻表態,而是看向了“察事司”的副手:“淩司使那邊,有新的消息傳來嗎?”
副手躬身回答:“回主公,淩司使一行已按計劃潛入京畿道,目前正在設法建立聯絡點。長安城內戒備森嚴,叛軍近日盤查尤緊,似乎也與史思明的動向有關。司使大人傳回初步消息,稱叛軍內部,安慶緒與史思明似乎並非鐵板一塊,各有算計。”
杜豐眼中精光一閃。內部分裂,永遠是敵人最致命的弱點。淩素雪潛入敵後,風險極大,她傳回的每一個字都價值千金。
“靈武朝廷,我們必須有所表示,但不能被其牽著鼻子走。”杜豐終於開口,聲音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蘇瑾。”
“屬下在。”
“你即刻草擬奏章,以我之名,急送靈武。內容有三:其一,詳陳史思明異動及回紇騎兵逼近之情報,示警朝廷;其二,表明我蜀中立場,堅決擁護朝廷,隨時聽候調遣,為國分憂;其三,陳述我部剛經大戰指支援太原、平定江南陰謀),兵力疲敝,新軍未成,陌刀利器尚需錘煉,懇請朝廷準我暫駐蜀中,穩固後方,同時加緊練兵,並籌措糧餉,以備不時之需,亦可為北上王師提供支援。”
這是一份經過精心斟酌的奏章。既表達了忠心和預警,也合情合理地說明了暫時無法大規模北上的原因,更隱晦地提出了“穩固後方”、“籌措糧餉”的自主權,以及“為北上王師提供支援”的未來角色。既是表態,也是劃下底線。
“明瀾。”杜豐看向柳明瀾。
“妾身在。”
“興業社的商路,尤其是通往山南西道、荊南乃至淮南的商路,要加快拓展。我們需要更多的眼睛、耳朵,也需要更多的財源。史思明若西進,河北、河南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權力真空或混亂,看看我們的商隊能否趁機滲透,哪怕隻是建立情報點也好。另外,加大對郭子儀、李光弼兩部的軍械、物資支援力度,特彆是箭矢、傷藥,可以通過商隊以‘售賣’或‘讚助’的名義進行,不必過於張揚,但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存在。”
“明白。”柳明瀾頷首,商業網絡與情報網絡、外交網絡本就一體,她深知其中關竅。
“鐵柱。”
“末將在!”趙鐵柱挺胸應道。
“陌刀隊訓練再加緊!我不要花架子,要的是戰場上能頂住騎兵衝擊、能劈開敵軍陣型的真正戰力!給你一個月時間,我要看到成效。物資方麵,優先保障,若有困難,直接找蘇長史。”
“喏!主公放心,陌刀隊絕不會給您丟臉!”趙鐵柱聲若雷霆,信心滿滿。
安排完對外策略和軍事準備,杜豐的眼神冷了下來:“外患雖急,內憂亦不可不除。崔圓近來太過安靜了,這不正常。”
蘇瑾接口道:“確是如此。據察,崔圓與其黨羽近日聚會頻繁,雖多在詩酒唱和,但其門下吏員,在清丈田畝、推行‘蜀江錢票’等事上,陽奉陰違,暗中阻撓者甚多。尤其是華陽趙氏等幾家被我們處置的豪強餘孽,似乎與崔圓方麵有所接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在等待時機。”杜豐冷笑,“若靈武危急,朝廷權威進一步受損,或者我杜豐在外受挫,他這條蟄伏的毒蛇,必然會竄出來咬人。既如此,我們便不能給他這個機會。”
他看向“察事司”副手:“加大對崔圓及其核心黨羽的監控,尤其是他們與外界,包括‘行在’成都那邊李侍郎等人的聯絡渠道,務必摸清。收集他們貪瀆、結黨、阻撓新政的實證。記住,要隱秘,要鐵證。”
“是!”副手凜然領命。
“此外,”杜豐沉吟片刻,“明瀾,你以興業社的名義,在成都舉辦一場‘賞珍會’,將我們新出的精品‘蜀江紙’、改良的軍械非核心型號)、乃至一些精致的琉璃器、白糖等物展出,廣邀蜀中士紳、官員,包括崔圓那邊的人。一是展示實力,穩定人心;二是借此機會,觀察各方反應,看看哪些人可為我用,哪些人冥頑不靈。”
柳明瀾美眸一亮:“此計甚妙。既可彰顯我蜀中繁榮安定,與北方亂局形成對比,亦可試探分化,或能引蛇出洞。”
會議結束,眾人領命而去,各自忙碌起來。杜豐獨自留在堂內,再次走到那幅巨大的輿圖前。
北方的壓力如同黑雲壓城,內部的暗流依舊湧動。但他心中並無慌亂,反而有一種躍躍欲試的興奮。亂世如同熔爐,唯有真金不怕火煉。史思明的瘋狂,朝廷的猜忌,崔圓的陰謀,回紇的威脅……這一切,都是砥礪他這把“大唐砥柱”鋒芒的磨刀石。
他的手指再次點向長安。淩素雪正在那片黑暗中艱難地播撒星火。他又看向靈武,那裡維係著帝國最後的正統希望。最後,他的目光落回蜀中,這片在他的意誌下正煥發新生的土地。
“來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杜豐低聲自語,眼中燃燒著冷靜的火焰,“看我如何在這內外交煎之中,為這大唐,劈出一條生路!”
就在這外壓內迫的緊張氛圍中,杜豐運籌帷幄,一邊應對迫在眉睫的北方危機,一邊鞏固內部,磨礪爪牙,等待著屬於他的時機。砥柱,不僅在於擎天,更在於能在驚濤駭浪中,巋然不動,砥礪前行。
喜歡乃翁,大唐中興了!請大家收藏:()乃翁,大唐中興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